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刘帅自媒体平台——鹰豹雕传媒 . ... //www.sinovision.net/?2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文学 哲学 数学 逻辑 政治 军事 战争 艺术 女人 音乐 法律 道德 正义 天理 科技 人文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哲学

已有 929 次阅读2010-11-27 03:47 分享到微信

哲学百科名片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目录

词语信息
哲学定义定义
发展 
学习哲学的目的
前提
抽象哲学
哲学来源
哲学历史
哲学学科分类
最初的三类问题
注意
哲学科学
哲学价值
哲学分支哲学分支
与哲学相关学科
其他与哲学相关的学科
哲学命题
哲学著作
主要的哲学家
名人见解
哲学家古代中国哲学家
西方哲学家
马克思哲学
能需均衡主义概述
基本概念
原理依据
基本原理
原理模型
应用实例
阴阳哲学
词语信息
哲学定义 定义
发展 
学习哲学的目的
前提
抽象哲学
哲学来源
哲学历史
哲学学科 分类
最初的三类问题
注意
哲学科学
哲学价值
哲学分支
哲学分支 与哲学相关学科 其他与哲学相关的学科 哲学命题 哲学著作 主要的哲学家名人见解哲学家
古代中国哲学家 西方哲学家马克思哲学能需均衡主义
概述 基本概念 原理依据 基本原理 原理模型 应用实例 阴阳哲学展开 编辑本段词语信息
  词目:哲学   拼音:zhé xué   基本解释   [philosophy]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之思想。――蔡元培《图画》   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   详细解释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而形成两大对立派别: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 和 恩格斯 批判地吸收了过去哲学上的成就,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编辑本段哲学定义
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人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需要的本源事物。   哲学从属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   认识活动是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之类的事物共同具有的属性或普遍性规定,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对象,追求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的知识,是哲学具有的个性或特殊性规定。
发展 
  Φιλοσοφ?α / Philosophia (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   最早使用philosophia(爱智慧)和philosophos(爱智者)这两个词语的是毕达戈拉斯。据蓬托斯的赫拉克利德在《论无生物》中记载,当毕达戈拉斯在同西库翁或弗里阿西亚的僭主勒翁交谈时,第一次使用了philosophia(爱智慧)这个词语,并且把自己称作philosophos(爱智者)。毕达戈拉斯还说,在生活中,一些奴性的人生来是名利的猎手,而philosophos(爱智者)生来寻求真理。他明确地把爱智者归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也把自由和真理联系在了一起。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  《小逻辑》
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2―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在《百一新论》中用汉文“哲学”翻译从希腊文philosophia 转换而来的英文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黄遵宪、康有为将西周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中国清代以前的文化典籍中并无哲学一词,只有单独存在的“哲”和“学”这两个动词。“哲”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是明智、明理,哲这个词指人们通过思想认识活动,使被遮蔽的智慧和道理显明出来这种事情。“学”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是模仿、实习、再现。学这个词是指个人通过模仿、学习、再现事物的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这种事情。哲与学两个单词合在一起组成的哲学一词,其词性是动词,其含义是指人们为了明智、明理、提高思维认识能力所进行的学习认识活动。   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   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虑与惊讶。
学习哲学的目的
  对于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学哲学本身就是学哲学的目的。即为哲学而哲学。生存就是为了哲学研究。人生的一切意义就在于哲学研究。   对于非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而言,学哲学的目的是:挖掘、构造、强化和改造人的思想(自我的和他/她人的);规范和批判人的思维方法,进而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指导、反思和检验人的具体思考和实践行为,进而达到个体和社会的自我否定、主客统一,实现个人的有效实践、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续。
前提
