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褦襶子 //www.sinovision.net/?275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农村向何处去?

热度 2已有 2323 次阅读2018-3-19 08:3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杂谈| 农业危机 分享到微信

  最近关于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信息不断披露于网端。结合鄙人对于中国农村现状的见证与间接对“农村现状”的了解,基本可以确认中国农村现状的确非常严峻。网端披露的农村现状基本属实,虽然存在地域差异,但大多现象比较普遍。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实际也就是中国的发展的取向问题。虽然中国现在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可是中国大陆的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决定,农村问题仍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农村现在所面临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

  1、劳动力结构丧失可持续性。

  年轻一代农民,大多选择离开农村,拒绝继承农业生产技能。观念里鄙视农业生产技能,觉得从事农业生产没有面子。中年农民,被迫选择离开农村作农民工,或在城市里从事对生产技能要求较低的服务业。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弱妇孺比例急剧走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断代现象,大量农民正在融入城市贫民阶层。土地撂荒现象日渐普遍,耕种的土地也大多得不到精耕细作。

  2、改革开放四十年,农业仍然基本被排斥在市场经济之外。

  国家政策性限制农产品价格,导致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日渐悬殊。因为种地无利可图,甚至难以维系“生计”,相当多的农民对于承包土地的耕种仅限于自家对于农产品的需求,种子撒到地里,听其自然生长,产量再低也基本能够满足自家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了,所承包土地对于社会的产品贡献明显走低。这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是非常危险的。目前中国大陆粮食自给率正在急剧下降。综合各种信息,大陆粮食的年进口量大约在年消耗量的1/5到1/3左右,对于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日渐增强。而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国际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致使中国农业很难具有显著的竞争力。在市场壁垒隔绝与进口粮食的冲击下,中国大陆的农业生产很难形成较强的生命力。

  3、工农业剪刀差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业国的共性历史问题。

  因为农产品与民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为了保证国民的基本生活须要与社会稳定,世界各国大多都不同程度地对农业进行政府干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度,贫富分化不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较小,政府干预度也较低。可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贫富分化则相对较大,若要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就无法任由农产品价格完全受市场调谐。多数国家依靠法律限制工农业产品利润比重与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补贴农业双轨制来制约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兼顾民众的日常生活须要与农民的利益。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显著进步,农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农产品获得了与工业品相近或基本相同的市场竞争条件。

  以中国农业生产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若要兼顾农业生产发展与国民日常生活保障就需要政府一边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开发的投入,一边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显著加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同时通过税收等方式的补贴,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为农产品获取市场竞争资格创造条件。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的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了。许多农民把自己的承包地,转租给种粮大户,家里主要劳动力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种粮大户通过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生产,农村新的“地主”阶级已经产生。但这个日渐壮大的阶层因为产权混乱具有极不稳定性,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制约。现有的农村体制,严重制约了这种新生产力模式的发展。

  4、以集约化生产为主导,个体农业生产为辅或许是解决目前中国农村困境的不二途径。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城市的过剩产能在走出国门的同时也在利用政策空隙向农村渗透。可是由于政策的严重滞后,城市资本在农村还没有多大市场,原有的农村资本,已经无力支撑正在大量撂荒的农田。现在东北西北,已经出现了许多空村,村里除了少量的老弱妇孺,成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了,许多村子半数以上是空巢,几个老人各自手里拎着几大串钥匙,照看着这些空巢。常常是几个年近古稀的老人,草草地种些地,维持留守人员的日常生活。此现象继续发展下去,迟早农业会走向崩溃。

  以眼下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除生物技术外,似乎只有实行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规模化生产。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模式,生产力水平的上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但是实行大规模的机械自动化农业生产,势必造成大量的农民失业,这也或许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历史发展表明,靠延用新技术来减少失业,最终的结果势必造成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的产品因成本因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最终退出市场,导致群体失业。这种延缓失业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要想解决缺乏市场竞争力行业的市场疲软,只有使用新技术。尽管农业有其特殊性,产品不太容易退出市场,但竞争的结果将是利润微薄,难以维系持续。所以,愚以为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中国大陆目前农村困境无可替代的途径。

  5、通过新技术,以农业生产的机械自动化规模生产取代目前的小规模个体生产来解决农村困境,有两个关键问题无法回避。

  一个是土地流转;一个是投资安全。

  土地流转。现在农村家家户户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要想把农民手里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成规模的机械自动化生产,就涉及到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问题。现在有种设想,就是由农业投资方出资购买农民土地使用权,然后将农民转为市民。可是大多数农民的素质要想融入城市生活,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那点钱除去购买住房部分还不够交学费的,甚至在高房价的城市,两代人一分户,两套房子下来,就成了“城市无产者”了。这些新进城的农民,即便进行技能培训,以其较低的文化素质也只能从事简单的低工薪职业。大量进城的农民,将成为庞大的城市贫民群体,或将成为这个社会难以承受的重负。尽管这种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比较受缺乏远见的农民欢迎,但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是存在严重弊端的。

