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风中的河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671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白的政治悲剧>

热度 1已有 1280 次阅读2013-2-23 22:43 |个人分类:文集|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李白的政治悲剧

                       张炳瑞香/

今人谈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多数人只知李白是位浪漫的大诗人.其实,李白还有着巨大的政治抱负.“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们,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兔兔何足言。”他要建立的不是一般的功业,而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功业。他对自己的政治才能自视甚高。

李白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研究者们向来众说纷纭。他自比孔子:“余亦不火食,游梁同在陈。”“时命或大谬,仲尼将奈何,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他对孔子是很崇拜的,被“赐金放还”之后,天宝十三载游南陵时,他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曾用孔子的不遇来安慰自己:“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直至临终,他还把自己不得意的一生和孔子联系在一起:“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他崇拜孔子什么呢?没有说。

他自比管仲、诸葛亮:“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第一次游长安时,他在《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中,赞美了诸葛亮和刘备的际遇: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表示自己也象诸葛亮一样,怀着济世的壮志:“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兄弟。无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他推崇诸葛亮什么呢?也没有说。

他又自比谢安。谢安在李白的心目中,是个完美人物的典型,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偶像。他向往谢安的潇洒闲逸的生活,赞美谢安风流蕴笈的风度,而最崇拜的是谢安德建功立业。他在很多诗里都提到谢安。“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他希望着和谢安一样的挽颓危、济苍生。

他也自比傅说、李斯。“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他自比东方朔:“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谛仙。”他爱慕的人很多,如苏秦、张仪、韩信、贾谊、荆轲等等。这些人三教九流,思想各异,政治思想也千差万别,而李白都以他们为自己的榜样。这除了从他们建功立业这一共同点着眼之外,李白也接受他们的思想影响,因此,李白的政治思想是颇为庞杂的。

李白在第一次漫游初期,虽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但对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却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富裕的经济条件和顺利地生活境遇,使他失去了接触下层人民的机会.他对与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社会现实并不了解.而由于他当时还置身于政治生活之外,尚未卷进政治斗争的旋涡,他对于政治生活的内幕,也并有认识.他虽然渴望着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政治对于他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

第一次游长安,未被荐用,与失意的心情俱来的,是呈现他面前的官场的现实;朝廷并不重视人才.于是他有"谁贵经纶才,的牢骚,"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的叹息.离开长安后,在龙门的严寒冬夜,他再一次发泄了未被重视的失意心情:而我何为者,叹息龙门下,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他去敲官场的大门,被拒之于门外.这就限制了他对政治斗争的内幕,特别是最高统治集团内幕的了解与认识.

李白对政治现实有所认识,是在他第二次进长安."供奉翰林'"之后.布管传说中的御手调羹,高力士脱靴是否实有其事,他曾经受到唐玄宗的重视却是事实.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从他这两句诗里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声誉与际遇.毫无疑问,他一下子走进了政治生活的中心,上自黄帝,下至达官显贵都接触到了.腐败,昏庸,穷奢极欲,是非颠倒,你争我夺,黑暗政治的种种现象一一呈现在他面前.而且,不管他愿不愿意,他被卷进了政治斗争,并且受到排挤,打击,最后终于被"赐金放还".也就在这个时期以后,他看到了政治生活的某些内幕,开始在他的诗歌中出现了抨击黑暗政治的内容.他看到了最高统治集团的腐败.他把它概括为;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整个最高统治集团的生活面貌,"珠玉买歌笑"来概括,是十分形象的.统治集团既沉缅于声色之中,当然就不可能选用贤才.浸淫于逸乐与无心于求治,远贤人亲小人,是黑暗政治统治一体的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的一些现象,李白是感觉到了.他不断地提到了这一点,例如,他抨击"连云开甲宅"的中贵,"鼻息干云霓"的斗鸡者,骄纵放荡,意气凌人的外戚;他抨击那种权奸得意,贤才落魄,是非颠倒的不合理现实:"鸡聚族而争食,凤孤飞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姆衣锦,西施负薪."他觉得所有这些现象,"浮云蔽日".李白对此愤愤不平.

