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娓娓道来 //www.sinovision.net/?31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高娓娓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

热度 11已有 8911 次阅读2013-10-31 15:03 | 北京人 分享到微信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20年前,这句话红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北京人在纽约》折射出东西文化的差异,全景式展现了北京人在纽约的生存状态,成为描写第一批来美淘金中国人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1

今年是《北京人在纽约》播出20周年,让我们来追寻回味一下曾经那部打动所有中国人的经典电视剧,看看当年那些在我们脑海里鲜活的角色,那些波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根弦的场景,现在都怎么样了。

 

 

 

  

 

电视剧里熟悉的场景,其实就是我们在纽约最平常不过的街头一景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2

曾经那个地下室:正装修准备出租

       在曼哈顿东村这条再普通不过的街道上,不会有人留心一栋普通居民楼下面的那个地下室入口。这便是当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里王启明夫妇最初落脚的地方──那个曾经让无数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唏嘘不已的地下室。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3

“Do you know who lived here?”(你知道什么人在这里住过吗?)

       “No... oh, I heard about it, Chinese movie! many many years ago,1991!”(哦,听说过,中国电影!好多好多年以前了。1991年!)

        一名工人似乎从大楼的房东那里听说过一些往事。但从1998年到现在,这里一直被印度裔房东用作仓库和管理员办公室,如今房市回暖,房东计画将它改造成住宅重新租出去。

        时光倒转,这里曾经是艾未未在1983年到1993年的住所,也是许多中国艺术人士当年停留纽约的“招待所”。地下室的租约后来由艺术家徐冰接手,一直到1998年因房租上涨而与房东打官司,虽然房东败诉,但梌冰仍最终搬离了这里。

 

曾经的那些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

 

   “大卫”-戴博:从外交官、演员到中美文化交流使者

         如果提起“戴博”这个人,很多人可能去全无印象,但如果说《北京人在纽约》里那个帅气的david ,王启明前妻的洋老公,大家可能印象深刻。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4

  1986年开始,戴博来到中国,在美国大使馆新闻总署任外交官。1991年,戴博辞去外交官职务,到康奈尔大学教授中文两年。也是在这期间,他应好友姜文之邀,参加了《北京人在纽约》的拍摄。2001年9月,他就任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美方主任。他对爱情非常执著,与一位中国姑娘谈恋爱谈了好多年,有情人终成眷属,他现在已是两个儿子的爸爸

     “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跟中国人对美国的态度一样:各种各样的都有。今天的美国不是20年前的美国,今天的中国更不是20年前的中国。21 世纪中美关系是没有先例的,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合适的话语体系来描述它。”

 

 “王启明”-姜文:多部电影在北美上映

      《北京人在纽约》算得上姜文最重要的影视作品之一,当年他在剧中饰演的“王启明”一角深入人心。近年来他的多部电影作品也在北美上映。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5

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太阳照常升起》被美国专业电影杂志《好莱坞报道》评价为“电影精品、大师之作”.他在作品中比较善于使用黑色幽默,如《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这种特质逐渐成为了他电影作品的符号,进而被业内及观众所认可。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6

“阿春”-王姬:抱怨着去美国 希望着回中国

      1987年,25岁的王姬离开生活和工作了7年的北京人艺,带着60美金,只身来到了美国。

      出国前,她只会三句英文:“Excuse me.”“Thank you.”“I love you.”。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7

阿春说,“纽约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是战场。”

   王姬说,“我的战役都是跟自己打的,学习上的,生活上的,精神上的,包括社会认知上的,价值观上的,全部都要打碎了重做。”

     王姬考上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世界艺术和文化专业。“当年都是穷学生,没钱,我就跟海外的亲戚借钱,然后打工慢慢还,有些人借不到钱就得辍学去打工。”她回忆,“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可以付之一笑,可当时确实很艰难,主要是生活上的窘迫。从学校出来以后,我身上只剩30块钱了,我必须要租房子,必须要考虑明天吃什么,这种压力在中国是永远不会感受到的。”

 

                           他们都是“王启明”“阿春”

        很多人喜欢看《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以至于20年过去了,至今都还有很多人记得,还时不时会被人翻出来看一看,评一评,其实就会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能从这部剧里找到一些共鸣。尤其是在美国的这些华人华侨。虽然很多新一代移民与留学生,都已经脱离了当初那种靠在餐馆打工洗碗送外面赚生活费的辛苦状态,但仍然会被这部剧深深打动。

      其实我身边就有很多“王启明”和“阿春”。

       也经常有人问我,在美国怎样生存,怎样发展?我在美国生活十多年,亲眼见证了很多华人在美国的打拼过程,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心中感慨万千。有句话说得很对:失败的原因千千万,成功的原因却不外乎这几个——勤奋、积极、永不言败……

《北京人在纽约》那些人和事的现状_图1-8

《在纽约的中国老板们》从左至右:李立、朱林骥、吕明鑑、顾雅明、高娓娓、朱凯瑞、陈正曦、陈昌岑、戴上

 

      所以我写了新书《在纽约的中国老板们》。
      推荐这本书给大家,相信你会从这些为梦想奋斗成功的故事,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向那些心中有梦想的“王启明”“阿春”们致敬

     向那些为梦想而不懈努力的人们致敬!

 

 网友津津乐道的那些经典台词

  • 阿春:美国既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是战场。
  • 阿春:在美国,只相信一件事情,成功或是失败。
  • 阿春:把衣服穿好,金钱已经够赤裸的了,我不想赤裸的跟你谈。
  • 阿春:我讨厌失败者,我怕沾染上晦气。
  • 王起明:你说清楚谁是失败者。我不是失败者,我是厌倦,我讨厌,我讨厌他妈的纽约,我讨厌他妈的美国,我讨厌这的一切。
  • 阿春:只有成功的人,才配说这种话。
  • 王起明:你太势力。
  • 阿春:是吗?如果我势力的话,就算你说对了,所以我才能生存下来,所以我才用不着回去。
  • 郭燕:你为什么不去找我?
  • 王起明:忙啊!
  • 郭燕:忙什么?
  • 王起明:生存。

说明:本文图片与部分资料来源于侨报网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8

握手
2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康寧之友 2013-11-1 22:57
一个时代的变迁总离不开有这么一拨出类拔萃的人以为象征。谢谢分享!
回复 江湖e郎 2013-10-31 23:12
时下可攝一部<纽约人在上海>。
回复 ImYoona 2013-10-31 17:58
出国前,她只会三句英文:“Excuse me.”“Thank you.”“I love you.”。

怎么和傅苹说得一模一样的?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