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占22-23%啦!
而且这还是2008年的数字!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每年增加大致1%!
这太令人鼓舞啦!
于是盼着自己早点儿进入这总人口的将近1/4……
可是仔细一看传递这喜讯的陆学艺教授的后话,却又狐疑起来。因为自己已经被列入这“中产阶级”了,而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甚至还在渴望着!
陆学艺教授说,“中产阶级是一个职业概念。经济学家提出中等收入者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中产不是某一个阶层,是若干个阶层的总和。所谓中产,是指你拥有的收入、声望、文化这三者的综合情况,根据你占有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多少来划分是否属于中产。”
陆教授提出占有“三种资源”多少是划分中产的标准,但到底多少却没有明示。不过他举出了三种人,这又让我狐疑了:
——“首先是私营企业主在扩大,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是中产”。这应该没人有异议。
——“其次知识分子扩大了”,我就在这行列,可我距离中产似乎还有很大差距,这绝对不是谦虚。
——“白领扩大了”,白领都中产了么?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多置言。
我也知道,在世界范围内,划分中产阶级的标准也是很模糊的,界定因素随各国有所分别。但基本上多以收入及拥有资产作界定,其他因素才包括教育、专业地位、拥有住屋或文化等。也就是说“产”是决定性因素。
在香港,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的界定,收入并不能够成为被强调的起点。吕大乐说“这(收入)不是一个太有用的分类”。“就香港而言,月薪2万到5万港币完全可以排到中等收入群体了,但是,这并不是等同于你就成了中产阶级,还要看你住的房子的房价,你的消费方式,是否住在体面的楼盘,是否有定期的度假等等”。吕大乐界定中的香港中产阶级更重要的是按职业群体划分,同时强调“他们是成功透过教育渠道和凭着学历文凭而晋身。”按照这样标准,香港的中产阶级最多占到人口比例的20%到30%。
难道大陆已经赶超香港了?!
我也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我笨着理解,中产阶级未必腰缠万贯,但起码要今日无愁,来日无忧。我愁什么呢?愁房贷何日尽,愁孩子择校费何时休,房子不大、没有汽车……我可以接受。我忧什么呢?忧这点儿存款够不够孩子完成学业,要不要帮他购置房子、娶媳妇……,用不用留出一部分养老医病……
至于说占有“文化资源”就是中产,我倒想起来曾经对小偷高喊:“别跟着啦!我是教授!”的闻一多。因为在高校,教授的“文化资源”物化时,其待遇最多相当于正处级,甚至副处级。
至于说占有“权力资源”就是中产,我倒想起来仍在前赴后继的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