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太史简 //www.sinovision.net/?313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真相和真理的追求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传了什么谣?

已有 5003 次阅读2011-5-21 11:54 分享到微信

五柳村编者的话:汉学家马悦然为李希光教授传谣致信清华大学校长消息传开后,不少读者对事情何以闹到深爱中华文化的马悦 然要 与中国官方绝交的地步李希光教授传了什么謠言都不清楚,许多人连张一一何许人也不知道。遂将所见材料选录若干在此,以供参考。--2011年5月21日

收受张一一贿赂? 马悦然发公开信怒斥李希光造谣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05-19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传了什么谣?_图1-1

  

  诺奖评委马悦然(资料图)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传了什么谣?_图1-2

  

  中国内地作家张一一(资料图)

  本报讯 在网络上传出的所谓“内地作家张一一以60万美元贿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传闻,前日经过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的微博转发,终于引来当 事人马悦然的愤怒回应。据报道,马悦然就此事给清华大学校长写了公开信,信中称:“我非常惊讶一位原来很有声誉的清华大学的教授竟然可以伪造谣言,我唯一 的解释是×教授兼副院长完全缺乏道德感。”身在美国的李希光则通过短信表示,他是从中国广播网上看到此消息并转载的,此条微博现已被删除。

  5月16日,李希光转发微博称,“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收受中国内地作家张一一60万美元‘翻译定金’,导致诺贝尔文学奖110年来面临 最大信任危机,其权威性和公正性遭遇空前挑战和质疑。据外媒报道,张以请马悦然将他的三个作品翻译成瑞典文字为名,一次性支付‘翻译定金’60万美元,并 承诺对其他的诺奖评委进行公关。”李希光未在博文中标明转自何处。当天,此微博被转载近200次。调查中,记者发现此条微博的来源是4月29日见诸网络的 消息“内地作家张一一以60万美元贿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文中除了转载的部分,内容还包括“‘翻译门’事件一经曝光之后,西方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惊呼‘马 悦然使诺奖极大蒙羞’,力劝其辞去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和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一职,‘以捍卫诺贝尔奖的荣誉和尊严’……”。从4月29日开始,这条消息被 国内许多网站转载,消息的出处被注明为“中国广播网”或者“欧洲时报网”,消息中,均采用了“据外媒”、“据瑞典媒体”的说法,文中没有任何采访对象。但 在这两个网站的官网上进行搜索,却并未发现这篇消息。而通过GOOGLE英文、俄文搜索时,也没有任何发现。

  马悦然在公开信中写道:“尊敬的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我非常惊讶一位原来很有声誉的清华大学的教授竟然可以伪造谣言:谴责我接受了60万美元的 贿赂,为了要翻译一位我不认识的作家的作品,而且劝我瑞典学院的同事们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那位作家。我唯一的解释是×教授兼副院长完全缺乏道德感。可惜 的是他这种非常卑鄙的行为会影响西方学者对清华大学的看法,也会增加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界的怀疑。”马悦然的夫人陈文芬表示,即使李希光不是谣言的 源头,“我认为李希光是有责任的”。“那些中文网站称‘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这则消息’,却没能链接任何一个外国新闻网作为参考,也没有任何具体的外国媒体的 名字,已经至为荒唐了。李希光是新闻学院的教授,连这样的新闻也没有去查新闻源头就转载。我认为他是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学术良心。”

  身在美国的李希光,则通过短信表示,这条发在微博上的消息是“摘自中国广播网”。对马悦然的公开信,其未做回应。

  对话张一一

  “我再使点儿钱,也许是有可能弄一个诺奖的”

  昨日,记者通过博客上留下的QQ号,联系到了张一一,当记者提出电话采访时,张一一表示“国语太烂,怕你听不清”。他坚称此消息是确有其事,只不过“中间负责的朋友说了大话”,“我觉得也是我太天真了”。

  记者:网上说,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接受了你60万美元“翻译定金”,并允诺推荐你参选诺奖,确有此事吗?

  张:恩,我有托欧洲的朋友找过他翻译我的书。

  记者:那60万美元的数额属实吗?

  张:因为我了解现在我国国内的许多文学大奖,当然也包括娱乐圈的,都可以“买奖”,于是便产生了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想法。我浙江温州的一个身 家数十亿的朋友知道后,很是赞同我的想法,他觉得这个投资很值。他去年就曾经资助过国内的某当红女星拿过“金×奖”。他觉得投资诺贝尔文学奖不要说60万 美元,600万美元都值。

  记者:钱是怎样交到马悦然手里的?

