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了三十年讲台,最伤感的莫过于感受孩子们毕业。从前,做班主任时,这种感受更深。最初,懵懵懂懂地就走上了讲台。做班主任,除了热情可谓没有任何经验。既无人指点,也鲜有模仿。因为,十六年的班主任生涯,余所接手的班大都是由最难管理的孩子组成的,许多系半路接班。并非本人过于自负,彷徨时亦曾左顾右盼,希图能够找到点借鉴。可是始终找不到与自己班里孩子一般的班级。名家之策尝试了许多,收效甚微。摸索久了才明白,班主任工作就象中医诊病,“一人(班)一方”、“一病一方”,甚至同样的“病”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方”,往往都难以奏效。如今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就象“中成药”违背中医诊病“一人一方”、“一病一方”原则一般,收效自然甚微,治不好也治不死。
班主任工作规律还是有的,只是要想把这些规律转化成具体的工作方法,就必须象中医诊病一样,针对不同的学生与学生年龄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剂量”与“用药方法”。这是份十分辛苦的活,仅有热情不用心去揣摸或者用心揣摸缺乏热情都是做不好班主任工作的。有前辈把班主任工作总结出个秘诀——爱,可是这种概念太乏乏,爱不好还适得其反。于是经过长期探索,余将之具体化为“师爱”。
“师爱”是种“距离”,是种“牺牲”,是那种离学生很近,却让学生感觉很远的“距离”,是那种让学生记恨的“牺牲”,而且往往孩子们成功后都很少感觉到老师的“牺牲”对其成长的作用。父母的爱与“师爱”是无法互为替代的,父母爱之伟大在于“永远不放弃”,但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就是孩子你必须孝顺,否则就只剩下勉强的义务了。“师爱”的伟大,就在于“距离”有远有近,“牺牲”有大有小,可是“爱”是永恒的,这种“爱”之永恒唯一的条件就是孩子愿意接受教育(如果孩子转学走了,拒绝你的教育,你就没有义务追随着去教育人家)。
因为“距离”、“牺牲”的职业特性,毕业时每个孩子的离开都对“爱”他们的老师是种心灵折磨。尤其是痴情于杏坛的“腐儒”!
从前,无论是做学生工作还是自己担任班主任,每当孩子们毕业这个学期,余都早早地就开始向孩子渗透“画圆人生这篇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号”。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留下良好的“口碑”!使孩子们懂得“人过留名,雁过留影”,口碑不仅是身后评价,还是自己人生每一个新起点的“敲门砖”。几届孩子后,弟子们大多在最后一学期,总是想方设法为自己曾经学习过的校园做点什么。最后离校那天,余会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短暂的告别仪式,让孩子们庄重地离开校园。
余刚刚从事班主任工作时,还没有数码照相技术。照相要用底片要冲洗,而且对于当时的国人收入来讲纵然不能算奢侈,可也不是笔随意的消费。那年月连毕业像还没有盛行,但自打接手第一个班时,余就开始为孩子们照相。有届学生入学时,余在孩子上体育课时,为孩子偷拍了张集体照,毕业时又为孩子照了张集体照。告别仪式上,余将两张照片展示给孩子们,孩子非常惊讶地发现,刚入学时的那张集体照,几乎没有一个同学是直溜站着的,怎么歪的都有,可是毕业时的那张集体照却个个挺拔。
班里的孩子大多都是难以管理的孩子,有几届班里的孩子们在小学很少有上完完整六年的,大多数孩子已经多年听不到表扬,挖苦、贬损已经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麻木得没有了感觉。帮这些孩子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走出破罐破摔的阴影,谈何容易。知耻近乎勇,恢复孩子们的羞耻感,需要班主任老师的细心呵护,并承受孩子们受伤害的心灵的本能抗拒。
毕业的最后告别,时间虽然较短,可是庄重的程序会让孩子毕生难忘。有同仁担心,这种告别仪式,会影响孩子们参加中考的情绪,其实大可不必。让告别仪式时间程序紧凑就好,把学生的毕业情绪控制在自然程度,只是用程序设计以庄重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一种情感,只要“情”在,焉能不懂“恩”。整天把“感恩”挂在嘴上,只能让孩子们注重形式!“感恩”不是演出来的,没有“情”的感恩,就象没有主旨的文章,表现形式再五花八门,也不一定懂得“恩”为何物。最失败的教育就是学生离开学校不懂情为何物!以告别仪式,教育学生重视人生每一个程序的结束,意为一个新的程序的良好开始。
2017,祝我的孩子们前程似锦!老师永远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