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4||
截止4月2日,美国累计确诊243993例,新增确诊28211例。纽约州累计确诊92381例,新增8277例。死亡2373。每天看到着这些数字,真的让人很沮丧,美国在突破20万大关后,增速仍旧没有放缓。
【帮助有家难回的留学生】前段时间留学生归国事件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但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的留学生仍留在美国继续完成学业。众所周知,现在全美部分城市禁令待在家中,学校的课程也都变成了网课。定期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剩下的时间,留学生们也只能是隔离在家中。
有留学生表示,在疫情发生以前,宅在家里就是常态,现在无非就是一周少两天出门上课,少逛几次超市,其它基本上都跟平时一样。
也有部分留学生表示,留学生因为文化不同,本来圈子就小。唯一的乐趣就是出门去吃吃饭,跟朋友喝喝酒。疫情爆发后,朋友不能见,也没人说话,每天感觉要自闭了。
还有一部分留学生表示,以前经常会去纽约逛街,听音乐会。现在每天只能呆在家里看剧,很无聊。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更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在这里熬着,怀疑自己感染上新冠病毒,可是也不知如何投医问诊,更无亲友相助,只能一个人默默地照顾自己。对于这些孩子该怎么办呢?
【侨领说】其实回想一下,真的有点后怕。虽然他们急救的时候也是佩戴口罩的,但我跟他们讲话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戴口罩。回到家里,我是越想越害怕,脑补自己感染上了怎么办。不过喝了一大杯水冷静下来,想想记者的职业精神已经刻在骨子里了,告诉自己先别吓自己。
【纽约基层岗位人员感染严重】
据NBC报道,纽约市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名警官因911电话救援而感染冠状病毒,有1400多名NYPD警察因为在封锁街道上巡逻时被感染。现在纽约市的紧急呼叫达到了历史新高,基层警察开始不堪重负。但没办法,社会离不开他们,只要没有生病,他们还要坚守自己的岗位。科莫州长呼吁纽约警察局更加积极地执行纽约市的社会隔离政策。其它基层系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纽约的邮政公共体系也在遭受着病毒的袭击。1000个人群里就几乎有9个人检测为阳性。
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服务人民的基层公职人员致敬!
中美爱心接力传递170万口罩
好消息!因为急缺口罩,马萨诸塞州的州长想办法联系多家中国厂商订购了170万个N95口罩,但如何将口罩在这个特殊时期运出中国、运回美国成为一大难题。为此,他联系了朋友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的董事会主席乔纳森·克拉夫特帮忙,刚好乔纳森的老爸是橄榄球队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老板。乔纳森跟他老爸直接将球队专机大手一挥派到中国接口罩,并且还出资承担其中一半口罩的费用。
但是这架专机入境并不容易。马萨诸塞州、美国国务院、克拉夫特家族都想办法协调,最后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开绿灯,不仅帮助办好飞行手续,还破例周末办公加班加点给机组人员办好签证。
但到了中国又遇到新问题,疫情期间,由于政策,为了避免入境后隔离14天,机组人员到中国后不能下飞机,这样口罩通关又成了问题。怎么办?中国的公司腾讯接力爱心传递。
腾讯组织了十几个人的团队,不仅帮助把170万个N95口罩从不同的厂家集中到一起,查验无误,帮助货物通关。期间为了保证口罩不出问题,腾讯的人还对口罩通宵守护。
周三时,机身涂有“六冠王”标志的这架专机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根据规定,“口罩专机”最多只能停留3个小时。在地面人员的帮助下,用了不到3小时的时间将120万口罩登机完毕。剩下50万因为装不下,腾讯表示接下来会帮忙另寻出路。
这架满载口罩的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后,在回波士顿的路上在纽约做短暂停留,分出机上的30万只口罩给纽约州。
大爱之下,中美两国的企业、个人携手接力,共同爱心传递。
【割韭菜的瑞幸咖啡惨了】昨天,在美国股票市场出了大新闻。美股开盘后,中国企业、近几年的“创业网红”瑞幸咖啡大跌超过70%,开盘40分钟就引发五次熔断,一度大跌近80%,一夜间蒸发378亿元人民币。
瑞幸的大跌主要是由于一份报告,称公司过去的确存在造假行为,在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虚假交易22亿元。
瑞幸在美国上市,自然逃不过严格的美国法律。除了遭遇股价暴跌外,它在接下来还将面对来自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以及美国司法部的立案调查,同时按照中国3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在中国也会被追责。
据说,瑞幸的许多高管、创始人已经套现离场。但谁都知道美国对股票市场管理的严格。根据美国法律,提供不实财务报告和故意进行证券欺诈的犯罪要惩处10至25年的监禁,个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达5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同时审计机构也可能会涉嫌犯罪。瑞幸公司、相关董事、监事、高管、审计机构等一个也跑不了。
想割了美国人的韭菜就跑?没门!
高娓娓疫情日记:惊!美国人不戴口罩的原因竟然是......让人感动的纽约,让人感动的纽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