  学习哲学的三个必要前提:   一、明确哲学的意义――哲学是人生的意义之源,学哲学能让人懂得人生的来龙去脉;系统地学哲学,人的智慧就能呈几何级数增长;能在哲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必然青史留名,并往往长寿。   二、拥有自我批评、闻过则喜、知错能改、纳谏如流的操养、勇气和习惯。   三、有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积累。一般高中文化是基础。   学习哲学的方法:简言之,就是用兴趣引导阅读,用思辨形成体系,用实践检验学习。   一、培养兴趣。长期、间断性地刺激对哲学的爱好之情――说白了就是不停地问为什么,并为此而感到喜悦。   二、反复阅读。阅读原著、评论、总论等各种哲学类书籍,可以从哲学故事、哲学史、哲学人物传记等大众读物读起,这样利于兴趣的积累,先凭兴趣翻阅,然后由翻阅扩展为泛读,再然后是精读感兴趣的某类哲学著作和该哲学的哲学史,最后是全面系统地阅读各流派哲学著作和哲学史。阅读中肯定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一定要立刻解决(有些也不用解决),要保持这种发问的心态――这是不断、反复阅读的内在动力。   三、思辨。先试着自己回答问题,再参看书中的回答,在比较中不断修正结论。这时你已经有了一定哲学基础,就有必要寻找志同道合的哲学爱好者和专业哲学研究者――大学里哲学系的学生、老师,向他/她们请教问题、互相探讨。一定要本着求知的态度友好地交流,展开不针对个人人格的讨论和辩论,放弃狭隘的立场,取而代之的是求真知、求真理的态度。这一阶段一定要思辨,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复习已有知识、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不断地重新肯定自我。有条件的话去上哲学专业课,系统地学习某一流派哲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四、实践。联系身边实际,进行主客统一的实践活动,检验学习本身。哲学脱离了实践便失去了其自身。其实学哲学不可能不用哲学的。但要有意识地检验自己的知行是否统一。仍然保持爱问为什么的习惯,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导。   哲学种类虽多,但殊途同归,宗旨离不开人本身。学习某类哲学时,最好时刻保持警惕心态――不要陷入或沉迷于不同意识形态的争端和无谓的理论冲突。不可否认,冲突是经常存在的,冲突甚至是必要且有益的。但“君子和而不同”,本着为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思想指导的宗旨,我们学习哲学时最好自觉避免个体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和理论分歧,求同存异为上。不妨将冲突和对立内化在自身、内化在自己的思想中、内化在哲学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这样才不至于偏狭,不至于陷入哲学流派的纷争,不至于迷失最初学哲学的目的,进而才能把时间和心血投入到哲学学习中,把精力集中到为他人服务的日常工作上,把理想定位在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的事业上。
编辑本段抽象哲学
  何谓一切存在?依赖我们感觉的,不依赖我们感觉的;主观的,客观的;实在的,虚构的;以及一切我们想象得到的,和想象不到的。一切存在至少包括以上所有这些存在形式。   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哲学为什么是抽象的?因为一切存在之间都拥有抽象的同一,这种抽象的同一是内在结构的抽象同一和外在关系的抽象同一。正是基于这种抽象的同一,使我们有可能感觉到一切存在的存在。哲学所要做的就是阐述这种抽象同一的内容。   头脑说,哲学是万学之学。一切具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一切具体的应用学科都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但这必须以哲学原理的正确性为前提。   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把握抽象必须用具体;把握具体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只能用抽象。   研究哲学不能脱离研究具体问题的应用学科;某一具体的应用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它与其它学科的外在关系,应该遵守抽象的哲学原理。把握抽象的哲学原理必须依赖具体的应用学科,具体的感性现象和具体的生活体验;把握具体的应用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它与其它所有学科的外在关系只能是哲学。   哲学的有用是因为它是统一切学问的万学之学;哲学的“无用”是因为它不直接致力于解决具体的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哲学就是用简单的说话来体现出隐含深层意义的道理,让人们去思考和体会。哲学本身就是用来完善自己的精神修养和帮助他人完善思想的。   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内容上,哲学的反思对象无所不包;深度上,哲学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现实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我们能够直接关注的现实是具体而有限的,思维的不可封闭性使得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不能进行无穷追问。   把哲学低估于现代科学是不负责任的,哲学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如果将哲学简单的与现代科学相提并论,则成为了一种狭隘的唯科学主义。   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关系。   凡是承认物质为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称唯物主义者;凡称意识第一性,物质依赖于意识存在的,称唯心主义者。
编辑本段哲学来源
  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字"Φιλοσοφ?α" (philo-sophia)转变而来,意思为“爱好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哲学是难以被定义的,因为有众多分歧的观念都被视作为哲学。皮尔金哲学辞典中定义哲学为“有关思想,行为,与实在中最基本与普遍的概念。”皮尔金百科中提到哲学与科学的差别在于,哲学问题的答案不能仅由经验证据来得到。无论如何,这些观点都被牛津哲学辞典所挑战:“二十世纪晚期...偏向于将哲学思考视为对于任何一种智识探索的最好实践”。的确,许多早期哲学家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观察最后都形成了现代科学对于众多课题上重要的基础。   另外,哲学较不正式的用法可能是指一种特别的方法或是信念。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编辑本段哲学历史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著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儒家哲学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在西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例如价值观、思想、行为)。而在学术上的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质疑、反思,并试图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重建。   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对哲学一词的介绍最初来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
