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秦桧的汉奸之名或卖国贼的帽子从宋到今,在西湖岳王墓前便有秦桧夫妇下跪的石像,几百年来一直受游人的口唾。连秦家后人也因为一个秦桧而觉得羞耻,正是“我到坟前愧姓秦,从此人间少名桧”。历代戏曲,文学作品也在骂他,成语还有东窗事发,其人人得而诛之的骂跟恨,与实际投敌的张邦昌,刘豫比起来,似乎是秦桧的罪更大。可纵观秦桧的一生,年青时他也是一个有血性的爱护分子,至于后来力主和议,迫害岳飞,这一切只是听命高宗的安排而已。
靖康元年(1126),金国铁骑直逼汴京,金使又索要三镇要地,当时的秦桧便上书言兵,内容大抵是反对割让三镇,加强边备。宋廷没有重视他的上书,封他为职方员外郎,不久随张邦昌赴谈议和割地,秦桧大失所望,他称此行专为割地,和自己上书列策的内容矛盾。正是“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宋史、秦桧传)。秦桧三次上书推迟此行,得到宋朝廷的批准。金国也寸步不让,关于割地也形成两大派,但秦桧却是反对派,《宋史、秦桧传》有“范宗尹等七十人请与之,桧等三十人持不可”。
最终宋朝首都失守,金钱美女被金人洗劫一空,金兵又俘虏了徽、钦二帝上,史称“靖康之耻”。秦桧也同行北上,当中还有名臣张叔夜等人。金国准备将张邦昌立为伪政,张邦昌为了自己有人才辅助,也请求将秦桧、张叔夜等人归己用,但遭到拒绝。秦桧也反对张邦昌称帝,劝金国复钦宗之位,或改立赵家一脉也遭到拒绝。
不久,秦桧从金国安全逃回到了南宋,关于秦桧是如何回到南宋这已经是一个谜,有人附会是秦甘当走狗被金国放回,或出卖老婆色相,但秦自称是杀了监视自己的金人夺船而逃。如果这件事属实,秦桧还不是一般的人,不仅书法、文学惊人,在武术上也有惊人之处。不过秦桧的自辩还是受到百官的怀疑,从北方燕地到南方楚地二千八百里,竟如此顺利,无人问津,更让群臣不解的是,那么多去燕山的宋臣只有秦桧一个人回国。当时的宰相范宗尹却极力为秦桧辩护,他们曾是政见不和,理论上因落井下石才是,如果秦、范二人是故交,那么当初那场割地之争便可以证明秦是一个为公忘私的人。
高宗也想听听秦桧的政见,秦桧却说“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高宗对秦桧也很喜欢,绍兴元年(1131)他就升为参知政事,仕途得意的秦桧踌躇满志,他常言“我有二策可耸动天下”。可他又故意不谈如策,反而说“今无相,不可行也”。原来只有让他当上了宰相,他才可以做到天下太平。高宗召见他问有何策,秦桧主张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高宗失色,朕系北人,当归如处。
至于秦桧会变成一个千古罪人,完全是他力主和议和对岳飞的莫须有。年青时的秦桧很爱国,后期的他一样是在爱国,爱的是赵构的国,赵构要维持现状,要一个是他自己一人主宰的国,秦桧只是赵构的牺牲品。假如诸将北伐成功,迎回徽、钦二帝,请问炙手可热的帝王赵构又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为什么秦桧会甘心为赵构牺牲,在秦回国时仅范几个人相信他的逃亡全过程,满朝文武都是怀疑,这中间不乏有歧视性的排斥。可赵构却对他破格录用,秦桧感激之下便把赵构视作可以牺牲的知己,这种知己情结让二人达成了默契,那就是宋国只有赵构的宋国,皇帝也只能是赵构的皇帝。
维持现状是一点,但南自南,北自北也是秦桧的苦心,不是永远的南北分离,而是暂时的忍受,将来国势强盛了再图北伐。当时金国控制北方的大片领土,宋自从有了靖康之难,国势大衰,政府到社会都有悲观的想法。当时势力在北方时尚不能消灭辽国和西夏,金国此时又控制了北方,其金国的势力只有南下,南宋想实现北伐谈何容易。虽岳飞等打了一些胜仗,但宋将拥有重兵已经对南宋构成了威胁,万一再有人陈桥兵变。曾有过苗傅、刘正彦之乱的前车之鉴,赵构对武将拥有重兵有种心病,仅从召回岳飞就用了十二道金牌,谁可以保证众将中不会有人会谋乱。
今天的历史观和封建社会的历史观不一样,世人将责任完全推给秦桧而不敢直接批评赵构,是一种腐儒的作为,这又是忠君的祸害,其实皇帝是人,大臣也是人,说什么奸臣当道,被奸臣所误,还不如说是皇帝支持奸臣来误国误民。而且赵构比徽宗更清醒许多,自己是在一个国破家亡下力撑危亡,他也怕赵宋基业在自己手上中丢掉,也怕徽、钦二帝南归改变他的权势,也怕岳飞一甘将领拥兵自重会谋乱,可见赵构作为皇帝的压力。
现在没有帝制,重新评价秦桧这个人,他并不能算是实际的汉奸和卖国贼,张邦昌、刘豫称帝才是真正的卖国。主张议和对岳飞莫须有的最后主谋者是赵构,史学界该去批评赵构而不是秦桧,就像让李鸿章签定丧权辱国条约的是老佛爷,李鸿章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只不过君臣关系让一些人受了历史的骂名。秦桧的委屈在古代不是没有人理解,而是帝制的国情里的底线是反官不反君。至少秦桧天下出现了一段和平,金国没有南下,宋也无力北伐,老百姓也不用害怕兵荒马乱,和平才是秦桧为相的理想。后人只论秦桧之过是欠缺公平,这过也是赵构的意思,赵构才是被批评的重要人物,秦桧只是赵构利用的牺牲品。
不能将所有的责任完全推给秦桧一人,今天不再是怕君的帝制年代,那么评价历史当客观而论,有功论功,有过论过。秦桧年青时不愧是一个壮怀激烈的爱国分子,只是他位卑言轻不被重视,当徽、钦二帝北上,秦桧有勇气随二帝北上,共赴国难,秦桧的国格和人格难道不在张邦昌、刘豫之上吗。秦桧南归之后,被赵构重用,收回武将兵权,用岳飞的死结束金人的南侵,秦桧一人却承担了历史的骂名,他不愧是赵构朝廷的忠臣。
奸臣多不能善终,先不说前朝李林甫、杨国忠,就本朝的童贯,握权二十年,终兵败辱国,被问斩后人头带回京城示众。奸臣杨戬,权势炙手可热,靖康初年被下诏赐死。还有负责花石纲的朱勔,他祸国殃民,导致了方腊造反,最后被罢官抄家,又遭到杀害。可是秦桧却可以善终,死后赠为申王,谥号“忠献”,那么他是忠是奸岂不成公案。秦桧余生也算把持朝纲,其党羽更是呼风唤雨,晚年亦兴文狱打击主战势力,这自然要算是他人生之过。至于他是一个大奸臣,还是一个忠臣,这还是有待史学界的朋友重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