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从“作文打假”到“日记影响成长”
——《新课程导学》杂志记者就“日记对青少年
成长的影响研究”专访课题主持人刘加民
《新课程导学》记者董仕杰:我注意到您正在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从4月中旬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第三次交流会议的情况看,其运势敦实而又积蓄着逐步燎原之力。仔细研读有关材料,发现这个课题的诞生并非高手偶得或热心者一时之间的心血来潮。
加民老师能就此做一些介绍吗?
课题主持人刘加民:争取并主持这个课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06年我发起的一个活动——新作文行动。当时我是《中学生》杂志的编辑,这个岗位给了我纵览全国、审时度势的便利,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2003年初,“新概念作文大赛”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主编了一本《新概念写作十八招》,挺厚的一本书。我把重视文体创新、敢于表达另类体验的“新概念”作文归结为十八个类型,把每一个类型都找到了它在现当代名家名篇中的对应范本。我在后记里提醒读者:对创新,要有足够的冷静和分寸,如果脱离了真正的生活,脱离了活生生的创作主体体验,一切的形式创新都只会通往死胡同。第二年,我又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主编了“本色男女生”系列,把回归作文的“真”提到了最高位置。我在这套青春读物的前言中有一句话:“虚构往往落入俗套,真实却总是能够千变万化魅力无穷。”这句话可以成为我的作文理念的经典表述。
董:这样看来,作为一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国家级教改实验课题的构想和发端,其思想的闪电是从对“真”的追求开始的。
刘:是这样。现在回头看,上面的两个图书项目构成了我的下一个重大行动的起跑线:既然立志要独立思考,敢于承担,就要寻找机会表达。什么时候表达,只是个时间问题。
2006年3月,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征求编辑部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自己这些年来作为学生读物编辑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果断推出一个倡议活动——“新作文行动”,对全国作文界同仁、语文老师、教辅读物出版者发出了自己的倡议,在看似繁荣热闹、和谐安宁的作文辅导界发出了一个嘹亮的,却又有些刺耳的声音。我列举了以恶意炒作“满分作文”和假作文比赛之名牟取暴利的种种不良现象,和“不关注现实,不体验生活,不思考人生,不表达真情;为了个性而消沉颓废,为了创新而猎奇逐异,为了高分而仿造抄袭,为了出名而哗众取宠”的错误的作文理念之后,勇敢“亮剑”:
“我们认为,写作永远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灵活动之一,真诚的沟通、诗意的表达和承担文化传承之道义,是写作永恒的使命。偏离了这一原初目的,忽视了人文和人性这一精神,就永远解脱不了动荡和挣扎的陈陈相因,跳不出出走和回归的因果循环……
“我们提出‘新作文行动’的口号,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合全国作文资源,重视作文学习在未成年人心灵和生命成长中的独特意义,用科学发展观,探索作文发展大计。
“我们要研究作文与教育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心,重视阅读后果,要在作文中关注现实生活,抵制浮华与乖戾,思考严肃人生,表达真情实感,歌颂真善美,张扬理想主义。
“我们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用独特新颖的视角切入现实;语言要规范优美,善于吸收古典文学精华;不媚俗,不矫情,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
毕竟“应试”还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难以摆脱的“宿命”,如何考场制胜、夺取高分,把升学率拿上去,才是老师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为了稳妥和有效,“倡议书”先在杂志的作者队伍和业内专家当中小范围发出500份。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所有收到倡议书的人都表达了相同的态度:支持!八成以上的响应者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发来了真诚的、精彩的“声援辞”。第一个回应这个倡议的山东省特级教师方圆老师这样表述他的态度:
“传统作文教学的体制下,许多孩子逐渐形成了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纯真烂漫,言语行为具有真实人格。写作文时,孩子们自身的理解、感受被教师、教材、社会规范赋予他们的社会语言、社会理解、感受所代替,出现了见怪不怪的‘作文人格’。
“说真话、抒真情,是我们呐喊了多少年渴望出现的文风。愿‘新作文行动’,成为我们远离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开始,达到作文人格与真实人格的完美统一的开始。”
有些学校以集体名义表示支持;一些关心语文教育的知名教授,比如北京大学的孔庆东,也表示坚决支持;很多学生也“现身说法”,表达作文课让自己深感失望的心情;一些报刊的主编也积极回应,《成才之路》主编杨本成先生说,有时我读来稿中孩子们自鸣得意的、甚至是语文老师郑重推荐的所谓佳作,都产生了恶心的感觉。千篇一律,虚假矫情,胡编乱造;石油工业出版社社会部主任郎东晓计划马上推出一套日记书,以实际行动响应这个倡议活动。他说:“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真实记录自己心灵和生命的成长,对作文和做人都有好处。”
2006年4月5日,《光明日报》头版以《新作文行动求“真”务“实”》为题重点报道了我发起的“新作文行动”,各地媒体纷纷跟踪转载,“关心作文,呵护成长”成了这个活动的核心口号。
董:“我们要研究作文与教育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心,重视阅读后果,要在作文中关注现实生活,抵制浮华与乖戾,思考严肃人生,表达真情实感,歌颂真善美,张扬理想主义”。作为曾经担任过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员的我来说,您的主张令我深思。
