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不知是常常笑容满面的我面藏几分杀机偶尔露几许峥嵘,还是如我穿着、气质、表情、形象、做派接近的另一些人常常粗鲁地对待或者恶骂那些在街头散发小广告的女孩子,每每我走近、走过那些一脸惶恐又兼有犹豫的她们时,她们很少敢径自走过来把大部分人都拒绝的广告宣传品塞给我。
其实我是一向是不太拒绝无论谁递过来广告用品的,我的底线告诉我:有些广告真没用,有些广告很可恶,没有用、可恶也无所谓,大不了顺手扔进垃圾桶吧?何苦为难那些挣扎中“挣天天儿”的女孩子?让他们早早完成任务拿到报酬早早回家歇息不也是件让人快慰的事?
我对小广告的发放者有恻隐之心的原因,是因为我知道这些女孩子有些是很优秀也学有专长的在校大学生或者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仅仅因为一时没找到合适或者喜欢的工作,为生存才“流落”街头的。
有些吹牛过分的广告确实很讨厌,但有些比较诚实,平面设计也有创意、好看的广告宣传品还是挺可爱的,有些甚至让我还有些“爱不释手”,有时候还追着人家小女孩:
“小妹儿,能不能再给我一张?”
一般结果都是我不仅再得到好几张,还会得到女孩子们异样、美丽的微笑,再搭上几句对话。那笑容是轻松、真实毫不虚饰的——因轻松和坦然笑容自然就会美丽。
有心人就能发现,那些不被人当回事的小广告往往提供的是很贴切当地社会、很时尚的商业甚至经济信息。
有些人不太情愿接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广告宣传品后会怒气冲冲,故意对小女孩示威似的,走几步便将其扔进了路边垃圾桶。在有些交通要道处这种现象很密集,于是有了专门守候着那儿的垃圾桶“回收”那玩意儿的。这些守株待兔的“拾荒人”中老年女人为多,他们只要有半天的耐心,那些原来在漂亮女孩子们手上厚厚的漂亮画册纸“旅行”一小圈儿后,就几乎全部成了他们的战利品。
那天在某公交车站等车,眼看着远处一对母子抬着一捆不知什么东西过来了,听那十一二岁男孩子兴致勃勃和母亲诉说着、商量着想买自己心爱物的渴望,好像那捆将送到废品收购站的东西随之会变身为那孩子完成梦想的一小笔投资。
我低头一看,母子抬着的正是街头那些女孩子散发的传单广告。
那一刻不知道怎么我突然想起五十年前的儿时——也就是1966年夏天对书店的一本连环画的梦寐渴望来。
当年那本连环画吸引我的原因是它讲述的事件正合我意,是一个男孩子和牵引许多车皮的蒸汽机车车头交集的故事,书中那孩子曾经私下拉响了火车汽笛,这情节很是让我迷恋如痴——我一辈子都在等待能拉响一回火车汽笛的机会。那会儿我正钟情着在田野上冒着黑烟和白汽飞驰的蒸汽火车,于是渴望非常迫切。就在我即将攒够那本连环画的身价二毛六分钱时,“文革”“扫四旧”大风暴毫无商量地光临了,于是那本连环画在那个夏天,和书店几乎所有图书都成了“封、资、修反动毒草”,被烧毁或者封存了。
我和我喜欢的那本连环画一分别便是永远,五十年过去我再没有和那本连环画相遇照过面。知识告诉我,那本连环画是本不太高明的作品,但心里总克服不了对它的想念。
那絮絮叨叨的孩子和他母亲太抬着那捆广告宣传品一路说着话渐渐远去走向废品收购站时,我拿出手机定格了母子的身影。
我很希望那孩子尽快得到他喜爱的东西,而孩子的每一份喜爱是都藏着让快乐绽放的梦想的。
祝福那孩子!
几年前,重庆一位著名的音乐人苦笑着告诉我,他抽空到他当年插队的农村看了一下,二百来口人的生产队仅看见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以前鸡飞狗叫的村子寂静有如荒野,“大部分人”都“穷得遭不住”“出去打工求生去了。”
前几年我也几次前往我插队的生产队看望有恩于我的乡亲,乡亲们吃饭、穿衣问题早解决了,电也接通二三十年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电视机,还有许多人家烧液化气,家里有微波炉。
我特别查看了每个人家都有的石砌的漂亮粮仓,满仓满仓装着往年的余粮,一色的稻谷。这在四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那会儿别说余粮,连仓的概念都压根没有,意识中只有公家才配有粮仓,事实上也是这样,我们公社也只有老街旁边的粮站才有若干粮仓。吃穿都没问题了,让乡亲们惶恐、不安、害怕、纠结的是儿孙们娶媳妇和家人生疮害病,这样的事随便哪件“落到脑壳上”,瞬间就会让“满仓的粮食化为乌有”,救命的钱搭上修仓的条石也远远地远远地不够。
现在有些人确实富了,有些人很富,成箱的饮品、半旧的华衣、仅仅出了可以忽略不计小毛病的电脑椅、没开封的外国昂贵坚果……等等等等并没失去使用价值的东西常常出现在垃圾箱里。但有些人确实还很穷,有些人特别穷,需要捡拾垃圾箱里的废物和零散的传单广告来变换成货币去完成自己的每日生计。
在各地许多大大小小“不维稳”“群体事件”后面几乎都可以看到和经济、财富以及富有穷困有关系的潜流在涌动,经济规律那厮一脸坏笑的影子就藏在暗处。
一般老百姓就事论事,忧心忡忡担心的是权利之下不讲理政策巧立名目让权力的同僚们获大利自己吃大亏。格调高一些的“争民主”“争**”斗士们对“公正、公平”“法治”“法制”的拼死呼号后面,深刻又现实的要求,是在法律的旗帜之下有效控制权力对社会财富的私自滥用和任意占有,这至少是诉求中的一个要害问题。
……
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