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梦想正义 //www.sinovision.net/?284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十多年前对四十多年前的回忆——双河街上的书店

已有 1563 次阅读2016-11-15 23:51 |个人分类:历史、良心|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双河镇街上的新华书店在我脑海里印记特别清晰的原因,一是因为我七八岁开始读小说,那时候对书有一种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楚的强烈的迷恋情结。再一个是“文革”时这家书店的时代特征和店内布局、摆设以及作用和功能实在是太别致了,可以说天下罕见无二。

到四川后,妈妈爸爸每月给我的零花钱略有增长外,由于停课不上学,我基本担负起了家里购买油、盐、酱、醋、茶、粮食、蔬菜、副食品……等等一半以上的操办责任,衣袋里总装着数目可观的钱,数目一般在三四五六七八块。只要我“调剂”得好,完全可以“省”出一些钱来随意买我喜欢的东西。买自己喜欢的书自然是我的渴望,这愿望那会儿很难实现。事实也如此,我无数次想买书的渴望和欲望屡屡在双河这家书店碰壁,这些让我没法记忆不深刻。

书店就在双河“正街”一侧,紧紧挨着生意旺盛的理发店。头几回走进书店,看见虽然不大却显得空空荡荡的书店货柜、货架上稀稀拉拉摆放着一些中英文版64开的《毛主席语录》之外再无它物。在“文革”前北方时,书店就是我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离开之地,哪怕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光看那些彩色图书的封面都能让我快乐许久。“文革”最初几年偶尔到在双河逛书店,我进去、离开的速度都快得有如闪电,许多次都是前脚进去后脚还没迈入店门就已经决定“向后转走”了。书店的状况太一目了然了,虽然一片红光闪烁,但书品种少得个还远没有孔乙己小盘子里的茴香豆多,根本没有多呆半秒钟的必要。

虽然有几年双河镇的新华书店出售的仅仅是“毛书”和其它一些品种也不多的中央文件之类的图书,几乎完全失去了经营书店的意义,我在这里还是得到了许多快乐的,我还是买到了一些当时让我喜欢不已的“宝贝”的。

“文革”时其它地方的书店不知道怎么个状态,但双河的新华书店是担负着出售“毛像章”的业务的。我在这里一共买过十几种“毛像章”,其中有一种圆形的,我发现可打开其后盖换掉里面的照片。只要我愿意,就可以经常换一张新鲜的“主席照”进去,让别人以为我有好多个这样的纪念章似的,满足一下虚荣。

还有一种纪念章的制作工艺当时让我觉得聪明智慧至极,这种纪念章借助光学反射原理,换换角度就能看到里面的三条革命口号,这奇特的功能对成年人老说可能没什么神奇之处,当时十二三岁的我自然比成年人无知许多,我一直以为那需要一种很高级的科学技术才制造得出来。

我在书店买到的最神奇的“毛像章”是夜光的,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这直径五六厘米的红底浅黄头像的像章是用什么夜光材料制造的,总之这像章确实能在黑暗里熠熠发光,这让我很是兴奋不已。我不记得当时一共买了几个,兴冲冲回家后送些给亲朋好友后,我只剩一个了。剩下的这个“夜光纪念章”现在还在我手里,前几年某年我突然想起来“夜光”的事,赶紧拿出来试看了一下,夜光材料肯定不错,“伟人”头像依然熠熠生辉有如当初。

“文革”怪事多,双河自然也躲不开。从1966年夏天“文革”开始到1970年,大陆几乎百分之百把所有的文学、艺术、文化、教育、技术……等等书籍都打成了毒草不准露面,但对关系特殊的一些国家的图书反而大开绿灯。

68年的一天,我到双河玩,非常意外地在书店看见柜台里摆放着一本书名《金童》的书,我赶紧掏钱买下,拿着书一溜小跑回家,半天就读完了那本四五万字的书,快乐非常。这本书是越南作家写的,隶属“越南儿童文学”,内容写越南一个名叫金童的孩子机智勇敢和敌人作斗争的过程。

后来我在双河新华书店还买到几本“文革”前的出版物,这些书零零星星来自“文革”前的两种丛书系列,这两种丛书一个是《工农通俗文库》,另一个是《农村小学教师丛书》,都是乡土气很浓,看着很亲切的农村读物。这些书也是被禁几年后被“解放”允许出售的,每本书都夹有一张新印刷的纸条,纸条上面“毛语录”之外文字如下:

“本书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出版的,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但尚有一定的宣传教育或者参考作用,希望读者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有分析有批判地阅读。……——19712月”

“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双方都气急败坏口诛笔伐攻击对方“背信弃义”“侵略者”“大国沙文主义”。这事没有沦入混乱的苏联做得有成效得多,他们拍了许多电影,出版了很多诗集、小说、报告文学等等。大陆那会儿正是乱世,整个文化界、出版界都是停止运行的,既没拍一部故事片电影,也没有出一本小说或者诗集,所有批判、回击苏联的渠道只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两报一刊”这几块“阵地”。中苏搏击,中国处于明显劣势,于是有关部门想到了借势他人,出版了一些他国咒骂、搬弄苏联是非的书籍。

那天我是确确实实的吃惊,我竟然在双河的新华书店买到了一本香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曾经有点影响力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家吗?》。

《苏联是社会主义家吗》这本书是几个不知是真“追求真理”还是另有所图的日本年轻人聚拢在一起喝着茶、扯着蛋,嚼着舌头、藏着用心、东一榔头一棒子海阔天空聊过凑成的一本书,全书主题就是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计民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场景找到各种各样的靶子肆意埋汰,一心抹黑确实犯错也不少的苏联以及围绕在苏联身边的华沙集团其它国家。书中还有好几则笑话,其中几个是专门用来讥讽早就下台的赫鲁晓夫的。比如其中有个笑话说赫鲁晓夫参观苏联某家养猪场时被记者拍照后,记者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图片解说词,最后那张照片的解说词就成了“赫鲁晓夫同志和猪在一起”。

读完此解说书后的感觉一句话就能概括: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永川——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重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