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为什么在时下中国成了稀缺品质,因为国人“施恩”的出发点隐含着狭隘的“私欲”,大多满足于居高临下的“道德”意淫。“施恩”的长远结果如何,往往不在“施恩”者的考虑之内。那个当年受深圳歌手丛飞资助成为大学教师的那个人,之所以能够理直气壮地谴责丛飞泄露其受过资助不道德,就是基于“中式善举”的虚伪。我们的社会在谴责这种“恩将仇报”时,绝少有人想过是什么让这种人间悲剧频频重演!笔者写过许多关于“善举”话题(见《“挥霍”善良》、《“疲倦”的善良》等)的文章,相当多的读者根本不看文章说的什么,就奋起拿“莫以善小而不为”来谴责笔者!
国人“崇尚”莫以善小而不为,“施恩”不图报,完全都是基于“施恩”者而言的。“莫以善小而不为”是一种居高临下,“施恩”不图报亦是一种居高临下。真不图报也?假不图报也?也许大多数行善举“施恩”的人,没有想过要受助者归还有形的“施舍”,但这些人须要受助者与世人对其行为的肯定。要说这到也属人之常情,可如果只享受这种道德感的满足,忽视自己善举的最终结果,就亵渎了善举的社会价值。
个人行为的影响是渐进性的,形成的思维定式虽很难改变。可国家行为对民众意识的影响更大,直接关乎社会风气,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民族意识,决定一个民族发展取向。中国大陆的“中式扶贫”就对滋生国民寄生意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客观地说,“中国式扶贫”也并非当朝所创。几千年来,有天灾时,封建王朝的赈灾就是这种恩赐式,灾民们要感皇恩。本朝建立后,虽然整天高喊反封建,声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几乎所有各级扶贫,都有媒体跟随,受助民众必须要通过媒体表达“感恩戴德”之心!而公仆们也心安理得地接受民众的“感恩”,有些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如果不表现出“感恩戴德”,就取消受助资格(当然不会直白地以这个理由)。可这种形式的“感恩”只能让受助民众的生命意识越来越堕落,寄生观念泛滥。
助人也要维护受助者的尊严,“嗟来之食”解决了受助者的生活需要,却解决不了受助者的心理需要。丧失了自尊,怎么可能还有自强意识。寄生意识泛滥也就不足为怪了。
每年国家拿出大量扶贫资金,可是体制消耗巨大,效果甚微。根源就在于“中国式扶贫”的宗旨并非完全为了解决民众贫穷,相当大的成份是政治需要。几千年来,中国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可无论是个人施舍,还是官方扶贫,大多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尤其是以“感恩戴德”换来的“嗟来之食”,使民众心安理得地接受“弱势群体”的“美誉”。不仅民如此,有些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把“贫困县”当成荣誉千方百计地不肯放弃。
有网络信息介绍中国与美国一同担负联合国援助非洲任务,中方代表到了受援地就要发放援品,可是美方人员却要受援地的孩子帮忙卸车,然后把援品作为酬谢发给受援地的民众。这就是中西扶贫理念的差异。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临危受命,在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虽然美国经过此前的繁荣,已经积攒下足以应付一阵的经济实力,可“新政”在社会救济方面却没有发放救济款与救济物资,而是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失业民众的生活问题。遭遇灾害,救济灾民这是时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可是发放救济款与救济物资易削弱人求生的本能,产生依赖性。这就象人类某些爱护动物的行为,向动物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使动物错以为遭遇风险时就会得到帮助,因此丧失了自我求生的本能,导致许多物种灭绝。人类也一样,世代以救济款与救济物资救济灾民,就会使灾民丧失自强意识,滋生寄生观念。
国际上的一些统计表明,接受免费救济的灾民,绝大多数多少代人生活质量都没有什么显著改变。这些穷人,把贫穷当成了一种身份,心安理得地接受援助,甚至对于援助还挑三拣四,怨言不断。在我们的社会里,许多吃低保的救济户,一领了低保金,就进麻将馆赌博,赌输了就抱怨低保金标准太低不够用。甚至输光后,就拿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到处破坏公共设施宣泄不满。
说“中国式扶贫”完全没有效果是言过其实,可是中式扶贫使被扶的贫困户越来越跟不上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贫穷程度渐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说,“中式扶贫”越扶越“贫(贫富差距加大)”。
许多欧美国家,在扶贫上采取必须生活用品救济与救济岗位双管齐下的方式。除对救济对象发放食品券、租房券等专用补助外,还提供一些公益救济岗位。这些年我们国家也设置了一些公益岗位,可数量太少,解决不了贫困户的生活问题。
面对经济困局,数次拉动内需无果的情况下,国家投入数万亿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可是公共工程为了保证质量已开始大规模地使用工程机械,需用劳动力的数量十分有限。无法达到拉动就业的目的。目前在中国大陆,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所以,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增加公益岗位比较符合中国国情。这不但可以解决扶贫资金使用不当滋生的腐败问题,也可以大大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国民自强意识,使扶贫投入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授人以渔”的道理,并非中国人不懂,“中国式扶贫”也是一种特色“腐败”。这种腐败侵蚀国民健康的生命意识,滋生懒惰。一个排斥勤劳的社会,怎么可能是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