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梦想正义 //www.sinovision.net/?284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十多年前对四十多年前的回忆——小镇双河

热度 1已有 1261 次阅读2016-11-7 13:13 |个人分类:历史、良心|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三十多年前对四十多年前的回忆——小镇双河

 

——按:这篇回忆文字的初始是我在车间本职工作“镗工”没活干,被车间领导临时安排在行车上干了一个月“吊车工”那段日子写下的,也是我在高高的行车上写下几万文字的一部分。这些文字很潦草、很不全面,但确实是我一往情深的回忆文字。其实我早已经忘光了这些文字,再度看见它们后觉得亲切,也还有点意思,于是草草改改弄弄,发出来了。)

 

那是南方一个普通的小镇,坐落在当时隶属四川省的荣昌县最南端的土地上,是当地区政府所在地。一条从东面一条从南边奔来的由众多小溪聚成的河流在镇中心相遇后,两两汇集成一条大一些的河流后携手一路西去,它们来时的足迹就成就了小镇的名字——双河。

19672月,已经在双河镇西面两公里处“重中之重”的“国防三线”单位383厂工作了两年的父亲,匆匆忙忙赶回北方的太原将我们全家接到新厂后,我与双河镇的关系就迅速热烙起来。

像所有南方的城镇和集市一样,双河为数不多的几条街沿街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店铺,也可以说满街满巷家家户户都是店铺,但生意大都比较冷清,周边农村的农民因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恶搞,基本已经沦入赤贫状态,购买力极其的低。

在小镇西端,有一个新建的稍大一些的百货商店,虽然在“文革”那个非常年代,柜台上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商品出售,囊中空空的人们依然喜欢在那里转转、看看。似乎从那些很少人问津一点货物,从那些煤油灯罩、针头线脑、普通花布上和一点都不鲜艳的毛巾、布鞋上也能找到一点可怜的精神享受。

如果说正常年头的百货商店是小康人家的一个丰满、美丽、充满活力姑娘的话,此时的这家商店的状态就是一个面黄肌瘦多病瘦弱的贫家女孩。

整个镇子在平常冷清的像一个偏远地带的山村,连拉车走过的黄牛和偶尔出现的猪狗也都是闷闷不乐的,只有在赶场的日子里这里才会猛烈地热闹起来,不光街道熙熙攘攘水泄不通,连河边和远处双河煤矿的专用铁路两侧也热闹非常。

镇子上常年热闹人气十足的中心还要算镇子中心地带的那家老茶馆,茶馆里面喝茶人总是挤得满满的,这也是那个贫困时代有些奇怪的现象。记得“文革”的第二年,因为厌恶四川茶馆的“伟大领袖”早几年一句话的影响继续发酵,四川有别有用心的人再度发疯,这个茶馆也曾经和四川无数个茶馆一样被勒令停业过,但没停几天茶馆又很快开张了,这个一停一开过程到底在制定政策的那些掌刀人那里出过什么戏剧故事不清楚。

早听说茶馆里什么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人物都有,受身为政工干部父亲的影响,先入为主,我那时对茶馆没什么好印象。

一走进茶馆的大门,立刻就能感觉到一股浓烈的杂夹着汗臭和水烟、纸烟、叶子烟综合而成的烟草味扑面而来。透过弥漫在整个茶馆在茶馆三面透风的半空缭绕的腾腾烟雾,能看见各种各样不曾细看过的面孔,听到各种各样让人闻之难堪的脏话,川味十足。

常坐茶馆的人在那时候给人印象都很坏,好像这些人都是品行不端的另类。实际上这里的人物也确实五花八门比较复杂,也确实有不少“坏蛋”混迹在此,他们有的是人们所说的“投机倒把”者,有的是靠从事不正当行当混饭吃的地痞流氓,有的是天天偷偷摸摸热衷于赌博的赌棍。这些人我没有深刻接触过,究竟是些什么人,当时心里完全云里雾里弄不清楚。

受小镇上朋友邀请,我在茶馆喝过几回茶,感觉周边那些似乎无所事事的人并不都像坏人,很多人只是聊着一般的家常喝五分钱一杯的青茶而已。有些人也干干净净,眼睛明亮,有的还很有几分四川特色的书生气。大部分人也并不像我印象中以为的那么难看,以前我从来没有正眼仔细看过茶馆里面这些喝茶的人,对他们的形象判定似乎来自早些时间读过的一些偏激革命小说对旧时代流氓地痞的刻划。

