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太史简 //www.sinovision.net/?313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真相和真理的追求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宛佳:《胡耀邦传》写作经过

已有 6769 次阅读2016-3-23 03:25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文学| 胡耀邦 分享到微信

2016-03-23 张宛佳 百年耀邦


胡耀邦史料信息网(http://www.hybsl.cn)微信公众号:hybslw,订阅请点击上方蓝字“百年耀邦”。

张宛佳:《胡耀邦传》写作经过_图1-1

《胡耀邦传》是在4卷本的《怀念耀邦》的基础上所写。


1989415耀邦逝世,举国同悲。那个夏天,众所周知,“胡耀邦”三个字已成为禁忌。但是耀邦活在人们的心里。


当 时胡启立同志和张黎群谈起耀邦,怀念感慨之余,胡启立提议是不是约请耀邦同志当年的战友和部属等,对耀邦的革命贡献、人格品质、思想作风以及他的所作所为 写一些历史的回忆,以备将来写党史的人掌握大量的第一手可靠、真实的资料,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后人对他的平生和业绩有更多的了解,使他遗留下来的思想遗产和 精神财富能得到继承和弘扬。


黎群先后找到张定、严如平等同志,也就是在1989年夏季,耀邦逝世后不久即开始酝酿编出《怀念耀邦》纪念文集。几经商议,确定先从组织耀邦同志的战友、部属撰写怀念文章入手,立即发函征稿。后来,黎群又得知原团中央干部、中央党校的李公天等人正在酝酿编写有关耀邦的资料,又把李公天动员进来,再后来(2000年)又有原中国青年报的唐非同志参加。


耀邦同志的老战友们大多年事已高,组织他们写稿,事不宜迟。实际上当时他们是带着“抢救资料”的迫切心情组稿的。约稿都寄到张定离休前所在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到1990年,耀邦逝世一周年左右,出版社收到了19篇约稿。


文稿源源而来,时局遽变,湖南合法成立的胡耀邦研究会也被撤消,组稿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得不中断了一段时间。


后来又经过努力约齐了稿件,而出版与发行又遇到很大困难。


这时张定的燕京大学的同学、香港的江可伯和郑介初先生感念耀邦的为人,不惧风险鼎力支持帮助,出资并在香港印刷出版。


从胡耀邦逝世不久就着手的这套文集,从构想策划,到具体篇目,到资金筹集,到完成和出版发行,经过了10年。


1999415,耀邦逝世10周年,在香港出版了《怀念耀邦》第一集、第二集。


20011120,耀邦85寿辰,在香港完成了三、四集的出版和内部发行工作。


这四集共有作者上百人,文章上百篇,100多万字。文章从不同角度记述耀邦的事迹。


在此期间,他们逐渐了解到在香港等地,已经有人编写出版了几种版本的胡耀邦传,还有的正在努力写作中。不过,在拥有相当数量的有关耀邦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后,他们觉得,我们更有条件写出一本真实的、高质量的胡耀邦传。


黎群说,“我们4个书生,几年来共同收集研究的初步成果,不仅出版了4卷《怀念耀邦》文集,还应在此基础上写出一本权威性的胡耀邦传”。他强调,“这本传记,主要是记述胡耀邦这位14岁有志于干革命,历尽艰难困苦,努力奋斗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的事实”,“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中他所起的推动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


耀邦同志的传记,按所知的规定应由中央主管单位组织专家来撰著,但当时不可能有这样的计划。黎群同志说,我们4个书生就作为民间自发行动,凭着一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历史的心,不计一切先干起来吧,也许将来能为中央的专家撰著作点准备。


然而要写传,却无法看到中央档案文件和会议记录等等资料,真是无米之炊。怎么办?