他看到了君权正在削弱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的隐晦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政局.李白还模糊地感到,在繁荣景象的背后,衰败就要到来.李白对当时政治生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与黑暗上.这种认识的产生,当然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他虽然没有更多地揭示当时黑暗政治的种种腐败现象,也没有接触到严厉的阶级对立的现实,但是,作为诗人,他对当时政治黑暗面的认识,则相当敏锐而深刻.对开,天盛世有如此深刻认识的,除杜甫外,并无第三人.对现实生活中的黑暗与腐败有这样那样的认识是一回事,而要对政治形势及其发展趋向作出分析与判断,是另一回事.李白从好几个方面看到了最高统治集团的腐败与黑暗,但是对于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对政治形势的总的情况,他却很不了解.他估计总的政治形势的时候,却常常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他对当时总的政治形势的估计还是"天下太平",并且时时为生在太平盛世无用武之地而叹惜.作为诗人,他是深刻的,如果把他当作政治家,那么他就是幼稚的,迂阔的.

天宝二年春,李白写了一首<春日行>其中就涉及到对当时总的形势的估计: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就是当时情景的形象描绘.这一番献宝望春楼的情景,唐玄宗自己也说过:"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其实,这样的"无为"实际上就是沉缅声色,不问国政,大权旁落;这样的"太平"不过是淫乐生活所造成的假象而已.在歌舞升平背后,正在进行着争夺权力的生死角逐.李白对总的形势的估计显然是错误的.

对于永王李璘的出兵平乱,李白也是抱着乐观的态度的,他以为必胜无疑.这在<永王东巡歌>中表现的很清楚,仿佛胜利唾手可得.他并且作了这样的预言:"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他把一切都看得很简单,很容易.他没有认识到肃宗即位之后永王东巡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局势.永王李璘出兵,奉的是父命,目标是平叛,当然无罪可言.但是肃宗灵武即为既成事实之后,李璘的出兵就被李亨看成了争夺天下的威胁,平叛的目的被当作了争夺天下的叛乱行为.李璘也成了罪人.李白还蒙在鼓里.他根本没法去考虑李亨与李璘的矛盾及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他虽然知道肃宗已经即位灵武,但不知道肃宗已经对李璘下了讨伐诏.他还迂阔地以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以前感慨过"昭王白骨萦蔓草,何人更扫黄金台!"现在黄金台就在面前,不禁为之欢欣鼓舞.李白只看到了平叛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李璘兄弟矛盾的一面.没有看到由于这个矛盾涉及的帝位争夺的重大问题,李璘出兵平叛实际上已经无法进行.他看不到形势发展的这种趋向,一心想着跟李璘平叛,建功立业.他本想演出一幕威武雄壮的正剧,结果却演了一幕"泪血地而成泥"的悲剧.

李白对形势的估计,往往是以感情的激动代替冷静的分析.这里还有一个小例可证明.乾元二年,李白长夜流郎至巫山遇赦,欣喜地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这时,他就忘乎所以起来,对自己的处境作了错误的判断:"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铰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他又幻想着被重用了,而这却是根本不可能的.当他对形势作出判断的时候,往往幼稚得近乎天真.

应该说,李白有着良好的政治报负和良好的政治理想,但是它的政治理想是不切实际的,迂阔的.供奉翰林之后,他并没有任何作为,只是被当作俳优畜之."赐金放还"之后,离开朝廷前夕,他在<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把自己比作鹦鹉,"落羽辞金殿,孤鸣托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说明他有时候也认识到自己并非政治家,不过是有类俳优的诗人而已.对于这一点的认识,在安史之乱初起时又表现出来了,他在<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中明白地表示:"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李白在诗歌的国土上是幸运的;而在政治的风云中,结局却是个悲剧.在诗歌领域,他是巨人,而在政治斗争的领域里,他却是个无知的孩子.

总之,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祸乱终暴发,而李白的政治主张却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并没有任何实行的客观条件与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笔墨无言>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