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巴山蜀水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3164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学文化:衣、裳、裙、裤;百裙之首——石榴裙

热度 2已有 4120 次阅读2019-11-26 01:18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国学文化:衣、裳、裙、裤;百裙之首——石榴裙

            ——  此文头条上点击好多,才发上去几个小时,点击上万了:头条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102185354864/

        进去后点击“微头条”。《头条》上文字限制有删节,没有此文详细。

        欢迎转发,让更多的国人了解相关历史有好处。


          国学文化:衣、裳、裙、裤;百裙之首——石榴裙_图1-1

    

    现代人通常都把“衣裳”混为一谈,其实,在古代,衣裳是有区别的。穿在上半身为“衣”,穿在下半身为“裳”(后来叫裙子)。西周之前基本上没有裤子。男人、女人都是这样穿。后来到了东周(春秋战国),西方胡人(欧罗巴人——高鼻深目欧洲人)从华夏西北方汹涌而来,累累侵犯中华西北方(很多朋友以为八国联军始,西方才与中国打仗。其实在3千多年前的商代,西方红毛就已经在中国西北部与华夏民族硬碰硬了。红毛的老祖先当时运气不好,偏偏遇到个克星——商朝出了个威震八方的中华第一女战神军事统帅“妇好”,打起仗来比老公商王武丁还厉害、玩命。妇好一生戎马倥偬,率领中华儿女南征北战,不但平定了国内周边诸多少数民族的侵扰、叛乱,还打得从西北方来犯的欧罗巴人满地找牙。至今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来的商代妇好墓穴和其它殷墟墓葬,都还有许多欧洲人的陪葬战俘骸骨,足见欧洲红毛被“妇好”打得有多惨,俘虏了好多)。公元前1200年左右商朝武丁年代,欧洲人在中国西北方被妇好打趴了后,好几百年不敢再进犯中华(千年后五胡乱华,才又嚣张了一回。胡人把华人蔑称为“两脚羊”,在中华大地滥杀华人,终于又惹毛了古代十大勇将之一的中华硬汉冉闵,在民族危亡之时骤然冒出,跃马横枪、冲锋陷阵,勇猛无比、所向无敌,血雨腥风中冲杀壮大称王后,石破天惊颁发“杀胡令”以牙还牙报复胡人,几近杀绝。再过千年后又嚣张了一回,八国联军侵华)——男士们不要不服气哈,商朝武丁朝代,东南面镇压夷蛮族,西北面抗拒西方胡人,真的是由女人们撑起了华夏这片天空。时光荏苒,历史演变到了周朝,西周强盛,东周孱弱。中华内部群雄内耗,诸多小国被收编,剩下“燕魏齐楚赵韩秦”七国互斗。外族趁机来犯。到了公元前600多年的时代,西方来犯胡人又遇到个劲敌——齐桓公,号令诸国齐心协力反击,又把西方胡人打得够呛,所以,后来的孔夫子曾经感叹道:唯管仲乎,吾其披发左礽矣!(如果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号召诸多华夏民族抵挡胡人,我们今天已经被胡人吞并,跟胡人一样披头散发,衣服都朝左边遮掩了)。岁月延绵,公元前300年左右,被齐桓公打趴的胡人又再次卷土重来,累累犯我中华。地处北方的赵国首当其冲。穿着衣裳(那时还没有内裤,也没发明马鞍马镫)的华夏民族光屁股骑在马背上与老外打仗很不方便。试想一下:下半身外面罩着“裳”(裙子),里面空空(没内裤),骑在马背上,马鬃毛刺激光屁股、其他隐秘部位,活毛活扫是个什么滋味,打起仗来多别扭?多亏了赵武灵王受够了下身穿“裳”骑在马背上浑身不自在,战斗力大减的烦恼,下令国人改革衣装,学着胡人“胡服骑射”,把下面的裳(裙子)改成了有两个裤筒的裤子,衣服的袖子也缩小了。又举国男人操练弓箭马背骑射。别看就那么一点服装改革,看起来是小事一桩,这一改就不得了。军士们胯下的搞怪刺激消除了,手臂灵活了,马背上挥舞兵器、射箭灵活自如。赵国军士精神倍爽,战力大增(当然还有其他政治、军事改革因素),把个西方高鼻子红毛打得屁滚尿流。后来中原诸国都学习赵国“胡服骑射”改革,从此裤子才在中国男士群体流行普及起来。男人逐渐由跟女人一样下身穿着飘逸的“裳”(裙子),改为穿紧身实用的裤子。男人彻底与裙子说拜拜(当然也有列外,比如小沈阳在春晚穿裙子粉墨登场更是例外中的例外),才有了裤子在华夏民族的普及。

