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Xiewendou 2015-2-13 21:41
小谢现在说这些话,又不能叫毛从棺里爬出来证明是否属实,怎能信?看起来多是应时跟风之语。想到这里,令人毛骨悚然,伟大、英明的毛现在也落得要任人摆布了。正如林彪跑了后,就及时冒出一封毛在滴水洞里写给江青的信,披露毛早就怀疑警惕林彪别有用心了,虽然毛在那年的生日宴会上已说明是康江刨制的,可有的“历史家们”就是不情愿信那是伪信,硬要在《文革大事记里》记上。这就是明目张胆地滥造历史了…
附原文:
毛泽东机要员新著首次披露了哪些高层内情
2015-01-22 10:30
来源:北青天天副刊-微信公众号
作者:潘式如
主席这时严肃地说:“我看不一定。至今我也不清楚有什么了不得的事。若干年后也许能搞清楚,也许还不一定。田家英是我的秘书,他为我做了很多工作,他爱学习,是个有才干的人啊!”
谢静宜与毛泽东
长期担任毛泽东机要员、年过八十的谢静宜完成了回忆录《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本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谢静宜在文革中担任清华北大、北京市革委会要职,始终保持与毛泽东的工作接触,亲身经历了十年文革诸多复杂的历程。
三十多年来她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行事极为低调,轻易不接受采访。这么多年来,似乎只为公开发行的“中南海机要工作纪念集”中写过一篇长文,写过《毛主席给予我们的教育、理解和关怀》、《跟随毛主席在外地视察》等零散文章。因此此次出版这本二十万字的新著,颇引起外界的关注,据出版社责编介绍,首发八千册图书已经悄悄地销售完毕。
在出版社的简介中,称谢静宜“1959年—1976年到毛泽东同志身边做机要工作”,较为笼统,实际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她以8341军宣队名义离开中南海,先后出任北大党委常委、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第十届中央委员,是当年令人瞩目的政坛新星之一。
出版社提供的出版推荐语中这样写道:“她以对领袖的崇敬之情,细腻地描绘了毛泽东是如何工作、生活、学习的,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作出决策的,是如何指导工作的,是如何关心同志尤其是年青同志的,又是如何教育子女、教育身边工作人员的。”这段话,把作者的写作用意和情感投入的状况基本表述出来。
出版社称,《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既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也具备了可读性。读完全书,细致梳理一番,确实发现有不少首次披露的高层内情及细节,因为是当事人的第一手素材而显得极其难得、可贵。遗憾的是,对于文革期间作者所经历的一些主要事件,譬如北大清华政治斗争、教育界革命、四届人大风波、批林批孔、梁效写作班子、批邓、四五运动等基本回避,涉及甚少。
作者在书稿中写道,“目前自己身体状况不好,疾病缠身”。她自己也期待趁还有记忆力的时机,多写东西。我们觉得,当下社会应该取更宽厚、理解的态度,欢迎年事已高的当事者多写文章或著作,为历史留下佐证,希望作者能早日动笔写完《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的续集。
下面撷取书稿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段落,夹叙夹议,力求简明扼要。
“九一三”事件之后毛、周的原话引述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代表中央发布禁空令。9月15日那天,谢静宜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刚从智利回到上海,不知北京发生了什么事。机场的客人聚集很多,飞机几天不准起飞。正在这时,管外事的同志说,周总理特许青年代表团一行乘一架载送重要外宾的客机回北京。可见,经过特批,部分飞机还允许升空飞行。
到了北京,中联部的领导先让代表团在北京饭店写出国访问的总结报告。面对复杂的局势,谢静宜不放心,打电话问8341部队杨德中政委,询问主席、总理在哪里?杨德中说:“小谢,两位老人家都好,你放心吧!”
两天后,谢静宜见到了主席,主席谈了“九一三”事件的真情后,让谢去看望总理。主席说:“总理这一段特别辛苦,‘九一三’发生后,他一直吃住在大会堂指挥工作,紧张得很呀,现在没事了(指林彪已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让他睡几个好觉。”另外主席还让转告总理一件事,主席说:“远新来电话,想回来看看我,他说不看到我,总有点不放心。这事得请示总理一下,远新是军人,现在能不能离开岗位回来几天?请总理定。”
在西花厅,总理兴致勃勃地对谢静宜谈了“九一三”事件发生后的紧张情景以及主席的指示。他说:“我时刻观察着飞机的动向,命令全军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和立即采取的一切措施。把几员大将叫到大会堂来,一是为了好控制他们;二是为了面对面同他们谈话,问清林彪这次逃跑与他们的关系,他们几位是否知道……直到弄清林彪座机坠毁后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描述“九一三”事件的著作较多,但史料性质的作品中能直接引用的毛、周原话并不多,谢静宜此处的现场记录是值得看重的。
1972年周总理一次与谢静宜谈话,讲了长征时的一段往事,总理说:“小谢,长征时候我害了伤寒病,很严重啊,差一点没死掉,是主席救了我。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主席托人给我买了银耳,银耳是大补的,后来慢慢地好了。”
“七二零”事件中气氛紧张,差点烧密码
1967年毛泽东在视察华北、中南、华东时,在武汉正碰到上两派武斗,即有名的“七二零”事件。武斗的车上站着手拿长矛、头戴柳条帽的派别群众,一辆接着一辆地从主席所住的东湖驻地大门口通过。有的还在门口停下来好久不动,不知是观察什么,还是别的原因,也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主席就住在这里边。街上不时传来枪声,听说送文件骑摩托车的同志的皮包被子弹打了一个眼。
从北京跟主席出差负责保卫毛主席的丁钧几人躲在大门内小竹林里边,透过竹林探望外面的动静。当时上级有命令,只要他们不冲进来,谁也不能动。
当时紧张的气氛笼罩在驻地内外,有传说已发现有人从东湖对岸,嘴系着小刀游过来。为了保密,中办主任汪东兴正式向机要员谢静宜和樊一民交代:“手里时刻拿着火柴,万不得已时烧掉密码,把密码机从窗户上沉入湖底。”为了安全起见,领导让工作人员(包括新华社摄影师)手中均拿一个木棒。
大家劝毛主席快点离开武汉,而主席照例办公、看文件、读书,毫不在意,并漫不经心地说:“没事,他们不会伤害我们,没关系的。”直到深夜,周总理乘飞机抵达武汉,专门劝主席离开武汉去上海,主席才同意。
黎明前从东湖去机场,路上很紧张,机要的车辆紧跟主席车后,总参一位副参谋长坐在前位,谢静宜听见他嘴里不停地小声地说:“过了一关了,又过了一关了……”
责任编辑:孟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