  所以折中一下,由国家出台政策,规定由农业投资方出资购买农民手里的土地使用权,但只需支付百分之五十的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款项。剩余百分五十款项,作为对该农业企业的投资股份,然后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每年可以领取自己的投资收益。但是这种投资,不能被接受投资方作为抵押获取利益,企业倒闭也不能作为偿还债务的资产,不过可以有偿转让给新接手相应土地的使用方。转让价值不低于本初值,允许附加按国家银行相应时间区域内的定期储蓄利息。农田转让,只能作为农业生产使用,不能作为工业生产用地。农民这种投资年收益和,高于等于原投资本值后,就可以有偿转让投资权。这种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硬性政策性附加投资权,能有助于农民融入城市,可为农民初融入城市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投资安全。目前大量私有资本外流,主要是基于对资本安全性的忧虑。允许城市资本投资农业,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外流,为工业过剩的产能找到新的出路,还可以为改变农村困境提供资金支持。但要想让私有资本进行这种投资,首先必须解决投资者对投资安全的顾虑。然而解决这种顾虑,政策性保证已经没有影响力了。若在农民转让农田使用权的同时,由国家向投资方有偿转让农田所有权,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投资方对私有资本安全的顾虑。转让费可以作为国家对于相应农田上的农业企业的投资,由税务部门代国家按投资比重分享该企业的利润;也可由投资企业一次性出资购买所使用农田的所有权。

  若无农田所有权,私有资本是很难对农业做长期投资的。短期的农业投资,可能构成不可逆的对农田的破坏性使用。历史的原因,除了农田所有权的转让,其他任何政策性承诺都很难再解除私有资本对安全的忧虑。即使政府出转让农田所有权,也只是降低了私有资本投资者对其资本安全的忧虑,想打消私有资本投资的安全顾虑,还需要长期的政策稳定性。

  目前,通过对投资农业的私有资本投资者进行农田所有权的确权,实行机械自动化集约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农村困境,最大的障碍还是缺乏相应的政策。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公有制是解决不了中国农村问题的。信息化大数据,可以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及时较详尽的反馈分析,可是却解决不了人心问题。目前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行政折损”太大,作用有限。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中国大陆未来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要解决农村的困境,实行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除了让农业市场化外,目前还看不到其他有效的途径,找不到可替代市场经济的模式。

  对城乡私有资本投资农业,实行相应农田所有权的确权,不但可以盘活工业的过剩产能,为城市私有资本找到新的投资出路,还可以有效地限制私有资本的外流。国家出让农田所有权,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目前的财政困境,并能通过新技术进行机械自动化生产,提高农田使用率,给财政增加新的可持续的税收来源,这是引导农村走出困境的养鸡取卵的长期发展策略,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物质补充。否则,在城里找不到活,回乡没有地种(或种地不挣钱弃耕)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将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与不稳定因素。

  凭新技术机械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农产品的成本,为农业市场化创造条件,即可以增加新农村的购买力,为城市过剩的工业产能提供出路(为农村提供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与各种服务),还可以带动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发展。长期以来,政府多次拉动内需未果。均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疲软,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比重大(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劳动者收入普遍偏低,购买力不够强劲。只有精化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提高工人、农工(农业企业进行农业生产的雇佣工人)的收入水平,才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工业化社会,从业人员最少的产业应该是农业,其次应该是工业,从业人员最多的应该是第三产业。若不调整目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具体地说就是解决农村困境,中国经济就是一个死局,只是快死慢死的问题!

  ——此文发出后,有网友说,当局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打农田产权私有牌来对付危局。那么就以此为前提说说,农田私有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解决农村生产力低下,农业无法获取市场经济资格吗?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继续拖下去,大量国内城乡资本就将在移民、体制消耗中化为乌有,那时再农田产权私有,已经没有资本可用来投资农业,农田归现在的承包农民所有,他们就仍将进行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生产成本就没有下降空间,农产品就无法获取市场竞争资格,在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当下,官方无法对农业进行长期补助支援,现有农业补助体制折损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或将继续恶化,届时通过农田产权私有,吸引私有资本投资农业,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愿望就会象二胎政策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一样,错过契机,来不及了!目前农村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Lmd 2018-3-20 06:28
回复 asdrtv 2018-3-19 23:33
不好办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