编辑本段哲学学科
分类
  古希腊哲学家通过问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概可以归类为三类,这三类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基础学科, 形而上学(metaphysics),知识论(Epistemology)以及伦理学(Ethics)。
最初的三类问题
  分别是:   *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   * 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   * 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
注意
  必须要注意的是,这三门主要学科并非壁垒分明,事实上在许多方面他们互相覆盖到彼此的领域,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形而上学主张不可能忽略知识论的理论基础。同样的的知识理论就是在架构主体与形而上学事实之间的关系。而道德的实践往往与道德真理的存在与否和我们怎么去了解它息息相关。哲学的困难在于,一个完整的理论通常必须在形而上学与知识论都有良好的说服力。多数的哲学家不是只有专精一个领域,或是是他在形而上学领域的主张很具说服力,知识论上却无法说服我们。只有少数具有热情与天赋的哲学家才能精通各个领域并且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只有这样的哲学家才能名留青史,她们的理论通常非常具有说服力并且横扫历史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看法。
编辑本段哲学科学
  从西方学术史看,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后来,科学独立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有互动关系。科学产生知识,哲学产生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代西方哲学中有科学哲学,是专门研究有关科学的理论。这种理论研究了科学的历史,为科学总结了许多理论模型,但这也只是解释了科学,并不是可以指导科学。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     《哲学的奥秘》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不具有或很少具有“现世”用途。有人认为,离开哲学,各门学科也可以发展得很好,或者会更好。哲学并不关注各门学科中实例、概念或定理的具体内容,它所关注的,是这些具体科学的“基本常识”,或是其中被人们惯常使用因而视作理所当然的概念、准则、定律等。这包括:促使它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在哪些范围上有效?它们的威权是由什么来得到保证?它们是否已经是这门具体学科中所要求的足够的基本前提?它们对人有什么意义?等等。以及将这些疑问运用于哲学自身。   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因此:   物理学研究物体现象、结构和运作规律,寻求一种解释现象的客观最优方法;而形而上学要求对规律的有效性以及最优方法何以成立作出说明。   知识多被视为经验以及方法的整合;而知识论关注的是知识自身是否可以获得、是否可以划界以及是否具有意义。   数学利用逻辑形式来研究数量、结构以及模型;而逻辑学则关注那保证推理有效的威权是什么、逻辑推理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社会学试图以某种普适定律来概括并预测人类群体或其中个体的行动;而伦理学则更加关心这些行为的自由度与道德责任的相关性、其内在动机、意义所在以及如何使人们的行为朝向一个最优的趋势发展。   政治学关注权力的转移;而政治哲学对权力何以能够出现并成立更加关心。   艺术向人们展现美的魅力,却不曾说明这魅力的由来;而美学则追问美的本质和意义。
编辑本段哲学价值
  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哲学也可以说是理性对于信仰的研究,同时还有理性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总结。   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哲学还是对人的自我一种定位的工具。   哲学不等于面包,但是哲学相当于吃面包时涂的蜂蜜。哲学的任务是更好的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编辑本段哲学分支
  利他主义 ―― 反现实主义 ―― 佛教哲学 ―― 儒家思想 ―― 享乐主义 ―― 唯物主义 ―― 唯心主义 ―― 理想主义 ―― 非现实主义 ―― 逻辑正确主义 ―― 悲观主义 ―― 道家思想 ―― 自我主义 ―― 理性主义 ―― 现实主义 ―― 唯美主义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 非理性主义 ―― 斯多噶主义 ――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 ―……
哲学分支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支。   * 哲学史   o 东方哲学史   + 印度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伊斯兰哲学   + 日本哲学   o 西方哲学史   + 古希腊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俄国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o 辩证唯物主义   o 历史唯物主义   o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科学哲学   * 现代哲学  《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
o 生存哲学   o 分析哲学   o 人文哲学   o 解释学   o 符号学   o 实用主义哲学   * 伦理学   o 医学伦理学   o 教育伦理学   o 政治伦理学   o 家庭伦理学   o 生命伦理学   o 生态伦理学   * 美学   o 美学史   o 艺术美学   o 技术美学   * 形而上学   * 现象学   * 过程哲学   * 知识论   * 死亡哲学   * 人生哲学   * 法律哲学   * 心灵哲学   * 墨家哲学   * 当代英美哲学   * 比较哲学   * 当代法国哲学   * 哲学哲学
与哲学相关学科
  * 相对论   * 量子力学   * 混沌学   * 弦理论   * 思维科学   * 人工智能   * 心理学   * 信息论   * 语义学   * 科学社会学   * 逻辑学   * 科学学   * 控制论   * 机械论
其他与哲学相关的学科