  张:辗转托了德国的一个朋友,也是个汉学家,但是他可能说了大话。

  记者:他说大话是什么意思?钱没有交到马悦然手里?

  张:他自己用这笔钱去做别的用途了,却说马悦然已经在翻译我的作品了。还说马悦然答应把我的作品推荐给海外的出版社,海外版税六//四分成,马悦然还“暗示”他可以帮我运作诺贝尔文学奖。我太天真了。

  记者:你自己认为,通过钱运作诺贝尔奖这件事靠谱吗?

  张:我觉得靠谱,现在很多的文学奖都是用钱买的。

  记者:得知贿选曝光的消息你是什么感觉?

  张:我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因为一开始总还是有些幻想的。

  记者:但没有害怕吗?比如这件事会对你的名誉造成损失。

  张:如果按照那家伙的承诺,如果马悦然真的开始翻译我的作品,真的两个人存在共同利益的话,我再使点儿钱,也许是有可能弄一个诺奖的。现在这事儿给曝光了,基本就没希望了。

  记者:你能保证这个消息不是你自己炒作出来的吗?我们在任何国外的媒体,包括中国广播网的官方网站上都没有找到这个消息的出处。

  张:应该先是有一些海外的华文媒体说这事儿吧?我也不太清楚。

  自称为80后作家的张一一是多起新闻炒作事件的主角,他曾经“向李湘求婚”,声称要“整容成莎士比亚”,考证出“曹雪芹是贾雨村的未婚妻”等等新闻,事后被媒体证明并无确实根据。采访中他表示,“写作已成副业,现在更多是做电视栏目、影视剧、艺人以及城市形象、旅游景点的推广等”。

  文化旁白

  谁来提高造遥者的成本

  所谓的“赂选”事件其实只有两个解释,其一,张一一连同背后那位财大气粗且痴迷文学的后台“很傻很天真”,至今还抱着“有钱能搞定一切”的幻 想。其二,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张一一在自我炒作。其实,即使马老爷子昨日自己不出来否认,这件事还可以从时间上判断真伪,如果真如文中所称,“‘翻译门’ 事件一经曝光之后,西方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惊呼‘马悦然使诺奖极大蒙羞’……”可以想见,马老爷子在其后的数日里,肯定是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但实际的情况 是,其后多日网络风平浪静。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此间各大媒体一直守口如瓶。

  至于李希光教授在微博中转发,马悦然说得虽然尖刻,却很切实,因为以李希光先生的身份和职业,并没挡住一条假消息的外漏,确实令人遗憾。

  遗憾之余,我们其实也该反省如何提高造谣者的成本问题。因为就在昨日,网络上又爆出消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懂汉语评委马悦然去世”。和之前的“赂选”一样,消息来源于“没影”的外媒,文中没有任何采访人,无法找到消息发布者。

  但即便如此,除了愤慨,我们却对目前这种网络诋毁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但在此之前,至少有件事我们可以做,加强自己的鉴别能力,对那些已经在多次事件中扮演炒作者角色的人,自觉提高警惕,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别人的名誉,也可以避免自己不会卷入风波。

  ■文/本报(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


张一一称:适当时候我让世界知道真相
ChinaUnix >> 新闻 >> 财经 发布者:华夏时报  日期: 2011-05-21 00:20:12 浏览次数:33

诈骗诺贝尔文学奖?

  本报记者 陈相乐 北京报道

  87岁的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怎么都没想到,在他的晚年,竟然会卷入到一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受贿”事件中。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事件的另一位主角竟是小他近60岁的中国内地作家张一一。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收受中国内地作家张一一60万美金‘翻译定金’,导致引诺贝尔文学奖110年来面临最大信任危机,其权威性和公正 性遭遇空前挑战和质疑。据外媒报道,张以请马悦然将他的三个作品翻译成瑞典文字为名,一次性支付‘翻译定金’60万美金,并承诺如需对其他的诺奖评委进行 公关。”

  5月16日,上面这条爆炸性微博短时间内被疯狂转载,而发出这条微博的就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教授。

  一时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受贿”成为热门话题。

  “受贿60万美金”的马悦然

  “离奇死去”

  事实上,就在李希光的此条微博引起业内高度关注之前,关于马悦然收受张一一贿赂的报道早已存在,只是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而已。

