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允许,不得转载,不得引用,不得抄袭,侵权必究)
宁磊:《论语》是教授《道德经》形成的教学实录集,孔子和弟子们并没研究明白《道德经》(原创首发)
《论语》是教授《道德经》形成的教学过程实录集。《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的教学过程实录集,教授的内容是什么呢?教授的内容直接就是《道德经》。
但是,《论语》并没有教授完整的《道德经》,说是孔子教授弟子们,其实是孔子和弟子们在共同学习、理解和探讨《道德经》,在其中孔子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众弟子,就没有《论语》,没有《孔子》,也没有《》论语,但孔子是导师,这点是无容置疑的。
遗憾的是,孔子和众弟子并没有理解会《道德经》的真实和确切含义。《论语》通篇中,孔子和弟子们都没有探讨明白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和“德”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但是,孔子和中弟子们却无意中开破了一门社会行为学课程,孔子和弟子们试图将《道德经》与人们当时社会的环境和行为联系起来,用《道德经》解释和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这方面却是成功的,虽然,《论语》中的论述,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但是,孔子和弟子们对社会中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的探讨研究这个事情本身确实正确的,也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道德经》涵盖了哲学、科学、数学、生物、化学、物理、人文、社会以及心理科学,等等很多个科学方面的知识。而《论语》仅仅关注和探讨了人的社会行为方面的知识,并且只是探讨,有的对有的错,《论语》只是教学过程的教学记录。虽然《论语》是教授《道德经》形成的教学过程实录集,但是孔子和弟子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都没有弄明白《道德经》中的科学知识。所以,《道德经》是科学教科书,而《论语》只是教学实录集。
《论语》是教授《道德经》形成的教学过程实录集,不仅孔子和弟子们关于学习《道德经》的言论录入到《论语》中了,其它人的一些关于《道德经》的言论在《论语》中应该也有录入,这个需要严格的考证,我认为是有孔子和弟子们之外的人的关于学习《道德经》的言论录入到《论语》中了。
在《论语》中,出现“道”和“德”的地方有一百多处,大概117处,如果这个数字有出入,出入也非常小,出现“道”大概有77处,出现“德”大概有40处。孔子更是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和“道不传,乘桴浮于海”的话,《论语》中直接说到“道”和“德”的还有很多,比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比如,“志于道,据于德。”比如,“任重而道远”,比如,“君子道者三:...”等等,显然,《论语》是关于教授《道德经》过程中形成的教学实录集。但是,遗憾的是,孔子和弟子们也没有研究明白《道德经》的确切含义和准确意思。但是,孔子和弟子们做的研究探讨《道德经》的事情却是正确的,而且由此形成了针对社会和人的行为的探讨性的研究教学实录集,也是意外的一个收获。但是,显然《道德经》是《论语》的老师。孔子多次登门拜访求教于老子。这点也能说明《道德经》是《论语》的老师。
但是,《道德经》和《论语》在内容的高深程度上相差很大,《道德经》是非常高深的学问,而《论语》则虽然也比较高深,但已经比较接近热群中平均智力水平了,所以,《道德经》是高端高深科学,而《论语》则比较接近中上层次人们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读者群体的人数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