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rzhu //www.sinovision.net/?316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rzhu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扬州大运河的河道攷略

已有 1535 次阅读2012-4-2 22:42 |个人分类:mrzhu的著述|系统分类:杂谈| 大运河, 扬州 分享到微信

扬州大运河的河道攷略_图1-1
扬州大运河的河道攷略_图1-2

罗哲文先生来信扬州蜀冈走向图 :

 

 

引言]:大运河“申遗”, 申报的是“文化遗产”。 所谓“遗产”, 主体是“遗迹”; 所谓“遗迹”, 主体是“河道”河床)。如果邗沟河道走向也弄不清楚,或者只知东道入淮末口,而不知西道入江河口,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何遗之有?今仅就退翁所知,略考如下:

 

扬州大运河的历史,始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68)于邗筑城开沟,以通江淮,故名“邗沟”。 邗沟,即运河,东自扬州土山(仙女庙),改由大石湖,艾陵湖,渌洋湖,入射阳湖,至末囗(淮阴)入淮。是为邗沟东道。至于南由何处入江,史书缺如,未见载述。但考诸春秋以至西汉扬州(广陵)自然地理状况,蜀冈以南为曲江所在,即海口束狭处,江口宽阔处,其时潮水直拍蜀冈脚下。由江南北上,渡口在润浦。由江北南下,渡口在胥浦。直至20世纪70年代,胥浦河北流,至蜀冈脚下。沿蜀冈东流,至湾头与水道相接。沿途虽河道断续,犹依稀可见。而知春秋时的邗沟故道走向如此。是为邗沟西道。

 

其时蜀冈走向,由广陵东延至仙女庙与砖桥之间始断,形成缺口,有水由此北向,即至艾陵湖,荇丝湖,渌洋湖,射阳湖运道,是为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即在湖与湖之间,凿沟相连,而成运河。不仅历代《水经注》、《水道记》载述如此,即便近世考古发现亦如是。可见吴之邗沟,乃沟通蜀冈以东以北,因海退形成串珠式泻湖而成之人工运河,为中囯南北大运河中运河之始。

 

隋煬帝于大业元年(605)开凿的大运河时,北由汴水入淮(即北运河);南由江水入湖(即南运河);攺由邗城冈东凿河,舍弯取直,名曰“湾头” 。南流至扬州南郊入江(即中运河)。不再由胥浦渡江,改由扬子津入江,与润州城下河口通连。唐人有《乐府·长干曲》云:“家住扬子,便弄广陵潮” 。可见隋唐时期,扬州城南十馀里,为扬子江岸所在。在运河入江河口,有扬子桥。以东有施家桥、霍家桥;以西有扬子镇、扬子驿。犹有“仪(征)扬(州)运河”旧迹在焉。

 

而今邗沟东道,虽还有地理资料和遗迹可循,但邗沟西道,却不是目前所见邗沟大王庙前折向南流的那条河道,只能是隋唐运河的遗迹。早年曾在河道中发现木船桅杆,并在河南沿发现楠木驳岸等遗迹。这条河道的流向,还与日僧圆仁所著《唐求法巡礼行记》大致相合。已与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西道,已是风马牛不相及。

 

跋语]:人老了,神也倦了。旧时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罗哲文先生,曾邀退翁关注一下大运河,不觉已过24年之久,虽也做了点研究,但因调往商院任职,搁置至今。近闻大运河申遗办就设在扬州,于是将旧文翻检出来,发帖上网,公诸同好,或可补其万一?馀热云尔!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