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2||
前些天,因为年末的关系,体恤公司的助理工作辛苦也忙碌了一年,放了她十天假,她跟了一个团去了趟欧洲旅行。
以前有个笑话说,跟团旅游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
但时代总是在不断进步,助理旅行结束回来,说他们那个团也进化了:上车看小主(甄嬛传),下车免费尿(欧洲很多厕所收费,司机会尽量找免费的),景点拍拍照,商店扫一通!
她和我聊起欧洲的见闻感慨,说参团去欧洲旅游的中国人,大概有三种表现爱好,很有意思,在博文里分享给大家:
第一类:扫货狂
、
这种游客,不论走到哪都能扫到货。有时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于货品的灵敏嗅觉,连大巴车在高速休息区暂停,他们都能在小便利店花个四五百欧元,皮带、雪茄、烟盒无货不扫。甚至你在加油站上个厕所出来,回头就看见他们手里又多了一个香奈儿的大纸袋。
北美崔哥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游客:一进门就开始嚷嚷,然后一窝蜂地趴在柜台上指着每一件珠宝评论,没人听店员讲解,忙着照相和发短信。走的时候也不打招呼,不说谢谢,过半个小时又一窝蜂地回来了,然后指着柜台里的珠宝,用生硬的英文说:Take all (全要了)
现在,欧洲的一些商场、精品店,从老板到店员,都已经适应了中国人的吵闹,店门口一般都摆着中文横幅或牌子:欢迎光临,开发票,请勿讲价,买一送一,绝对正品,等等。 巴黎、瑞士等等很多店里专门雇有讲流利中文的销售员。连金发碧眼的洋小伙拿出名片,都偶有中文,名字明明是JACK(杰克),却写着“请叫我阿杰”。 瑞士最美小镇卢塞恩的名表一条街上,中国游客团一波接一波 为了让中国客人将名表的英文名,与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名牌联系起来,商家很用心地把英文品牌翻译成了中文,竖立在名表街的开始处。而且很多家店都煞费苦心地做出中国人能看懂的标牌。
在瑞士英特拉肯的名表街,百达翡丽名表店里的金发小姐,见亚洲人来了立刻侃中文,“你好,随便看,谢谢,不客气,随时来。” 有时顾客礼貌地解释说自己是日本人,韩国人或越南人,金发小姐立刻就改用英文,没好气地说“take your time.”(那就自己看吧) 过去,在外国租界有所谓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今天,欧洲名牌店恨不得写上:只许中国人牵着狗进。(崔哥名句,不得不说,精辟!) 第二类:吃货狂 怎么说,对这类人,我们一般还是比较认同的。 不过咱们一般意义上的吃货,绝对够不上他们的程度。 这里所说的旅行吃货狂,是走到哪里都能闻见食物的香味,就连在罗马斗兽场那方圆几里内全是废墟与纪念品的地方,都能买到披萨边走边啃了吃的主儿。 他们走到哪吃到哪,对国外中餐厅里那些被改头换面的中餐根本不屑一顾。到了威尼斯,拼死尝了一盘黑乎乎的墨鱼意面,第二天早上上完厕所后,马桶都黑了,哭丧个脸,以为自己中毒了。跟同伴一串供,才知道是因为吃了墨鱼面,于是乎洗干净手,擦把脸,接着寻美食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能把马桶染黑的威尼斯墨鱼意面,诸位如果有幸一试,第二天早上千万要淡定啊! 第三类:拍照狂 这种人去欧洲就为了两件事,一,看景点;二,拍照。 崔哥也曾形容过这类人:不照相就没法在微信里群发,不在微博微信里狂晒照片,谁能证明和相信去过欧洲呢? 好吧,助理很不幸成了第三类人,走到哪拍到哪。只是我在这里要为她平反一下,她是被我传染,而且她也是做记者出身,拍人物前都要征求人家的意见,多数时候拍的是有意思的景色和中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