  * 数学哲学   * 宗教哲学   * 政治哲学   * 法律哲学   * 物理哲学   * 天文哲学   * 化学哲学   * 语言分析哲学   * 佛教哲学   * 教父哲学   * 教育哲学   * 语言哲学   o 日常语言哲学   * 自然哲学   * 经济哲学   * 同一哲学   * 思辨哲学   * 生物学哲学   *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 历史哲学   * 易学   * 经学   * 玄学   * 灵源泛哲学体系   * 诸子哲学
哲学命题
  * 自由意志     《哲学基础》
* 决定论   * 因果律   * 随机性   * 白马非马   * 百姓日用即道   * 悖论   * 变化日新   * 辩者二十一事   * 仁为万物之源   * 体用一源   * 天不变道亦不变   * 天道自然   * 万物皆备于我   * 物极必反   * 心统性情   * 心无本体   * 新故相除   * 形质神用   * 性即理   * 性日生日成   * 一分为二   * 一物两体   * EPR悖论   * 坚白相盈   矛盾论
哲学著作
  周文王《周易》   老子 《道德经》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请看斯人》 《偶像的黄昏》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罗素《幸福之路》 卢梭《社会契约论》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辩证法》《小逻辑》 《逻辑》 《美学》 《哲学史讲演录》   柏拉图《理想国》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张荣寰《人的原理及其应用》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逻辑哲学论》   萨特 《存在与虚无》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还有最新出版的《苏菲的世界》,《玛雅》(乔斯坦?贾德)   伯特兰?罗素   《论几何学的基础》   《莱布尼茨的哲学》   《数学原则》   《数学原理》 (3卷,与怀特海合著)   《哲学问题》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   《数理哲学导论》   《心的分析》   《物的分析》   《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   《西方哲学史》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   《我的哲学发展》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   马赫:《感觉分析(反形而上学)》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梯利: 《西方哲学史》、《伦理学导论》
主要的哲学家
  1、西方   (1)希腊哲学家   泰利斯(水本原说创始人)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创始人)   阿那克西曼尼(气本原说创始人)   毕达哥拉斯 (数本原说创始人)   色诺芬尼 (土本原说创始人)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创始人)   巴门尼德   芝诺   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萨戈拉   留基波(原子论创始人)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   普罗泰戈拉   普罗提诺   (2)基督教哲学   查士丁   圣奥古斯丁   拉克坦修   柰迪克特   大格雷高里   托马斯?阿奎那   约翰?司各脱   罗色林   安瑟尔谟   罗吉尔?培根   (3)文艺复兴后   莫尔   弗朗西斯?培根   利维坦   笛卡尔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洛克   贝克莱   休谟   康德   卢梭   叔本华   黑格尔   霍布斯   费希特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尼采   柏格森   威廉 詹姆士  《哲学的历史》
杜威   海德格尔   萨特   维特根斯坦   理查德 蒂   哈贝马斯   2、东方   孔子,孟子,曾子,杨朱,老子,庄子,韩非子,商鞅,惠施,墨子,荀子 、程颢、程颐、陆九渊、朱熹、王守仁;武术家、演员、哲学家李小龙   主要派系:儒家(孔子,孟子,曾子),道家(杨朱,老子,庄子),法家(商鞅,韩非子),名家(惠施等人),墨家(墨子)   其余派系: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
编辑本段名人见解
  胡适   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1772―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哲学是对世界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爱因斯坦关于哲学的定义: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冯友兰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虑与惊讶。譬如屈原之《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整整一部长诗,一百五十八问,皆是对宇宙人生的奥秘、对远古神话的传说的惊讶与疑虑。哲人正是由此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思索与探求。并且,惊讶与疑虑将始终伴随着哲人的沉思。   毛泽东说: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为什么关于思想的问题是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关于任何事物的思想,首先它是一种思想,它都与关于思想的思想密切相关。关于思想的思想,是全部思想的关键。
编辑本段哲学家
古代中国哲学家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庄子(道家学派发扬者)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孟子(儒家学派发扬者)
西方哲学家
