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8|
新一代艺人该向于洋这些老前辈学习什么?
——参观#电影艺术家于洋从影70周年影展#有感
高娓娓
对于生在70年代那个火红年代的人来说,《中华女儿》《青春之歌》《英雄虎胆》这些红色经典,是对电影电视的最初印象。现代的孩子们追剧追星追偶像,我们那个年代也追,像于洋、杨在葆,王晓棠等等,都是我们的偶像。
所以,这次前伊拉克大使夫人杨英姐邀请我参加于洋老前辈从影70周年影展时,尽管也忙得不可开交,还是满怀热情,挤出时间去看了影展。
在影展上,看到很多当年的“小鲜肉”,变成今天的老帅哥,内心激动不已。
出席本次活动开幕式的有于洋、于洋夫人杨静、于洋女儿于静江、女婿倪星伟及他的家人于禾、于雷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康健民、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中国广播艺术团暨中国电影乐团党委书记江平,中影集团董事长焦宏奋、北京市委宣传部精品办主任霍志静、著名电影艺术家田华、王晓棠、陶玉玲、杨在葆、翟俊杰、张勇手、王铁成、吴素琴、祖绍先、程学钦、屠居华、姜云川、云文跃、张金玲,著名作家梁晓声,著名编剧苏叔阳、马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陈墨,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办公室主任解治秀,中国表演艺术学会秘书长黄小雷,著名导演黄健中、石建都、彭鸣宇、米家山、赵元、麦丽丝,著名演员陈佩斯、凯丽、娜仁花、哈斯高娃、宋晓英、苗苗,著名制片人李小婉,来自美国的华裔脱口秀演员崔宝印,还有来自海外的友人杨英及其他朋友、同事和领导等出席活动现场。
博主高娓娓和田华以及杨在葆等老艺术家合影
北美崔哥也来到现场
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洋,是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团长,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在《留下他打老蒋》、《桥》、《中华女儿》等影片中饰演角色,曾主演《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影片,导演拍摄《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哪儿是我的家》等电影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第19届金鸡百花节获得“终身成就奖”。
于洋的妻子杨静在《生活的浪花》《金铃传》等影片中塑造了一个个生动传神的角色。
于洋的女儿于静江也有银幕表演、导演经历,如今是中美文化传播大使。
于洋之子于晓阳(后排右一)曾是中影集团导演,代表作为《翡翠麻将》,但2005年不幸英年早逝。
在这次于洋老前辈的影展上,他还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故事和经历,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们身上的那种纯粹的艺术追求,无私的事业奉献,质朴的价值观念,情比金坚的相依相伴,在现代这种尔虞我诈,纷繁复杂,今天秀恩爱,明天喊离婚的演艺圈里,这些品质,尤为珍贵。
“为了演艺事业,我最大的牺牲就是牺牲了我的儿子”
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们,最让人钦佩的,恐怕就是他们对于表演艺术的那种纯粹的追求。
当年的演员拍电影电视,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演员,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每天还要自己交伙食费吃饭,收入并不比普通工人高多少。为了演艺事业,他们牺牲了很多。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只有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这些老一辈演员们,才会被称为“表演艺术家”,这个称谓和现在我们常称呼的“艺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电影艺术家于洋从影70周年影展#上,于洋老前辈在讲到爱子于晓阳,在湖北为新片取景后返京的火车上突发急性哮喘病不治,英年早逝时,几度哽咽。他还说:“为了演艺事业,我最大的牺牲就是牺牲了我的儿子”。
在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之后,杨静老前辈为儿子编制到一半的毛衣再也没能完成
我们只是演员,并不比别人高人一等”
#电影艺术家于洋从影70周年影展#上,有不少知名影视艺术家、演员、导演来到现场,从第三视角为我们描述了于洋老前辈的为人与性格。其中中影集团董事长焦宏奋先生,作为于洋老前辈的知交故友,和大家分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于洋老前辈在拍《大海在呼唤》时,为了拍好海员,专门组织演员们在海上体验了一个月的船员生活。在琢磨了很久之后,和演员们讨论,船员有什么特征?于洋边思索边启发大家:船员们在颠簸不平的船上为了走得更稳,都习惯了脚尖朝外走路,这样能在导致他们在陆地上也变成了八字脚。
他还常对自己组里的演员们说:我们只是演员,并不比谁高人一等,演员是一项职业,所以演谁像谁,就是我们的工作。
“能吃饱穿暖就好,钱多了没好处”
老一代人在名誉与金钱面前,很多人恐怕都会选择名誉。他们对于金钱也有需求,只是他们懂得如何将这种欲望克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比如广告代言,于洋老前辈曾经也面对过很多品牌的代言邀请,但执拗的于老前辈,一直固守着一个观点:要是我为一个我自己不了解的产品代言了,消费者们用了这个产品不好,那我不是就成骗子了?
这个观点也许在现代很多人心中,是跟不上时代的,是老顽固,有钱不赚,又不用负法律责任,怕什么?
但就是这种简单又固执的价值观,主宰了老人一生的命运,也为他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于洋老前辈说:“我的身体还可以,吃饭不少也很健康,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知足者长乐,我现在工资可以,不缺吃喝,钱够花就行,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我和杨静都这个岁数了,把人生和钱财看得挺淡也挺透,健康愉快最好。”
"夫妻间相互信任最重要"
在中国电影界,不论谁一提起于洋老前辈,几乎立即就会谈论起他的另一半杨静女士。
对比于洋,杨静的电影生涯晚了两年。在军政大学毕业时,本想当医生的杨静阴错阳差进了军政大学校文工团。报到的时候杨静大哭了一场,她觉得做演员不是自己的理想事业,可又不能不服从分配,万般委屈之下杨静开始了电影生涯。杨静正式开始拍自己第一部戏《卫国保家》时,认识了戏里的男主角于洋。最开始大家都是一心工作,心无杂念的整天在一起开会讨论角色,交流创作。俊男靓女,男女主角,天长日久在一起时间长了,互相都对彼此产生了好感,但谁也没好意思表达。一次开完热烈的剧本讨论会已是深夜,领导嘱咐于洋送送杨静,免得女孩子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天黑路滑杨静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胳膊自然地就挎到了于洋有力的臂膀中。从此挡不住的春光在各自的心中,乍泄开来,这一挎就是一辈子,从此再也没有分开过。
时至今日,两人已经携手走过了53年,度过了金婚。在节目现场,杨静说:“我非常感谢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是非常憨厚的,年轻人也非常真情,也非常单纯。我们确实是一见钟情,‘因戏结缘,终身相伴’。”
于洋老前辈是演艺界知名的“模范丈夫”,对于如何维护夫妻关系,他在一次采访时说:“要理解、体贴、包容、信任爱人。其实我做得很不够,我是山东人,脾气也倔。杨静是蒙古族人,脾气也直。有时候我俩也争吵,但这不影响根本上的夫妻感情,哪有夫妻间不摩擦矛盾的?我们是在矛盾中前进啊,哈哈!随时矛盾随时解决,相互戗戗不让时,到最后哈哈一乐就过去了,完事!”
“夫妻间相互信任最重要,不能每天疑神疑鬼的,那多累呀。诚实也很重要,两口子如果没有了诚实,也就没有了起码的理解和信任了,那还过个什么劲儿……”
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已经开始招生了!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看详细内容:2015美国夏令营火热招募,视频真人秀一路跟踪拍摄
移民房产业务请看博文:
美高美全新推出纽约地产投资项目:曼哈顿比克曼大厦 毗邻联合国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