刘: 2006年7月,作为新作文行动的第二个行动,作文打假,提上了议事日程。我把中高考满分作文大面积造假的内幕公之于众,同时把理念之假、活动之假与读物之假列为作文打假的三个内容。这个行动引起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进一步关注,分别做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也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把关注时代、社会、人生和自我的作文理念,进行了系统阐述。
董:这些我注意到了。当时不少地方把您的访谈节目文字整理成稿,当成了作文教学推陈布新的纲领性文件来学习。但是人们也有犹疑:破坏容易,建设难。您否定了错误的理念和行为,正确的又在哪里?毕竟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面对自己的现实处境,要考试,要教学,要决胜考场。如果不能把科学完善的、可操作能运用的办法告诉大家,“打假”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
刘:是的。我也接到了不少老师家长的来信,希望我能破能立,树起大旗,指引方向,告诉中小学师生该怎么做。2006年10月,我又搞了一个联合征文:“阅卷老师,请说出您的真实感受”,并在自己主持的杂志上开辟专栏。参加的作文类报刊11家,影响很大。专用的征文信箱每天都收到来搞。我本来想,参加阅卷的老师最清楚在考场上什么作文最受欢迎,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得满分。但是我发现,很多稿件的作者并没有参加过中高考作文阅卷,他们不过是把这个征文当成了提高投稿命中率的手段。新瓶装旧酒,让人很失望。
作为“新作文行动”的第三个重要行动,就是这个“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的课题了。2009年5月,我去中国教育学会,申请这个课题。
董:您是团中央的媒体编辑,而这个课题是中国教育学会的。您是如何争取到这个课题的。
刘:请阅卷老师支招效果不佳,我很快就想到了日记。2009年5月,我向中国教育学会提交了课题申请报告。当时距离“十一五”科研规划还有一年多时间,显然已经不够一个课题研究所必需的3年时间了。然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先生对这个课题倍加赞赏。他说,日记的好处是不需要证明的,我们做这个课题,主要是督促和鼓励老师学生重新重视这个古老又新鲜的学习方法。这些年我们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宏观和笼统的比较多,像你这个日记课题这么扎实、细致、可操作性强的,很少。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对不擅长学术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没有什么难度,非常适合再中小学教师群体中推广、发展、实验。
中国教育学会很快就批准了我的立项申请,前后不到10天时间。
董:随着日记课题的逐步推广,关于日记写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您有哪些深入的发现和感受呢?
刘:在与资深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黄鳞生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商金林先生,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的方圆老师,江苏特级教师程韶荣等等一大批特别关心中国当前教育现状的专家学者们交流之后发现。研究日记,写作日记,从日记出发,与日记相伴,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甚至每一个国家公民,都从写日记开始学会观察思考、内省自律、严谨细致等等良好思维、行为习惯,很可能是会走出一条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的道路。
日记更是养成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的必要手段。这个良好习惯,不仅仅为写作积累素材,更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提供积累,甚至对科学发明创造也有重大影响。试想,如果科学家牛顿没有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就不会在司空见惯的苹果落地现象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日记,世界文学宝库就会减色不少,因为无数文学名著其实就是日记或者日记的变体。《爱的教育》《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等可以数出很多;如果没有日记,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将付之阙如用无对证,《拉贝日记》《边区日记》兼史料和思想而有之的传世佳作也不会产生……一本本日记册,将留下我们童年的欢声笑语,留下我们少年的喜怒哀乐,留下我们青年的春夏秋冬。更留下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个人命运的宝贵资料。
日记影响成长,是千百年来为无数人所普遍感受和体会到的事实。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盛起,网络博客成为影响巨大的日记品种。网络时代的日记出现了新的变种,无数青少年在网络博客的写作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快乐。了解博客,研究博客,管理博客,让博客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博客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从课题实验学校的反馈看,一线老师普遍反应,写日记是语文教学的抓手。这是最直接的。还有老师发现了日记对德育的帮助,对班级管理的好处,甚至发现了日记对修身养性的积极意义。也有不少老师发现了博客和网络日志对于日常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他们写出来的课题研究文章,扎实,鲜活,实用性强,让人耳目一新。我跟他们说,攒一篇文章就想结题的老师,在我这个课题里是行不通的,我必须看到扎扎实实的实践、行动,看到新鲜别致的一手材料,才会认可老师们提交上来的“结题报告”。
(本文已刊登于贵州人民出版社《新课程导刊》2011年6月中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