  泰利斯(水本原说创始人)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说创始人)   阿那克西曼尼(气本原说创始人) 毕达哥拉斯 (数本原说创始人)   色诺芬尼 (土本原说创始人)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创始人)   巴门尼德(逻辑学的开创者、形而上学的奠基人)   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萨戈拉   德谟克利特(原子唯物论的创始人之一)   普罗塔格拉   苏格拉底(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传统的奠基人、伦理哲学的奠基人)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卢克莱修(唯物论者、伊壁鸠鲁发扬者之一)   经院哲学家:   奥利根   德尔图良   奥古斯丁(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拉克坦修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提倡者,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   约翰 司各脱   威廉奥卡   罗色林   安瑟尔谟   文艺复兴及18世纪早期:   库萨的尼古拉   莫尔   康帕内拉   佛朗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霍布斯(唯物主义经验论)   舍夫茨伯利   托兰德   笛卡尔(理性主义二元论)   伽桑迪   玛勒布朗士   培尔   斯宾诺莎(理性主义者,泛神论代表人物)   莱布尼茨(理性主义者,博学家)   洛克(经验论者)   贝克莱(经验论者)   休谟(经验主义集大成者、无神论代表人)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梅叶   伏尔泰(唯物主义经验论,启蒙运动重要倡导者)   孟德斯鸠   卢梭(自然神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坚持者)   拉美特利   狄德罗(唯物主义无神论美学家)   爱尔维修   孔狄亚克   霍尔巴赫   维柯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   康德(根本上分析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传统、先验的本体论)   费希特(在先验论的基础上创建自我为核心的充满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哲学)   谢林   黑格尔(观念论者,德意志哲学集大成者)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   叔本华(唯意志论者,不可知论者)   鲍威尔   施特劳斯   施蒂纳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   圣西门   欧文   孔德   穆勒   斯宾塞   尼采(西方现代哲学开创者)   柏格森     马克思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克尔凯?尔   朗格   柯亨(新康德主义)   文德尔班(新康德主义创始人之一)   布拉德雷   马赫   詹姆士(美国实用主义代表)   杜威   罗素(语言分析哲学)   胡塞尔(现象学之父)   战后 法国和欧美哲学:   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   德里达(解构主义)   理查德・罗蒂(实用主义)   哈贝马斯(西方马克思主义)   斯温博尔(现代神学主要领头人,英国科学院,神学院院士)   福柯(结构主义心理学)   阿尔都塞(结构社会主义)   中国学术界知名哲学理论研究者   张荣寰(人格主义的集大成者,人学家)   冯友兰   牟宗三   王树人   叶秀山   傅佩荣   周国平   尧谷子(相对均衡主义)
编辑本段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和实践,它是研究人的解放的哲学理论,基本理论轨迹是人-人的异化-人的解放,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是实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现实动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标,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全部功能就是把其中的阶级革命学说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行阶级社会革命获得胜利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是人类智慧的真理也全在于他的跟随者掌握运用并成功用社会革命胜利验证了他理论的真理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现在已经在两个阶段获得成功发展。第一阶段是前苏联列宁斯大林在俄国资本主义社会用革命手段建立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和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阶段是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的东方古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和进行的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按照马克思理论在落后的封建制度或无产阶级不强大的国家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发展建设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用此使中国正走向富强繁荣。因此说中国革命及经济建设成功的事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社会主义经济充足发展后如何发展才能不重演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分裂的悲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解决的理论上的重大问题。这新的理论正在形成发展完善着。   按马克思阶级论,事实也证明这样两件事;1,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即社会意识不平衡;2,中国社会意识的道德思想意识落后。因此,现在马克思理论---中国的马克思理论应该在如何形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人生、社会、世界观的意识理论上有所建树,科学指导人们正确认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相处社会,从而让中华民族伟大前进。
编辑本段能需均衡主义
概述
  能需均衡主义,又名相对均衡主义。是中国学者尧谷子(原名张鹏)的最新哲学理论,他以人性为根本出发点,先分析出人性的十大层次,继而在研究西方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对均衡主义的观点。其主要观点是:1.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能需相对均衡的关系。2.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失衡型、离衡型(发散型)、趋衡型(集中型)、均衡型四种相对均衡类型。3.失衡意味着解构,均衡意味着结构,离衡型(发散型)、趋衡型(集中型)是最常见的相对均衡运动状态。因此我们要要分清事物的能[1]需以及能需的相对均衡类型,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