他们并不因此而气馁,在黎群同志带领下,形成了四个老书生的研究小组,不时聚在一起,学习、探讨耀邦同志的思想和业绩。黎群同志说,我们4个人都在耀邦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过,……都对耀邦同志有亲身感受,有生活实际,……因此写他的传记义不容辞。还说,“我们4个人加起来超过300岁了,孔夫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的晚年就把写耀邦同志的传作为头等大事吧。”——有困难,有压力,从心所欲,没有错。


他 们去向耀邦同志的老战友、老部属去作调查访问,除了在北京访问了为数众多的同耀邦有过接触的人士,还数次到河北、江西、湖南等地访问调查。还用信函、电 报、电话向一些部门和一些人士咨询过某些问题,广泛收集各种资料。耀邦夫人李昭同志和家人德平、德华等也大力支持,他们几个老头儿可以随时踏进会计司胡同 的家门,了解和查阅有关材料,帮助回忆所知的情况和细节。


既 是民间的自发行为,便没有什么经费来源,耄耋老人们经常是骑着自行车、挤公交车,分别在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查找和抄录耀邦的讲话、发言、报告以及个 人的有关的记录、报道等材料,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他们没有录音、录像、复印等设备,也都不会用电脑,几乎都是用手抄、复写的方式,一点一滴地记录下 来。开会讨论,头几年是在东单黎群青少年所的一处办公室,后来黎群病重、去世,就在张定家。


许许多多与他们熟识的、不熟识的老同志都被他们的真心诚意所感动,虽然有时觉得事难为而仍乐于支持,或接受访谈,或提供笔记资料,或撰写回忆稿件。燕京大学的香港校友等慷慨解囊,用以支付各项必须的文印、差旅等费用。


黎群同志说:“《胡耀邦传》是什么样的课题?我们深感这是研究进入20世纪的华夏大地上,从世纪初到80年代,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和治国和活动史。我们能承担得起吗?困难是很大的很多的……我们这几下子恐怕是不够用的。然而,我们担上肩了。虔诚的美好的善良的愿望,往往是志气和勇气的源泉。蘸着‘求是’的墨水写传记,谓之不写则已,一写必真”。


1998年,《胡耀邦传》进入起草阶段。数年间,几位老人总是就每一篇、每一个段落、每一个问题,聚在一起讨论修改,包括篇章结构、史料运用、问题提法,都经过了多次大修大改。为了写好传记,在广泛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耗时5年多,由严如平牵头并请人协助着手编写年谱,先是约10万字的《简编》,接着形成40多万字的《初编》,然后写传记。大家商定由唐非执笔童年到文革部分,严如平执笔文革结束至逝世部分。


从编辑《怀念耀邦》到写《胡耀邦传》,对他们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研究的过程,一个思想认识升华的过程。


2003年,在即将完稿之前,黎群同志不幸因病逝世,遗憾之极,以后这个小组的工作按黎群生前的意见,由张定负责。


200410月完稿。在等待送审的过程中,他们继续更加细致认真地征求意见和修改,这本传记得到了许多人在史实补充、订正,文字、编辑校正等各个环节真诚无私的帮助,于光远、李锐、胡绩伟特别为此书撰写了序言。


 2005年,是耀邦90周年诞辰,书的出版渺茫。5月份,4位作者分别得到所在单位的约谈,不准擅自到香港等境外出版,曰:“言论有自由,出版有纪律”,曾经鼎力完成在香港出版《怀念耀邦》4卷本的燕京老校友,也受到极大压力而不可能再帮助。


然而,7月份,传来消息,胡锦涛温家宝等几位常委分别签了字,要在1120纪念耀邦9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包括出版5位老人的《胡耀邦传》。当然要经过主管部门审读,在纪念日时只出了第一卷,说是“(审读)成熟一卷出一卷”,但是以后再无音信。


1989年夏开始的《怀念耀邦》4卷本到2001年出版,历经12年;


1998年开始起草《胡耀邦传》到2004年完稿,历经6年;


2005年(耀邦诞辰90周年)出版《胡耀邦传》第一卷(人民、党史)到2015年(耀邦诞辰100周年)出版《胡耀邦》一、二、三卷(联合出版公司)又经10年。


以上从19895位老人开始编写《怀念耀邦》到2015年出版3卷本传记,共26年。


26年间——

2003年,张黎群逝世;2010年,唐非逝世;2012年,张定逝世;2014年,李公天逝世,没有见到今天的出版。严如平同志,今年84岁。


为此书倾注满腔真情于2004年就撰写了珍贵序言的三位耀邦同志的挚友胡绩伟、于光远也分别逝世,没有见到书的出版,李锐老今年99岁。


以上内容是根据几位作者当年有关回忆整理,作为《胡耀邦传》作者工作过程之简单介绍,给“永远的胡耀邦”——《胡耀邦》(19151989)》读书会。

                                       

                                   20163月18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