  4月30日,有媒体报道:“据瑞典媒体报道称,来自中国内地的作家张一一通过秘密途径,私授60万美金欲行贿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 18位终身评委之一的马悦然教授,想通过‘走捷径’的不光明方式,最终获取今年10月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根据此报道,张一一早在去年便秘密展开“感情 投资”,甚至一次性私授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60万美金“定金”,央其将他的《炒作学》、《反红楼梦》和《丑陋地理志》三个作品翻译成瑞典文。与此 同时,张一一方面承诺如需对其他评委进行公关,“钱绝对不是一个问题。”

  这条报道的出现,成为马悦然“受贿门”事件最初的“来源”之一。

  不止于此,就在“受贿门”还未“升级”之时,5月12日,马悦然再次卷进一场突如其来的漩涡中:马悦然离奇地“被去世”了。某网络媒体在报道中 称:“武侠作家独孤意今日凌晨于微博爆料称,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于昨日深夜去世,享年87岁,消息引起汉学界和全球华人的热切关 注。……已是耄耋之年的马悦然并非正常去世,而是服用安眠类药物过多所致,或与诺奖评委会最近曝出的‘翻译门’丑闻有关。”

  马悦然,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唯一一位精通中国文化和熟练掌握汉语的汉学家,难道果真成为诺贝尔奖设立110年以来,最受关注的收受贿赂的评委?马悦然“受贿门”,是事实,还是一场有预谋的炒作?

  张一一:

  走捷径,弄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很难将张一一本人与“诺贝尔文学奖”挂上钩。然而,这一次,他们之间真的有了“交集”,尽管这种方式的“交集”没人愿意看到。

  在张一一的个人标签中,似乎总是有一个词摆脱不了——“炒作”。“中国球迷第一次状告足协”、“易中天‘改嫁’湖南教育台”、“范冰冰赵薇互掐”、“新《红楼梦》主题曲涉嫌内定”……诸多的炒作似乎都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

  那么,这一次,马悦然“受贿门”是否也会是一场利用诺贝尔奖进行的新一轮炒作?对于此事件,张一一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华夏时报》:你是何时给马悦然先生60万美金的?

  张一一:去年年底。

  《华夏时报》:你见到马悦然本人了吗?

  张一一:我没有。

  《华夏时报》:那是通过何种方式把60万美金转交给马悦然先生的?

  张一一:靠得住的欧洲的华人朋友,也算是比较有名的文化人。

  《华夏时报》:怎么会想到要给马悦然先生这么一笔钱?

  张一一:因为我知道现在国内的一些文学奖还有娱乐圈的“金X奖”啥的,很多都是可以“买奖”的,所以有了走捷径弄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想法。我浙江温州一个身家几十亿的朋友知道后,决定赞助我(他去年曾帮国内某一线女星拿了某国内大奖)。这另外也说明我有些急功近利吧。

  《华夏时报》:你当时希望马悦然先生在接到60万美金后做什么?

  张一一:先是美其名曰请他“翻译”我的《炒作学》、《反红楼梦》、《丑陋地理志》等三个作品,当然这只是前期的“感情投资”,我当然想的比这个多。

  《华夏时报》:马悦然先生接受了吗?

  张一一:接受了。

  《华夏时报》:马悦然先生在接到60万美金定金之后,如何表示?

  张一一:他说可以帮我联系国外的出版社,把我的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等多国文字出版,海外版权费用五五开,我说全部给他都没关系,最后口头协 议是四六开,他六我四。我相信如果有共同利益存在,他一定会帮我运作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我也暗示他,如果需要钱打点别的评委,我这边费用没有任何问题。因 为我知道,只要能拿到诺奖,别说60万美金,就是600万美金砸出去,都值了。我虽然没这个经济实力,但我的朋友有。他们反正钱多得发慌,他们也知道,作 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再也没有一个投资比投资诺贝尔文学奖更有回报率、更有意义了。

  《华夏时报》:马悦然就李希光微博致清华校长的信中,他否定了接受你60万美金的事情。这个你做何种解释?

  张一一: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来源于马悦然本人,这事儿我暂时也不想表态,真相终归会是真相。

  《华夏时报》:你希望通过金钱的途径拿到诺贝尔奖,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并不现实,你下一步如何打算?

  张一一:顺其自然吧。我相信诺奖评委会对事不对人,只要我的作品够好,我想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影响到我今后拿奖的。我认为我具备这个实力。

  《华夏时报》:此次诺贝尔奖评委受贿事件会是你的一次炒作吗?你说马悦然接受贿赂,有什么凭据可以给大家展示吗?

  张一一:我当然有凭据。但从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如果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我自然会让世界知道真相。

  马悦然:

  受贿60万美金,这是谣言!