基本概念
  均衡:   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这里扩展到哲学领域,指事物中能需之间以及各自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   相对:   相对就是一个物质或一个整体和另一个物质或另一个整体相互比较,相对指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特殊的;   能:   对事物的运动有作用的力。   需:   事物运动的客观要求。
原理依据
  世界分有无,“无”者不必论之。静态观之,“有”是哲学之本,然动态观之,“有”一旦运动,便要产生一系列的关系。而“有“及其产生的的关系归根结底是能需的关系,能需关系不仅包括本质还包括过程,所以“能需”比“有”字更可以解释时空关系,当为万物之本。   从空间的结构上讲,人性的内容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未来、多面和多变十个基本层面。在时间的作用下,行为决定关系,形体造就特征,情感影响态度,精神成就气质,认知左右能力,目的决定计划,历史带来经验,未来设定理想,从而人性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行为关系、形体特征、情感态度、精神气质、认知能力、目的计划、历史经验、未来理想、多面多维和多变多态十大类,各类之间有过渡,因而产生新的性质,总共十八大类。每一人性对应至少一种哲学,对应如下:   有(存在主义) 人性 需 能
空间(结构、解构主义) 人性结构 人生追求 人生哲学
意识 开发 发展 个人主义
意识 目的计划 完美 唯美主义
意识 研究 真理 理性主义
意识 认知能力 知识 科学主义
意识 成就 成就 实用主义
意识 精神气质 权力 意志主义
意识 艺术 浪漫 浪漫主义
意识 情感态度 爱 人道主义
物质 物质 生理 物质主义
物质 身体特征 安全 存在主义
物质 实在 真实 批判主义
物质 行为关系 和平 和平主义
时间 历史经验 经验 经验主义
时间 未来理想 理想 理想主义
时间 先验 至善 先验主义
时间 超理想 至美 共产主义
无(虚无主义) 无 无 无

基本原理
  一、相对均衡分类   相对均衡分类用表格表示如下:   本质、主体 能 需 主 客
级别 强要 较强 较弱 弱
主客关系 必要重要 必要不重要 重要不必要 不重要也不必要
变化关系 失衡型 离衡型(发散型) 趋衡型(集中型) 均衡型
 能需相对均衡:能需之间或各自的相对的均衡的关系。   相对均衡的变化关系:失衡型,相对均衡型,均衡型。   失衡即是失去相对均衡,指能需之间或各自的关系处于已解构的分离状态。   均衡即是达到完全均衡,指能需之间或各自的关系处于已结构的统一状态。   相对均衡即是既未失衡也未均衡,指能需之间或各自的关系处于或解构或结构的转化状态。   具体分两种类型:   集中型:   能大于需求的关系。也叫趋衡型相对均衡。   发散型:   能小于需求的关系。也叫离衡型相对均衡。   集中型、发散型反映了能对于需求相对均衡的能的大小,也即相对平衡的数量的多少,而这个数量是由均衡体的能需的发展级别决定的。   世界发展的方向是由世界的能需之间或各自从不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运动的过程。   世界运动的方向包括由世界的能需之间或各自从不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运动的过程和由均衡状态向不均衡状态运动的过程。也叫世界的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   二、能需均衡原理   1.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能需相对均衡的关系。   2.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失衡型、离衡型(发散型)、趋衡型(集中型)、均衡型四种相对均衡类型。   3.失衡意味着解构,均衡意味着结构,离衡型(发散型)、趋衡型(集中型)是最常见的相对均衡运动状态。
原理模型
  气球-菱形模型   假设把气球比作均衡体,这个气球如何由小到大而不至于爆炸的过程就是均衡体由最小均衡增长到最大均衡的发展过程。   为了定量便于研究这个发展过程,我们把气球简化为球体,球体简化为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简化为菱形。◇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上面为能,下面为需,菱形是最基本的能需均衡原理的图形结构。譬如婴儿,嗷嗷待哺,母亲喂奶给他,婴儿不哭了。婴儿嗷嗷待哺是需本身有了相对均衡运动,其母亲有可以喂奶的能,母亲喂奶给他就实现了相对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运动的过程,这个菱形结构得以建立和发展。如果婴儿要奶,无人管之,婴儿自身的能也不能与自身的需实现均衡,以致婴儿性命不保,菱形被破坏解构了。其实,一切事物皆然,只有对自身和环境的能需关系以及各自内部所形成的关键“菱形”客观分析研究,才能在相对均衡运动中不断壮大自己。
应用实例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访问墨西哥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世界权力重心正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的言论指出,世界上正在出现的趋势是国际力量正逐步向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首次对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及风险控制作出要求:“要继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把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促进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可见金融信贷投放还是要保持进度节奏均衡、行业分布均衡、期限配置均衡。   在四川,成都市在会上交流了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绵竹是以统筹规划、经费、办学条件、师资、帮扶、考核评估为抓手,促进和保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则是以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阴阳哲学
