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直言不讳 //www.sinovision.net/?304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寻根究底 拒绝谎言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志琴:纪念周有光先生--跨世纪的常青树

已有 3334 次阅读2017-2-4 05:02 |个人分类:知识分子|系统分类:健康养生| 周有光 分享到微信

参加周有光先生的祝寿会,是令人兴奋的事,因为在世界上能活到108岁而笔耕不辍的学者就很罕见,这样的贺寿会自是世界少有,是我一生中的难得。

在高寿的人群中,老而有所为的并不乏人,英国肖伯纳93岁出书,美国毕加索90岁仍在作画;日本一个90岁的老婆婆出版一本诗集发行百万册,南开大学杨敬年教授93岁翻译《国富论》连印好几版。但是纵观当今世界,百岁之后连续推出多本著作的,中国没有,世界也没有,是周先生创造了新记录,所以周先生是世界的唯一。

周先生的一生成就了三个跨越。

一是跨越世纪的常青树。周先生从五四以来与时俱进,百年来一如既往朝气蓬勃,永远保持思想的活力,他提出的“从世界看中国”的命题,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在学界已是人所共识。

二是跨越多种学科。他从经济学、金融学跨入语言学、文化学、中国史,世界史,融汇文史哲经,荟萃百家智慧,提出创造性的见解,赢得“周百科”、“中国拚音之父”的称誉,可谓最具有通识的大学者;

三是跨越代沟。周先生105岁出版《朝闻道集》、106岁出版《拾贝集》、《文化学丛谈》,拥有很多年青的读者。《朝闻道集》在深圳获得“2010年度十大好书”奖,同年周先生还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0年魅力人物”。

以老年之作赢得年青人的心,不仅是周先生一人,何方的著作被《北京青年报》连载、资中筠先生在书展上受到年青人的热捧,还有李锐、李新等回忆录都在年青人中拥有大量粉丝。这是因为他们的著作有思想魅力,以强烈现实的关怀精神感染人、吸引人;有思想的威力,以博古通今之识和自我反思,促人省醒,具有征服人心的力量。

跨越代沟,赢得共鸣,这是中国特有的社会气象,可称之为周有光现象。在现代社会转型中为什么会出现周有光现象,通观历史可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人们呼唤当代的新启蒙,往往追溯到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诚然这一轮启蒙,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促进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中国的前进。打前锋的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年青人,传播的是西方先进思想。但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来考察,更可以追溯到明清之际,在这被古人喻为天崩地裂的时代,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最杰出的当数黄宗羲,梁启超多次表白近代维新变法的原动力是来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孙中山在革命之初散发这本书以启发国民,投身社会变革的潮流。

一本在出自300 年前的著作,只有2万多字的文章,何以引动一个时代,被现代改革家和革命家奉为经典?

其要义有三点:

一、提出“分治以群工”,成立“议事堂”,抑制君权独揽。

二、提出“复方镇”,用扩大地方权力的措施,削弱中央集权。

三、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提高士大夫议政意识。将朝政的是非正误公布于学校,实施舆论监督。

这三点不也正是君主立宪的追求吗? 从这里可以断言,中国人的宪政梦始于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其时的中国虽然有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却从没有政治思想的引进,也就是说,这是在没有西方思想影响下从本土生长的新思潮。 与他相应的是唐甄的《潜书》提出“抑尊”(抑制权力),“势尊自蔽”( 权力自己蒙蔽自己),这是类似西方绝对权力绝对腐蚀的重要论题。这两本著作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出数十年。与西方反对神权,呼唤人性解放不同的是,中国的启蒙是对抗君权,针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这是中国启蒙不同于西方的重要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作者,推出的惊世之作,不在他们的盛年,而是老年!因为对制度的反思需要有历史的考量,也要有亲身体察以深化认识。黄宗羲所以能有这样卓越的思想,是因为他经受了杀身之祸、破家之灾、亡国之痛。他当过“愤青”,流亡海上,搞过暗杀,到晚年归隐田园,痛定思痛,重新思考这哺育他成长也置他于死地的王朝,发出抨击君主专制的呼声。

要知道他的父亲黄尊素本是至死不悟的愚忠,身为东林党人訾议朝政,被朝廷下令处死,临终前还不忘赋诗叩谢君父。像这样竭尽忠诚的循理之士,不正是被他念念不忘的君父无情地诛杀吗? 天理何在? 皇帝的圣明又何在? 被这悲剧震醒的人们,终究要走出愚昧,发出悲愤的呐喊。黄尊素倒下去了,黄宗羲却拿起笔猛烈地抨击这吃人的专制制度,提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君主既然“不以天下万民为事”,作臣的就没有必要“杀身以事君”! 正是这亲身体验,使他思想升华,从专制主义体系中叛逆而出,以笔为刃,杀出回马枪。

黄尊素、黄宗羲这对父子,从对君主的愚忠到抨击君主制度,两代人完成认识上的飞跃,需要阅历,经历是个人的记忆也是民族的记忆。正是无数个人的求索和沧桑,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兴亡,这是加深思考,认识国情的重要参照。所以《明夷待访录》只能出自晚年的大彻大悟,这也是中国启蒙著作多出自老年的原因。

美国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在81岁的高龄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获奖仪式上她讲了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人心,这句话是: “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周先生亦如先贤,是秋天的繁花,黄昏中灿烂的晚霞,光照后人,百世流芳。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