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向来反感“喜新厌旧”,可是这是人的一种难以回避的生理本能,不是道德修养能够改变的。在教育孩子们上,需要从心理与生理两个维度共同作用,才能收到显效。“喜新厌旧”常常被误解为心理活动,并因此被界定为道德缺憾。这是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误导了世人。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喜新厌旧”并非完全属于心理活动,还有人生理上的因素。
拿一个时人常常奉为经典的“审美疲劳”为例来说吧,人类对于任何感知的事物都存在着“感知疲劳”,“审美疲劳”就是其中的一种。同理,任何一种教育手段,无论其多么正确,都会使受教的学生产生生理上的“感知疲劳”。这种生理感觉,并非是心理调谐所能解决的。因此,我一贯强调教育活动需要心理与生理两个维度的相互作用。
有些老师困惑,自己讲的道理再浅显不过了。为什么学生就拒绝接受呢!其实,这不是学生不懂你说的道理,而他们随着你这种道理的重复次数增多导致的“感知疲劳”增强所致。比如说,你要批评学生哪方面差,(倘若判断准确)初嗔叱这个学生时,基本不会遭到学生的心理拒绝。可是倘若你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语言,在孩子这方面没有显著进步时,反复指责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心理抵触。这种抵触并非学生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生理上对于这种教育方式的“感知疲劳”。如果,学生对于你的批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再次敦促时,你不妨告诉这个孩子“你哪方面的上升空间仍然较大”,还需要加大力度。如果仍然需要再次敦促,就不能简单为之了。你可以给学生举个例子:“原始人最初是不穿衣服的,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原始人有了羞耻感,懂得用树叶遮蔽身体,这的确是种进步;人类从用树叶遮蔽身体到穿上西服也是种进步,可二者能同日而语吗?这个例子旨在让孩子们懂得,进步得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等于没有进步。
总之,在教育青少年尤其是处在世界观成熟的重大转折关头的初中学生,教育手段必须花样翻新。别出心裁,不是老师需要标新立异,而是学生生理特征的需要。人对于事物的理性接受程度,是随着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成熟而增强的。未成年人,年龄越小,理性越差。所以小学给学生讲数学“要讲树上八个梨子,一场大风过后吹掉五个,还剩下几个”。可到中学就可以省略这个程序直接问学生“八减五得几?”。然而,初中生的心理成熟还在成长,具有不确定性与反复性。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甚至是所有任课老师在教育初中学生时,需要顾及学生的这个生理与心理特征。
教育,不似给电脑设定程序。设定后会在相当一段时间稳定按着设定运作。即便是电脑,还会因为病毒、软件冲突等因素出现无法正常运作的现象。所以学生反复犯相同的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定型一样,需要一个感知、强化再感知、再强化的过程。因此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习惯性错误方面,要具备三套以上的方案。即便不能每犯一次相同的错误都能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也可以通过三种以上的教育手段轮番运用,降低学生的“感知疲劳”程度。
切记,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管理学生的业界同仁,尤其是学生的日常活动管理者班主任,必须具备接受离奇的教育手段的心理素质,一个新的不完善的教育手段,要好过一人被重复使用的严谨的教育手段。教育的效果不在于手段是否程序严谨,而在于教育手段作用学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