  “阴阳”是中国文化的母题,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阴阳”是什么?“阴阳”不仅仅是一种分类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对立思想,“阴阳”还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本体意识,一种宇宙法则,一种调控手段。   “阴阳”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髓。   一、阴阳哲学的形成与结构   “阴阳”的思想观念,起源于远古洪荒时代。太阳、月亮的升起与降落,花草的荣枯,树叶的长落,白天黑夜的交替,等等,古人面对这种大自然的奇异现象,先是迷惑不解,然后慢慢地发现原来大自然的这么多奇异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大自然都有正反不同的变化,进而发现事物都有正反不同的两面,于是一个天才的概念产生了,这就是“阴阳”。   “阴阳”的观念至迟在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成熟。那时我们的先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并总结出来“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认识到向阳者丰收,向阴者减产,在“阴阳”之地向大自然要粮食、要丰收。   (一)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观念   殷周之际形成的《易经》是阴阳观念的第一次系统展现。《易经》虽然没有提到“阴阳”的概念,但却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达了阴阳观念。   《易经》是以卦象的方式表述其对阴阳的看法的。《易经》卦爻的符号系统是在长期的原始卜筮过程中,逐渐把数和象整齐化、有序化、抽象化的结果,具有稳定性,规范性。通过对立面的排列、组合,反映出人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就八卦来说,分别由奇(―)、偶(--)对立两面,构成四个对立面。就六十四卦来说,又分别由八种对立的卦象构成,构成三十二个对立面。就卦序来说,六十四卦又是“二二相偶”,成为对立的卦象互相配合的系列。这种思维是承认卦象存在着对立面,并由对立面所构成,其变化表现在其中的基本要素――两爻的配合上。体现了以对立面的相互关系说明事物变化的思想萌芽,对后世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易经》从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卦名到卦爻辞处处都体现了阴阳对立观念,在它看来,宇宙间一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性态都是成对的。它以阴阳、八卦、六十四卦的相对性,还有卦爻辞中的“吉、凶”、“往、覆”等成组的对立阴阳观念,来表明诸如明与暗、热与寒、实与虚、动与静、显与隐、前与后、上与下、散与聚、开与闭、浮与沉、外与内等等事物的对应性态。   阴阳是宇宙的最基本构成,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每一事物也可以分为阴阳。“阴阳”是从功能和属性上对万物所作的分类。“阳”代表光明、正向、运动、白色、刚强、外在、正数、俯下、实际、左边、德生、开放等一系列含义;“阴”代表阴暗、反向、安静、黑色、柔和、内在、负数、仰上、空虚、右边、刑杀、关闭等一系列含义。“阴阳”是从万事万物的普遍对峙――矛盾中概括出来的,是以广泛的对峙、矛盾现象和实际经验为认识源泉的。阴阳爻是上古初民对宇宙万物阴阳属性的最抽象概括,六十四卦尤其是乾坤、泰否、剥复、损益、未济既济等相互对立的卦象,为阴阳范畴的提出提供了重要资料,是对阴阳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当然“阴阳”分类是有前提的,这就是必须是有关联的事物或者是同一事物。有关联的事物如日和月,都是天体星球,日为阳,月为阴。而日和人、月与鸟就没有什么内在关联性,因而无法分阴和阳。此外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面,如人可分为男人(阳)、女人(阴);人有刚强、向上、光明的一面(阳),又有软弱、退却、阴暗的一面(阴);人分前胸(阴)与后背(阳)、上肢(阳)与下肢(阴)、体表(阳)与内脏(阴)、五脏(阴)与六腑(阳)等。   易学认为,宇宙万物万象具有的性态,无论多么繁复多样,总会有一方属阳,有一方属阴,永远逃不脱阴和阳的范畴。利用阴阳属性的关系可以描述和解说生命和宇宙中的任何变化。   (二)以《易传》为代表的阴阳哲学   《易传》一书,最后成书于战国末年,正是处于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基本完成时期。《易传》哲学的思想体系,完全与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相适应。当它展示阴阳变化规律时显得非常有生气:它以阴阳对立统一的“道”为核心,扩展开来则形成两个侧翼。一是在矛盾和斗争性上深化,提示了阴阳互相争胜负和“贞夫一”,告诫人们居安思危,应有忧患意识。最后在思想方法上提出坚持“两点论”,防止“过亢”和“知几”,以提高自我的决策和应变能力。二是在统一性上继续深化,提出了阴阳和谐的整体观念,强调执“中”而协同,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与稳定。归纳起来,《易传》哲学的核心可以具体地分为三个部分,即一阴一阳的“道”是规律;阴阳互相争胜负;阴阳的整体和谐。以下分别讨论之。   1、一阴一阳是“道”的规律   一阴一阳是“道”,普遍存在于天、地、人,即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物都秉受天地阴阳二气生成,万物都具有阴阳之共性,这种共性就构成了客观世界普遍性规律,就叫作“道”。   “道”的阴阳变化规律并不深奥,而是简明易懂,谁都可以掌握的,阴阳的对立统一相感相推变化之理,就像天地的昼夜四时一样,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说阴阳往来变化,因为是抽象理论,人们不一定能够理解,而日、月、寒、暑的变化人人都晓得。太阳落下去,月亮则升起来,日月往来相推动,才产生了光明。寒暑也是如此往来变化互相推动,积之而成岁。往是屈而退,来则是伸而进。对立的两个方面,此屈则彼伸,此进而彼退,一屈一伸,一往一来,既排斥又相感,既相逼近又不相离,永恒地运动而互相交替,其发展变化则永无止息。通晓了日月寒暑的屈伸往来之理,也就领会了阴阳对立统一变化的规律;明白万物虽然千姿百态,但阴阳运动却是它的共性;明白往来交通的“道”,是从共性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规律,是无形的。因此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反过来讲,凡是有形的东西就不能叫“道”,只能说是具体的器物,故又说“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关系,也就是客观规律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也没有不受规律支配的具体事物,二者互相依存而构成对立统一。”(图3-1,引自《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这样的一阴一阳的往来交通是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系辞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就自然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图3-1 阴阳对立统一图   2、阴阳互相争胜负   “吉凶不两立,日月不兼明”。