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年味”浓了还是淡了
大民
不少成年人带着淡淡的怀旧情绪感慨今昔:年味淡了,不如过去了。小时候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然后怅然若失。
我倒不觉得,问问小孩子,除了作业太多,家长太神经,老师像狱卒,都很好,很开心,很过年。比如看不完的电视节目、打不完的网络游戏、逛不完的大小商场,换不重样的各式服装,永远也不好吃的点心……当节日食品变得不再为节日所独有的时候,说这节日味道淡了,还真有一点道理。但孩子们没有比较,不知道从前啥样子。他们的年味只在当下,今天,可大可小,或大或小,没有讨论的价值。
感慨年味淡了的是成年人,用的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标准”来衡量现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僵化、衰老的表现,我坚信,这是忘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世易时移,人也变了,年味也变了。仔细分析,会发现年味儿不是变小淡了,而是变大浓了。
举例说明:
张贴年画燃放鞭炮,一如既往,城乡差别不大。大都市局部区域禁放鞭炮,是为了安全考虑。但是除夕之夜,城市的爆炸声要远远高于乡村。经济实力在那里摆着,农民放几百个头的,市民放几万个头的。农民放几十块钱一个的花炮,市民可能要放几千上万元的。不论是鞭炮的分贝,还是消耗的数量、质量、价值,现在比十几年前,不知道翻了多少番。如果年味体现在这些东西上面,那么显然,年味不是淡了,而是浓了。
采购年货装点气氛,一如既往,有过之无不及。大小商场人满为患,促销手段花样翻新。大街小巷人流如织,承载的都是礼尚往来行贿受贿的礼品和情谊。这也不新鲜,过去送米送面,现在送酒送烟送卡片。至于文艺演出活动,辞旧迎新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至于山村的炊烟,家家户户备办年货的忙碌,杀猪宰羊的兴奋,现在工业化了,一切在流水线上解决,的确有一点点不给力。
最突出的,是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发达,让年味儿放大了无数倍。春节晚会成为新的年俗,各省市、县城乡镇,甚至单位工会,都有自己的春节晚会,也是蒸蒸日上。2011年跨年晚会,成为新的新年娱乐热点,也推出了新的娱乐新人。新闻节目也凑趣,直播春运。渲染过年的喜庆气氛。看看车站机场码头密密麻麻的回家的人们,更增添里过年的味道。亲情,是年味儿的关键要素,这些年离家的多了,回家的人自然也多。离别之苦,团圆之乐,也都充实到年味儿历来。浓浓的岁末气息,伴随着媒体热衷的岁末盘点,给年味儿增添了独特感觉。
有一点是显见的:物质富足了,过年与平时的差别变小了。吃穿用度,过年没有明显的优势了。平时饥肠辘辘,肚腹无油的寡淡日子,对于逢年过节改善生活的发自本能的渴望,显然已经消失了。而如今,吃吃喝喝,早已厌倦。富裕了之后的慵懒和空虚,会时时袭上人的春节前后闲下来的人的心头。
精神的空虚可能是导致过年无味的关键。饥饿年代,人们享受着共同贫困的同时,也享受清淡的精神生活。没有电视节目的冲击,一家人可以打牌守夜,共叙家常,有一点天伦乐趣。当然,对鬼神祖宗的敬畏之情,也比较严重。忙忙人海,苦难人世,冥冥之中的神明,闪闪烁烁的星星,也许知道我们的心。那个时候,说实在的,人单纯,因为无知而单纯,因为无法掌控命运而寄托给并不存在的神仙偶像。
鞭炮声声辞旧岁,人生碌碌又一年。年味浓了,淡了,一半因为心境不同,一半由于时代变化,纯属正常。
20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