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梦想正义 //www.sinovision.net/?284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完善的养老制度是未来社会稳定基石——好在有人已经在为此努力 ... ... ...

已有 1765 次阅读2016-3-28 11:51 |个人分类:历史、良心|系统分类:杂谈| 社会稳定 分享到微信

 

 

 

    大概是三年前,一位和我同城的重庆朋友读了我博客的一些文字和照片,急急想和我见面说有话想和我当面说一说,于是我和他成为了淡如水的朋友。

我一向不会扭扭捏捏掩饰自己的观点,即使浑噩中犯错也要错个淋漓尽致的痛快——好在我还知道出言谨慎,虽然常常犯错,暂时还没发现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当然也许是我下意识对自己网开一面?

我对犯错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对具有诚实品质者的认知和判定,绝不是永远不犯错的人,而是那些犯过错,甚至犯过不少错,但知道犯错一定会承认犯错,从而会默默改错的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知错改错的人很可贵,自称“永不犯错”“永远正确”的人一定很虚伪、很可怕。

和新结识的朋友谈话时,我们许多观点都一致,惺惺相惜,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忧心忡忡操各种各样的心,虽然纸上谈兵,却也激情飞扬。我俩谈话的唯一观点不同之处,在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评价上。朋友就老年社会兵临城下的紧迫,严辞声讨执行多年的的“计划生育政策”,说生儿育女之事就是应该由老百姓自己掌握的私事,这政策应该完全废除,“任由老百姓敞开生”。

我一向对一些地方执行的过于严厉甚至残酷无情的“计划生育政策”持痛斥态度,但我绝不赞成“任由老百姓敞开生”的说法。中国的人口压力并非执政官方或者某些个团体和个体人士无中生有的杜撰,这现象确确实实踏踏实实是拖累中国的一大压力,无数事实鲜鲜活活为此证明,这是谁都无法闭目不见,更是无法否定的。

我认可的“计划生育”绝非是“只生一个好”,而是生育要根据国家、社会、个人的财力物力计划着来。最早马寅初先生提出“节制生育”的时候,丝毫没有“只生一个”的意思,“只生一个”是后来特定历史条件之下对“计划生育”一说的偷梁换柱。

我对新朋友说,仔细看中外历史,“计划生育”几乎一直就是人类的同行伴侣,只是古人根本没有考虑过用“计划生育”这个词组来界定如此而为的行为,不像现在的我们这么矫情,经常“光说不练”,他们是直接“练”,“练”了也不说,一切都似乎天经地义。简单说来,古人发明节育用具和曾经普遍发生的“饿死老者”“溺死婴儿”的现象,不都是出于人口和饭碗基础上的“计划生育”考虑吗?

新朋友和许多人一样,对“计划生育”的愤恨主要根源在“只有一个孩子,将来老了没有儿女照顾”的悲情考虑上。

儿女多固然有儿孙满堂的效应,照常理想,一个人儿女众多的老者老到难以自理时,总比只有一个儿女或者一个儿女都没有的老人得到的关爱多得多,于是幸运得多。但生活永远不像加减乘除那么直白简单,儿女众多的老人未必就一定比儿女少的老人得到的来自儿女的关爱多,或许有时候因为等等等等问题反而烦恼更多多呢,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

新朋友基本认可了我的说法,但眼睛依然充满忧伤望着我说:

“我只有一个女儿,将来她出嫁了哪儿还顾得上我们老两口?养老……听天由命吧!”

情况就是如此,不要说六十多岁正在走向“七十古来稀”的准老人,其实那些五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人群里也有不少人为自己将来某一天老了,步履艰难行动不便无人照顾的岁月忧心忡忡呢。彻底的混吃混喝混日月的无忧无虑者毕竟是少数,躲不开的切身利益逼迫,导致绝大部分人都会早早考虑自己将来老了那一天日子的。

那天我对新朋友所说大致如下:“靠多生儿女养老,对我们这样的国度来说肯定是不现实的。以往的政策已经造成养老大难题,只有面对,解决问题别无他途。将来的养老——特别大量孤寡老人的养老必须依靠健全、稳妥、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来保证。养老院将来一定会成为老人安度晚年的最重要场所,规模之大可能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这个工作想不做好都难,因为人人都会老去,今天老人的大事小情就是自己明天的大事小情,谁都不会例外,谁敢马虎大意?”

“你太乐观了。”新朋友如此说,我从他前面所说的一席话知道他对这个造假成风、到处尔虞吾诈的社会缺少信任。

其实我对未来迅速建成完善、高质量的养老制度也不太乐观,但我知道这里是有一条道可走的路,也许这是我们唯一可选择、稳妥可行的道路,历史和未来都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去让我们像以往那样空谈、去左顾右盼摸石头,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个和每一个国民命运和民族、国家命运都密切相关的工作做好,没有任何其它选择,回避问题和走旁门左道都是死路一条。

两年前的春节前,受某电视台邀请,为某电视台所在区域的“十大感动社会人物”和“十大经济贡献人物”的二十个电视短片写解说词,因此接触了几个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脚踏实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的人物,这一小群先进人物中特别让我感动有两个:一个是某硕大社区人人赞美的社区医生,一个是放弃了赚钱大生意改行投身于养老事业的原实体企业家。特别是后者让我很是留意,虽然我聆听了许多对其的溢美之词,但我依然怀疑他是否真的拥有一颗不为金钱所动,诚心诚意热爱“养老事业”的心?

其实所谓“搞好养老事业”,就目前国情而言,说穿了就是多办、办好各种身份、各个层次的养老院,养老院将必定是许多人老了以后的安身、养老的场所,这毋庸置疑,重要的是要让那些相对贫困的老人——特别是让那些“老无所依”的老人也能得到较好的养老机会安度晚年。工作的难点在这里,但并非没有解决的希望。

两年过去,我不仅无意中多次听到对那个转行的民营企业家把控的养老院的好评和赞美声,在我力所能及所关注、留意的范围内,我知道还有其他人也在认认真真操持着官办或者民办的养老院,认真从事着让老人“老有养老”这项工作,而且他们都已经把此行当当做自己后半生的大事业为之努力、奋斗着。

就养老这一迫在眉睫压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身上的沉重负担来说,目前各个层次的养老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花大工夫下大力气去解决,但毕竟有许多人已经在脚踏实地完善、推进着这个事业,这是极其可喜的。

中国“老年化社会”的迅速到来,影响到的绝非仅仅是老年人这个群体,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超大社会问题,既事关老人——特别是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问题,更影响到各个年龄段的后来者们对国家、社会、未来的信心,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人,思想一定是懈怠的,而对未来胸有成竹满怀信心的人,才能有效地从事劳动生产和发明创造,由这样的一大群人组成的力量才有能力推动历史发展和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