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7|||
之所以转载这篇文章, 是因为它是关于我曾祖父, 江南三大儒之一胡石予的点滴日记,记录了昆山蓬朗镇的有关人员对我曾祖父在昆山蓬莱镇东街的故居从败落到修复的记载,读来甚为感人。文章作者的真名实姓,我目前尚不知道,估计该作者的笔名是常与我联络的原来故居工作人员pl_zjf, 因为我是在他在百度贴吧的站点看到的。最近他与我联络,通知我胡石予故居已经修复,让我感慨万分,特此先转载这篇文章记录一下故居修复的背景。 有关pl_zjf与我的联络,我在我去年的博文《一篇文章引发的故事-- 胡石予故居》中有所记载。
人生足迹之寻找石予(第一站)
宅院门前有一块石碑,正面刻着“胡石予故居”的字样,背面注着介绍,约五、六十个字,是说这是原清代建筑,本是五进的宅院,现在只剩一进了,以及后人对胡石予的评价。抬头可看到小楼外墙上的爬山虎,由于季节的关系,仅有黄藤、黄叶、黄须,还有就是破损的可以透风的门窗。从底楼窗户望进去,有一间房的墙角透光了,倒塌的小青砖散落一地。据说,这楼是胡石予及其子孙盖的,二十年前,市里就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网上还能查到近几年市里拨专款进行维修的新闻,只是不知道那些维修经费去了哪里,事实上这几年,全靠着老干部筹措资金修修补补,才没让整幢小楼倒下。
故居的楼梯是木结构的,当年走的多,已将台阶边缘磨成了月牙形,楼上有一张相对较老的书桌,也不知是谁曾伏案于此,如今台面上累积着厚厚的历史尘土。遗憾的是,胡石予生前著述丰硕,而如今在他的故里蓬朗却难觅其遗著,只有在门口的路和桥上还能发现他的名号。
《故居话凄凉》
五进宅院一进存,
三朝风雨历飘摇。
听天由命二十载,
石碑哽语字寥寥。
枯藤绕墙防塌落,
朽梯抿口怕登高。
零落窗门随风游,
斑驳桌案任尘嚣。
幸有老者知就里,
长护故居独操劳。
感慨遗著无处觅,
惟留名号示路桥。
《故居忆故人》
江南宿儒号石予,
蓬阆胡宅为伊留。
南社文坛传佳话,
声名鹊起故里悠。
俭朴治家唯书重,
一身布衣弃绸裘。
护龙街头淘天下,
四史要略论自由。
草桥学舍循善导,
桃李芬芳共回眸。
因忧家慈倚门闾,
笔下乾坤不远游。
兵乱难避疾又袭,
殒身铜陵志未休。
诗文书画通擅长,
墨里梅花染乡愁。
蓬溪诗存今何存,
秋风诗集记春秋。
半兰旧庐念故人,
百年沧桑聚此楼。
人生足迹之寻找石予(第三站)
正当疑无路的时候,却又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想在网上搜索蓬朗早期地下党员胡昌治的图片或文字介绍,却无意中在美国中文网发现了关于描写胡石予的文章,竟是他的曾孙近期所写。刹那间,让人觉得柳暗花明、眼前一亮,因为在那篇文章下面还附了石予先生的半身正面照,还有就是传说中的《梅花百绝》、《秋风诗卷》手写稿的照片。一直以为,那些东西已没有存世了,现却还能在网络上看到它的真容,于蓬朗而言也真算一大幸事。
很可惜,只有几张图片,真正的内容暂时还无法得知,只盼望着石予先生远在美国的子孙有一天能将翻印好的石予书卷赠于蓬朗,让蓬朗骄傲、令后辈自豪!
《阆苑盼故人》
彼岸现梅花,
孤本藏百绝。
常闻秋风音,
抱憾诗卷缺。
石予生平著,
何日故里歇。
一世勤朴志,
当为后生学。
人生足迹之寻找石予(第六站)
在等待……,在寻索……,甚至已到了迷茫的时刻,终于听到了好消息——市里要拍《胡石予》专题片。于是,陪着电视台的记者再一次走进了胡石予故居(容膝轩)。看着透光的房顶、满地的积尘,听着楼梯、地板被踩踏时的吱吱声、风破窗而入的呼呼声,那种凄凉的酸楚感觉就又一次涌了上来。
在院里,已看不出这是个被保护的建筑。破损不堪的房子、杂草丛生的院落及周边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是江南三大儒之一胡蕴的故居。
听说,今年石予故居要修复了,希望是真的,也希望收藏着胡石予手稿画作的爱好者能在纪念胡石予先生的活动中主动联系,尽一份力。
《凄凄老宅》
碎砖破瓦染风霜,
断壁残垣印沧桑。
野草杂树荒院里,
废菜烂叶颓墙旁。
大儒一别逾七十,
芒硝蛛网结酸伤。
朽木凝尘无人问,
旧轩如故飘书香。
江南宿儒胡石予故居图片
放飞情感: 当地政府干嘛去了把房子弄那样气人 桃花我说你那么有文采原创名文人之后啊,姐姐替你骄傲,应该感谢那个守护人,在以金钱之上的时候有这样的人,那就是热爱了。 ...
新兰: 斑驳故居在,依稀墨宝香!敬仰胡石予先生!胡石予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诗人、国学家和书画家,曾被国学大师吴江金松岑推崇为“江南三大儒”之一。 ...
rubin: 某一种教育让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只有60多年的历史,所以60多年以前的事情就被有意无意地遗忘和忽略了。
这种教育,造就了许多蒙昧的大众,让许多原本很有价值的事 ...
纽约桃花: 有缘啊,我祖上老家在蓬朗镇东街,胡石予故居, 幸好还有这个被当地政府修复的故居,否则就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