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读到林木先生的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学院派与自学派》。林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古代大画家们没进过学院,靠师徒相授而习画,现代美术史上的国画大师们,也没有几个进过大学,获过文凭和学位。林先生列举了我们熟知的齐白石、黄宾虹、刘海粟、陈师曾、张大千、潘天寿、蒋兆和、黄永玉等一大批非“科班” 出身的大画家,这确实足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在体制之内的“学院派”往往受到种种内外限制,不容易在创作上有大的成就。归根结底,能否在艺术创作上取得成绩,最重要的是兴趣、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而与一些外在因素(学历、头衔等)无关。
“学院派”与“自学派”两派并非泾渭分明,这样的提法也未必十分准确,但文章却促使我对一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那就是关于书画家的“自学”和“自我砥悟”。
提到“自学”,我首先想到了梁漱溟先生。梁先生中学毕业,却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哲学家、教育家,被尊为“国学大师”。先生一生带着问题意识践行自学理念,还专门著有《我的自学小史》一书。谈到自学的问题,先生指出:“向上心是自学的根本。而今日我有所成就,皆由自学得来”; “学问和艺术是一理:知识技能未到融于自家生命而打成一片地步,知非真知,能非真能。真不真,全看是不是自己求得的。一分自求,一分真得;十分自求,十分真得。”
书画的学习与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书画家而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是成就自我的不二法门。无论是书法还是国画的学习,启蒙老师和技巧练习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书画家能否成功最主要的还是靠其自身的悟性与探索,这也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而之所以强调“自学”对书画家的重要,其实也是由中国书画本身的特质所决定。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是写“心”,是与“道”相通。心是无限的,道是无形的。对书画家而言,自我书画境界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如琢如磨”或者说类似参禅悟道的过程,也是书内功与书外功相互渗透的过程,必须要“和自家生命打成一片”。在这个求索的过程中,书画家的很多体验与感受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像《庄子》里那个擅长做车轮的轮扁所言:“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所以潘天寿才会说:“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所以,对书画家而言,“自学”的心态和状态尤为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他必须做到心无挂碍,从内心深处不被任何外在的东西所左右,坚定不移地进行自我探索,他的任务是不断地锤炼笔墨、砥砺自我,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向上心” 也注定了书画家需要具有更顽强的意志力,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这是一个“为道日损”的过程。所以,我常说,书画家应该多读书,去博采众家之长,但书画家的读书方式和学者或者说某些“学院派”式的作风要有所不同,可以是“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他必须要懂得“悟”和“化”,必须具有更强的感悟力、穿透力以及融通力,而这些,正是自学者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
我们无法拘泥于“学院派”与“自学派”的提法,但我相信,每一个有成就的书画家都会承认自己是一个“自学者”。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书画环境下,“自学”意识是一种必须而又可贵的“自觉”,对于众多满怀艺术热情并且富有才华的书画家们而言,没有在“体制之内”恰恰是一种幸运,何不充满自信的做一个“自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