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直言不讳 //www.sinovision.net/?304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寻根究底 拒绝谎言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晓明:科学传播浑身上下是痛点,怎么办?

热度 1已有 6482 次阅读2016-3-24 10:18 |个人分类:教育与学术|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李晓明 分享到微信

2016-03-23 李晓明 清华大学藤影荷声
清华大学藤影荷声编者按: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科学传播的道路却不平坦。它呼唤“大家”,亟需专业的传播队伍和娴熟的传播之道。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知识分子”微信公号编辑部主任李晓明老师为大家分享科普之痛与科普之路。

科普的痛点是什么?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曾用一句话提炼了科普涉及的基本问题——谁?科?普?谁?什么?

 

关于科普,他的结论:科普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科普是一项需要家的事业;科普是一项需要严肃对待的事业。真正的科普是大家才有资格和能力从事的学术大家高屋建瓴,予人醍醐灌顶的的感觉,那是科普;一般学者,一知半解,自己心智尚混沌未开,纵有普及科学之良好愿望,但毕竟力有不逮

 

资格论暂且不提, 能力说实质上提示了一点:如何让高大上的科学内容深入浅出地为人所接受?显然,学术大家是做得最好的。

 

但是大家并不常有,而且并非所有大家都擅长深入浅出,与公众交流。从操作层面上看,大家还比较忙,毕竟学术是正业,虽然有人说科普是一种社会责任,但是它可能耽误时间,也可能费力不讨好,所以选择退而避之、敬而远之的并非少数。

 

这就是科普或者科学传播的一大痛点:科学家主体的缺失。

 

作为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并非不爱传播,但传统上他们基于科研同行认可和评价机制,主要依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参加学术会议来实现这种交流和传播的需求。相比而言,促使其主动进行科普传播的外界动力明显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世界是平的,而且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流动终将实现,也就是说,无论是面向同行还是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科学家都将摆脱传统传播介质的限制,参与改造学术交流和传播的既有范式,实现更大的自主性。

 

知识门槛的降低更具突破意义的地方在于,公众因此在获取知识、寻求来自科学共同体的专业判断、甚至参与科学探索等方面将更加方便,这无疑将推动启蒙公众理性的实现。因此,从根本上说,科学家作为传播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将推动科学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可喜的是,政策就要来了。科技主管部门正在推动科学家走向科普的舞台。

 

前几年就听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意要求一定资助额度的项目必须列支科普经费。加上这两年中国科协持续推进的科普中国项目,投入力度巨大,这些举措无疑将很大程度上提振国家科普事业。

 

有司重视科普,善莫大焉。有能力、有意愿的科学家因此如虎添翼自不必说,但是,也可能有的并不擅长此道的科学家心里要犯嘀咕了,这时候科学传播的另一大主体的及时出现就非常重要了。

 

于是,就要谈到科学传播第二个痛点:以传播为业的科学编辑、记者专业化程度不高,能力不强,而且队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科学家追求逻辑严密、专业性强的话语方式与公众接受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靠科学编辑、记者的翻译、转化来实现的。而现阶段,中国从事科学传播的的编辑、记者人数不多,能力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队伍流动性大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传统媒体势微,更加留不住人,而移动新媒体方兴未艾,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尚待观察。在媒体转型期间,不少有职业积累的人才因此流失,是尤其令人遗憾的。

 

一个优秀的科学编辑、记者的成长不易,一支优秀的科学编辑、记者队伍的出现更加不易。从根本上来说,应该让优秀的人有更好的市场价值体现,有长远的职业发展空间,而这恰恰是当前的环境所不具备的。

 

而如何让各方面支持科普的资源投入最终落实到人的身上,落实到支持优秀团队的成长上,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而解决与两个主体相关的痛点,办法并非没有,简单地说,就是建立科学家与媒体的互信关系,甚至是两者密切结合的模式。实践中,像新近涌现的移动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就成功探索出科学家主编+专业媒体人结合的模式,成功凝聚了众多科学家参与其中,成为科学界发声的公共平台,而且被视为科学传播领域现象级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收获20多万订阅用户,并获得多项行业奖项。

 

科学传播的痛点之三,传播之道。我们的传播主体往往没有从根本上抓住传播受众是分层的这一事实,而且总体上内容制作水平不高。

 

面向有一定科研训练的人的传播,与面向普罗大众的传播,面向成人的传播,与面向儿童的传播,往往在内容组织和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其背后依赖的生产内容的专业团队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做传播工作首先要定位自己的受众,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内容的基本面上,好的科学传播作品应该兼具科学性,有理趣,语言通俗,同时能尽量反映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保持结论的开放性,引发读者探索的兴趣甚至参与。

 

当然,还必须考虑传播的时效性。当公众的需求出现,如果科学传播的力量没有及时跟进,占领这块阵地,则舆论空间必然充斥失真的、甚至是伪科学的东西。在最近的引力波新闻中,出现民科引爆传播热点,反智传播喋喋不休的现象,就很值得反思。

 

科学往往有直达事物本质的力量和美。中外不少科学家都曾经在访谈中说到,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有过无与伦比的对美的体验和精神上的巨大满足。而科学家执着于探索自然与人生本质,提高心智、砥砺人格,无疑也是令公众无限向往的科学的魅力所在。

 

如果我们的科学传播能够熟谙传播之道,追求专业化发展,成为揭示科学美、引导读者欣赏科学的美的事业,无疑将会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


(从左至右:饶毅、李晓明、鲁白)

李晓明,2014年9月参与发起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并任编辑部主任,专注科学报道12年,此前曾任科学时报新闻中心主任、科学新闻杂志执行总编辑、科学网常务副总编辑。

说明

本文内容经李晓明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