天下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成功者退,方来者进,对立的两方面总是互相争胜负。不是此方战胜彼方,就是彼方战胜此方,二者总是交迭相胜,这种交迭相胜又是经过长久的积累而后胜,谁居于正位谁就是胜,这样一来,矛盾虽然有两个方面,但它常常是以一个方面示现于人,而另一方面则隐伏着,这就叫“贞夫一”。   “贞夫一”,即“贞于一”。是说只能是一个方面居于正位,另一个方面当然就是居于偏位了。由于阴阳“贞胜”和“贞夫一”,事物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吉与凶,祸与福,生与死,治与乱,新与旧,兴与衰,正与反,一切对立的两个方面,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移位。《易传》哲学的这一观点相当深刻,几乎是承认事物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比如“生”就意味着“死”的开始,成功就意味着走向失败,一切都处在绝对的变化之中,好景不常,所以人一定要有“易”的智慧,懂得居安思危,懂得两点论,“亢龙有悔,盈不可久”。这才是“易”的精髓的应用:   ①坚持两点论。即要看到事物显现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潜伏的一面。知危才能久安,知亡才能久存,知乱才能久治。“不忘危”、“不忘亡”、“不忘乱”,这又是从潜伏着的对立面去把握现在,以便长治久安。这就告诉人们观察认识事物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即要看到现在,还要看到未来,在绝对的变化当中立足于现在而去展现未来。这样才能把握主动权。   ②“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处理问题一定要适度,“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是《易经》奉献给我们的实用的人生哲学。乾卦上九的“亢龙”为什么走过了头?因为它只知进,不知进极就要转向退。只知存的一面就要转向亡。只知得的一面就要转向丧。一句话,它不懂得两点论,结果走过了头。唯有圣人才知道进退存亡得丧的相转化的规律,能随时变通而不失阴阳和之正理。这又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唯有坚持两点论才是正确的,而一点论必然过“亢”而走向“盈不可久”的穷极之地。   ③要“知几”所谓“知几”就是坚持两点论,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观察问题,以达到高瞻远瞩而超前预知。《乾?文言传》说:“知至至之,可与几也。”几,即几微,指事物所显示出来的微妙变化,犹如说苗头。事物发展的“苗头”一般说是不容易觉察和捕捉的,因为它是事物潜在那一面所现出来的微小变化,然而它却展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深明阴阳争胜负和“贞夫一”之奥义,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和两点论,才能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系辞传》在援引鼎卦爻辞“鼎折足,覆公簌(sù),其形渥,凶”而后说:“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其知几。几者,动之微,吉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中国神话哲学》
这里神字作动词用。这段文字是说,知道事物呈现出某种“苗头”的人,他就能够测知极其微妙的变化了。君子对上交往不阿谀奉承,对下交往不轻视怠慢,因为他知道事物极其微妙的变化,心中早有了一定的准则。所说的“苗头”就是从事物微妙变化中得到吉凶之先兆。君子看到这种先兆就立即采取行动,决不等到明天。这一事例指明,“知几”,就是要找出和把握住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从而在事变的过程中操有主动权。   3、阴阳的整体和谐   如果说《易经》哲学对阴阳矛盾斗争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较为彻底,那末正因为如此,这又使它的视角不能不转向另一个侧面,更注重对统一性的探索,强调阴阳的和谐与统一。阴阳和谐既是矛盾运动规律,又是生命之原理,还是事物稳定性的保证。这个问题,于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卦,就明确提出来。《乾?彖传》说: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乾道变化”,即天道变化。天道规律的变化,也就是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变化。由于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变化,才使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乃是阴阳对立面正而不偏“大和”的结果。反过来从万物的自身来说,也唯有保持阴阳正而不偏的这种合和,才会使其自身能继续存在而不夭折。所以程颐解释说:“‘保’谓常存,‘合’谓常合。”朱熹又说:“‘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保合’者,全于有生之后。”两人的解释都是很得当的。因此说,阴阳之“大和”是天地大化流行的根本,故“大和”也叫“太和”(“大”、“太”一声之转)。所谓“大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故曰“乃利贞”。   “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婴辨“和”、“同”之别说:“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他举出清与浊,大与小,长与短,疾(急)与徐(缓),哀与乐,刚与柔,迟与速,高与下,出与入,周(密)与疏(散)几个对立面。对立面不相同,但是不相同的对立面却能“和”在一起达到“以相济”,起着互补的作用。阴阳之“大和”就是这个大道理,矛盾双方均衡而互补,具有同一性,因此才能发挥生生之功能。矛盾双方的这种“大和”状态又叫作“中”,所以“大和”又作“中和”。清代著名易学家惠栋说:“天地位,育万物,中和之效也。”《三统历》曰:“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故《易》尚中和。”执“中”而协同,是《易经》理论思维的主要特征,而且,阴阳对立的统一和谐,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值得普遍应用的思想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逻辑
下一篇: 数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