    国学文化:衣、裳、裙、裤;百裙之首——石榴裙_图1-2

    

    说过了衣、裳、裙、裤,再来说百裙之首——石榴裙。

    现代人很多美女爱穿红裙,光知道妩媚艳丽,却不知道红裙的来历美女们,知道红裙在古代叫什么吗?古代叫——石榴裙。

   中国古代较为流行出名的裙子有:石榴裙弹墨裙、丹鹤裙、凤尾裙、月华裙、珍珠裙、牡丹裙、郁金裙、柳莺裙、翠纹裙、百鸟裙、花笼裙、锦绣裙、百叠裙、彩画裙......,为何众多丽美绚烂的裙子中,独有石榴裙独占花魁,成为百裙之首,常挂于文人墨客嘴边,而其它裙子,则退居二线,少见于骚人雅士的口语中呢?你听说过:“拜倒在弹墨裙下”、或“拜倒在凤尾裙下”.....等说法吗?显然没有。

    为何人们独把“石榴裙”提炼出来,成为百裙之首,频繁在诗歌词赋、锦绣文章、日常口语中出现呢?

     这是有来头的:

    如果说,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与梅花的典故对中国人崇尚梅花起到了首开先河的作用(见本博客文章:爱梅述.中国人爱梅花的来龙去脉.优美典故.中国人一定要看);那么,中国的文人雅士追捧“石榴裙”,则是由梁元帝萧绎的诗词推高。

   “石榴裙”一词,最早出于南北朝时的才子皇帝梁元帝萧绎所著《乌栖曲》,其中“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日下城南两相望,月没参横掩罗帐”之句,用来形容美丽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风韵。后来,“石榴裙”便成美女的代名词。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

    “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绣石榴花的大红裙子,一说是红色长裙。 到了唐代,石榴裙更成为年轻女子极青睐的一种服饰款式。上至女皇武则天、平公主、杨贵妃,下至普通民间女子都喜色石榴红,不染其它杂颜色的飘逸长裙,也留下许多称赞女性美的“石榴裙”诗。唐朝的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诗人韦应物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赠姬人》)。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曾描写一位色艺双绝的弹琵琶女子:“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诗中的“血色罗裙”即是石榴裙。唐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石榴裙在唐时是一种流行服饰,尤其中青年妇女,特别喜欢穿着,穿着它的女子也显得格外俏丽动人。有诗云:“春雨无邪敲静夜,开箱再看石榴裙”武则天也有诗句:“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试想一下,当时强盛的大唐,上至王后贵妃,下至平民百姓,大街小巷,身穿红红火火石榴裙的女人们招摇过市,整个民族喜气洋洋,万里山河一片红,从穿着的时尚也能看得出当时的大唐国民的精神风貌有多爽,国民文化生活幸福指数有多高。

    “石榴裙”成为中国文人雅士的口头禅,缘起于女皇武则天,发扬光大于唐明皇的宠妃杨贵妃。

     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霓裳舞助兴。一向爱耍大牌的杨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贼眉鼠眼,不使礼、不恭敬,一看就是心怀鬼胎、邪念蠢动,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扫视群臣,果然看到一个个眼神游移、窥视贵妃呆若木鸡,感到宠妃言辞在理,立即下令:要求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行跪拜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从此以后,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下跪使礼,目不上视。因为杨贵妃平日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红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于是,便有“拜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至今