  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年轻的瑞典小伙子因为读了林语堂英文版的《生活的艺术》,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便开始精研中国古典文学、佛学和禅宗。他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马悦然。

  1948年,在学了两年的古汉语之后,年轻的马悦然获得了美国“煤油大王”奖学金,这让他有机会从瑞典千里迢迢来到正处于动荡年代的中国。此 行,他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四川方言。这一次的中国之行让马悦然收获颇丰。此后的几年里,他被瑞典政府外交部任命为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这期间,他认识了不少中 国朋友,更是与老舍等著名作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没有人能够相信,许多年后,这个长着大鼻子,一双绿眼睛的“洋人”会成为世界著名的汉学家,而且成为终身 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投票权的唯一汉学家。

  近几十年来,马悦然一直游走于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之间,他被看做是中国文学游走世界的发掘者和推介人。从以《左传》为代表的先秦文学到《水浒传》等明清小说,从沈从文、闻一多到苏童、余华等中国当代作家,他都无不精通。

  也正是这样一个使当代汉学研究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光大和发展的汉学家,在“受贿门”事件发生后,又是如何回复的呢?

  针对李希光微博爆料马悦然受贿60万美金,5月16日,在李希光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转发的同时,马悦然发表了一篇《马悦然致清华校长公开信》。 信中,马悦然表示:“我非常惊讶一座原来很有声誉的中国清华大学的教授竟然可以伪造谣言:谴责我接受了60万美金的贿赂,为了要翻译一位我不认识的作家的 作品,而且劝我瑞典学院的同事们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那位作家。我唯一的解释是X教授兼副院长完全缺乏道德感。可惜的是他这种非常卑鄙的行为会影响西方学 者对清华大学的看法……”

  显然,马悦然对李希光微博发布的消息很是愤怒。也就是在此前后,李希光将自己关于马悦然收受张一一60万美金的微博删除。

  那么,对于“受贿门”另一主角张一一,马悦然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5月17日,马悦然的夫人陈文芬女士给本报记者个人微博的回复中说:“马悦然在写一封公开信给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参赞张宁,表达对清华大学李 希光与张一一的态度。”在这封公开信中,马悦然讲道:“……最叫我惊讶的是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兼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主任李希光在他自己的微博会传达小骗子张 一一的非常可笑的谣言。……这种卑鄙的行为无疑叫原来很有声望的清华大学为天下笑。”

  或许,截至目前,这场马悦然“受贿门”事件能够随着马悦然的两篇公开信而终结。不过没有终结的是,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尤其是文学奖的追崇和膜拜。大多中国人的心中对诺贝尔文学奖总有那么一种难以割舍,却又遥不可及的情怀。

  链接

  诺贝尔奖,也曾有过污点

  1995年9月4日,在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进入紧张阶段时,瑞典《每日新闻》连续4天刊登了该报两位记者经过一年多时间调查而写成的系列报道 ——《公司“购买”了诺贝尔奖》。报道揭露了198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评选与意大利费迪亚(FIDIA)医药公司的某种联系。

  那一年的获奖者之一是86岁的蒙塔尔奇尼,她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神经生长因子,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治疗心肌梗塞、中风、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采写 这些报道的记者安德森说,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掌握了这些材料:FIDIA公司在1983年确定全力支持蒙获取诺贝尔奖,并且为此投入了大笔资金。

  据称,当时的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的五位成员中,有一人是世界著名神经医学专家赫克费尔特,他以及他周围的专家自然就成了费迪亚公司的“主攻对象”,调查表明,赫克费尔特和他的研究小组得到了很多好处。

  据说,这篇报道刊出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委员会发表了公开信。公开信说,诺贝尔委员会每年要向全世界两三千杰出科学家发出邀请,请他们推举候 选人。委员会在评选出当年的获奖者后,还要交由50位卡罗林医学院的教授组成的诺贝尔奖大会审核。没有任何一个委员可以单独影响整个推选和评选过程。但公 开信证实,赫克费尔特教授曾担任过费迪亚公司在美国设立的研究所的顾问,还证实了他曾获得过该公司颁发的古尔基奖。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高高的云杉 2011-6-20 03:53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相信蝇营狗苟追逐名利之辈的谎言玷污不了马悦然先生的清白。世上的恶浊者不管今天仍拥有如何冠冕堂皇的头衔和外衣,终将为人们一一识破,只是时间的早晚。历史会给出答案。
回复 长白山上的云 2011-5-21 15:31
造假者必须遭到严厉惩处,才能杜绝造假!文化界,科技界,政治界,都应该如此。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