“文革”是给茶馆周身上下狠狠地泼过污水的,再被“文革”式极左狠狠一搅和,声名曾经狼藉,一些有正当工作和职业的人要想坐进茶馆喝杯茶享受一下也是需要有点勇气的。

茶馆临街一侧似乎也是闹运动折腾人的“黄金地带”,我曾经看见据说是双河公社党委书记的人被造反派命令坐在街边写检查——羞辱人而已。我悄悄凑上去,看见他笔下的字迹很俊秀。这个男人也是个相貌端正的人,我当时感觉很奇怪,觉得他和电影里面的好人角色特别酷似。过程中,有两个年轻的造反派过来训斥了他几声,他虽然驯服地连连点头答应,但我清楚看见他眼神里流露出有冷漠和轻蔑的内容。

一些我已经比较熟悉,路上见面彼此会相视一笑的几个人曾经在离茶馆不远的地方大声争论,我远远站着看了会儿热闹,也没弄清楚他们各是哪一派的。

沿着小镇最长的大街一路南去到头,便是双河区政府和区派出所和区医院所在地,这里算得上是这个小镇的文化、权力、治安、科研……等等专职机构集合处或者中心吧。

区政府大院子和区派出所的小院以及两处所有建筑,至少都是民国时期完成的,说不定是更早一些晚清时代的建筑物,都是一色白墙黑瓦明清徽式建筑风格。回想当年这两处建筑都气宇轩昂很气派、很漂亮,只可惜那时自己年少无知,完全不具备品味、端详、鉴赏、享受它们古香古色美丽韵味的能力。

那个区人民医院小的可怜,十几间平方小屋子因常停电,记忆中那里总是黑乎乎的幽暗,在不大的面积拥挤着外科、中医科、妇产科、注射室、药房和诊室等专职科室。

在区委和医院的之间的拐角处,栖息着双河区所辖的双河人民公社的首脑机关,那里先有一个有个戏台子的露天剧场,后有一个破破烂烂摆满条石长凳的礼堂,镇上的大会和文艺演出——当然还有批斗会很多都在这里进行。我们区宣传队的主要排练场也在这里。

往西去的百货商店前后周边,散布着农资商店、铁器社、木器社、土产品商店,我在那里第一次近距离遭受了化肥“氨水”的突然袭击。当时和小伙伴正快活地走着走着,突然呼吸到非常刺鼻的气息,眼睛也被刺得睁不开,于是恐慌之中拔腿就跑,憋着气跑出老远后我吸口气,发现依然被那味道蹂躏,于是再继续跑。跑出一段路回头发现,那难忍的刺鼻刺眼味道好像专门欺负我们这些外地孩子,那些老少一点都不惊慌照样从容在放置着两个装满氨水的粪桶那里,似乎那“化学武器”一点不呛他们,专门欺负我们这些刚刚从北方来的“三线”工厂的孩子。

沿着长街往北去,最北端处是双河区级粮站所在地,从粮站的占地面积、多个高大、白色粮仓和粮油加工机器拥有量来说,这里可以说是双河最大的工业区了。我每次走进堆积着大量稻谷、稻米和其它粮食作物的粮仓心情都会有一种神圣又神秘的感觉,那时候除了吃供应粮的城镇人口月月有基本口粮保证,农民基本上是都吃不饱的,站在粮仓里,我老想如果像当年打土豪似的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能让多少人不再饿肚子?

离粮站不远的街边一人家是小镇唯一的一个小人书书摊,这也是我此生流连忘返最多的一家小书摊。这里常年出租早被列为禁书的各种各样大都是五十年代出版的连环画,吸引着我以及和同我一样的孩子们。

我第一次发现小人书摊那间不大的屋子的墙壁是用竹子编成的——破裂的墙壁暴露了墙壁的内中质地。北方没有这样的建筑工艺,在编织好的嵌在柱子之间墙壁核心竹墙两面抹上一层粘土,再把墙用石灰刷成白色——后来我知道这样的墙叫夹壁墙。这样的房屋叫“穿斗式夹壁房”。

后来我经常感叹:双河镇那家小书摊给了我多少幻想、乐趣和满足啊!在那个什么都缺乏的贫困年代,这个不算太大,藏书也不是太丰富的小书摊给我的一切都让我觉得自己是那么丰足,让我一辈子不仅难忘,还觉得自己在这里的度过的每一刻时光都很丰满幸福。正因为有了这里几百本小人书提供的营养物滋养,后来我觉得我比许多同龄孩子都要幸运一些,幸福一些。

双河虽然是一个一点都不伟岸、华丽,反而还陈旧、破烂的小镇、乡场,我对它一往情深的爱却是实实在在的,就像怀念着故土初恋情人一样怀念着它。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永川——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八日重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