  

    补充解释——胡人:

    中国古代对西北方的外来游牧民族的统称,这些外来游牧民族最先游荡在中国西北部,大多是欧罗巴人后裔(粟特人、羯族人、氐族人、突厥人等)。其相貌特征为鼻髙眼凹、面颊多毛(络腮胡)、胡须泛红浓密粗长,所以中国人根据其特征称为“胡人”——红毛长胡须人,又称红毛。后来匈奴、鲜卑、突厥等相继强大强大统一了北方,胡人称谓范围扩大,又把所有西北方游牧民族成为胡人。


   梁元帝萧《梁书·元帝本记》称赞他:“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思敏捷,无人能和他相比。”《乌栖曲》在历史上艺术成就较高,全诗:

      其一
幄中清酒马脑钟,裙边杂佩琥珀龙。
虚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
      其二
浓黛轻红点花色,还欲令人不相识。
金壶夜水讵能多,莫持奢用比悬河。
     其三
沙棠作船桂为楫,夜渡江南采莲叶。
复值西施新浣纱,共向江干眺月华。
     其四
月华似璧星如佩,流影澄明玉堂内。
邯郸九枝朝始成,金卮玉碗共君倾。
     其五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日下城南两相望,月没参横掩罗帐。
     其六
七彩随珠九华玉,蛱蝶为歌明星曲。
兰房椒閤夜方开,那知步步香风逐。

    补充一点中国人的色彩观(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区别):
    中国古人的色彩观与现代人是有区别的。
    现代人把色彩分为“红、黄、蓝”三基色(由此三基色可以调和出任意色彩);把绿色看做环保色、悦目赏心的美色。中国古人却不同。古代中国(特指先秦以前历史时期红黄蓝白黑五色作为正色把绿色看着间色(因为绿色是由青色和黄色调和而成)。正色地位高贵,间色地位卑贱。古人认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大地是黄色,位置在大地中央(所以古代华夏族自称居住的国土为中原、中国)最为尊贵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的龙袍皆为黄色就是寓意高贵

    把绿色喻为“卑贱最直接的依据是《诗经.邶风·绿衣》.其绿衣黄裳,心之忧矣这首诗是中国春秋年代(公元前750年左右)卫庄公的夫人庄姜所作。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庄姜的容貌也可以说是古人形容美女的参照标准模板——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古人本来该以黄色为高贵(通常黄色作衣——上衣),绿色为卑贱(绿色只能做裳——下装)。因庄姜嫁给卫庄公后没有生育,卫庄公另寻新欢,新欢后来者居上,寓意卑贱的绿色反而作了上衣(绿衣),而高贵的色反而作了下裳(黄裳),高贵与卑贱位置互换,比喻身为正室夫人的庄姜失位贱妾受宠,所以“心之忧矣”由此可见:绿色在公元前750(甚至更早)就已被中国人视为卑贱之色(与现代人把绿色作为环保色,观念完全不同)。

    正是根据这个道理,所以在先秦(春秋战国、西周、商代)以前,红颜色是正色,同黄色、白色、蓝色、黑色一样,只能做上衣,不能做下装“裳”(下装只能用间色——绿色、褐色、灰色、棕色、紫色),如果用红色做下妆,就认为是“本末倒置”遭人耻笑。先秦过后。尤其是汉唐,生活水平提高,穿着愈来愈讲究,对色彩的搭配有了新的审美观,才逐渐可以把红色做成下装“裳”(裙子),才有了“石榴裙”的风靡社会。

    详见鄙人本博客文章:34集古装历史连续剧《伍子胥》——中国首部伍子胥正剧.故事梗概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运河雄鹰 2019-11-28 04:51
文采飞扬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