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确证《山海经》中的西海就是现在的伊塞克湖
如图(点击放大看):
今天凌晨一点多钟,仔细辨析《山海经.西山经》,印证了鄙人本博客文中的辨析:“西海”不是不是我们官宣的“青海湖”,而是吉尔吉斯的“伊塞克湖”。
引用《山海经.西山经》原文:...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錞于西海,无草木,多玉。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经鄙人考证,《禹贡》、《山海经》中,至今众说纷纭,难以定位的“騩山”,就是伊塞克湖旁边、南面的泰尔斯凯山(天山支脉),北面是昆格山。泰尔斯凯山属天山的北向偏西支脉,也属天山山系、与北向偏西走向支脉昆格山,把伊塞克湖夹在其间。如图所示。
印证这一考证的关键点是:“錞于西海”这句话。“錞”字有多种解释:有“靠近”、“依附”的涵义。
也就是说,“錞于西海”这句话的意思是騩山“依附西海”。图中可见,騩山就是靠近西海(伊塞克湖)旁边的“泰尔斯凯山”。
还有一个更关键印证是这句话:...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遍观中亚两河流域一带,唯有两条中亚大河向西流淌,流向咸海。一条是阿姆河(发源于兴都库什山,阿富汗与塔国交界);一条是锡尔河。锡尔河正好是从“伊塞克湖”紧靠着“泰尔斯凯山”流出,向西流,经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流向西面的“咸海”。而且,“凄水”的“凄”,与“锡尔河”的“锡”、“凄”是谐音,“凄水”就是锡水(锡尔河)。几大佐证相互印证:西海,就是靠近“騩山”(泰尔斯凯山)的“伊塞克湖”;不是我国多年官宣的“青海湖”。
确定了“伊塞克湖”是“西海”的正确位置,又反过来通过与伊塞克湖紧靠的泰尔斯凯山,连带确定了国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騩山”,就是紧靠伊塞克湖的泰尔斯凯山(騩山)。
网上很多专家学者说法不一,但依据都不充分,不少学者是按照自己所处省份(带着家乡观念)去定位这些古地名的。所以,依据不全,楼顶多多,无法全方位定位佐证。
为什么鄙人能够很确定“騩山”就是卫星地图上吉尔吉斯的“泰尔斯凯山”呢?因为卫星地图一目了然:只有泰尔斯凯山、和昆格山才在“錞于西海”(紧靠西海)。二选其一,为何最终确定是“泰尔斯凯山”,而非“昆格山”呢?因为这句话定位的很明确:“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细看卫星定位图,“凄水”(锡尔河)正好从“泰尔斯凯山”流出,所以排除了“昆格山”的可能性。最关键的一条:“西流注于海”,卫星图中可见:恰好凄水(锡尔河)发源于“騩山”(泰尔斯凯山),向西流淌,注入咸海。这就板上钉钉了。
为什么网上诸多专家学者各个地方的考证导致官宣说,“青海湖”是“西海”,鄙人认定是错误的?因为无论你在卫星定位图“青海湖”怎么寻找,也找不到有青海湖周边有河流向西流淌,注入海。仅这一条就把“青海湖”是“西海”说,一棍子打死!唯有与“伊塞克湖”紧靠的“泰尔斯凯山”才有发源河流“凄水”(锡尔河)向西流淌注入海(咸海),所以:《山海经》中的“西海”,就是“伊塞克湖”,板上钉钉。
简单理清逻辑推理脉络:
相互印证:《山海经》原文:...騩山,是錞(紧靠)于西海...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既然“騩山”紧靠“西海”,说明卫星地图上西海(伊塞克湖)旁边紧靠的“泰尔斯凯山”就是“騩山”;既然“凄水”是从“騩山”流出,向西流淌,注入海。那么从地图上看:从騩山发源地流出的河流只有锡尔河是向西流淌注入海(咸海)的,所以,“凄水”就是“锡尔河”。
反推:证明了“泰尔斯凯山”紧靠“伊塞克湖”的“騩山”,那么卫星地图上,“騩山”紧靠“伊塞克湖”,由此反证:现在的“伊塞克湖”就是“西海”!完全符合“...曰騩山,錞于西海...”的方位描述。
感叹:《山海经》确实是一部精确的古代中国及中亚周边国家山川地理书。关键是,与现代卫星定位图高度吻合!令人惊叹!鄙人是一词一句对照卫星定位地形地貌图验证的,绝不是靠猜。怎么回事啊,几千年前的古籍,居然与现代卫星定位图吻合得这么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