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不经允许,不得转载,不得引用,不得抄袭,侵权必究)
《学而第一》篇中,“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和“习”的准确意识应当是:学,就是知识的获取。习:就是在环境和过程中创造新知识。“习”,强调的是过程和环境。经常“学”和经常“习”,人会很快乐,是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第一次,邻居爷爷对小庆说:“小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有朝霞的时候说明今天有雨。”
小庆:“谢谢爷爷,我记住了。”
第二次,邻居爷爷问小庆:“小庆,今天怎么不去地里干活?”
小庆:“爷爷,今天有朝霞,要下雨。”
邻居爷爷:“小庆,为什么有朝霞要下雨?”
小庆:“不知道。”
邻居爷爷:“地球自转自西往东,有朝霞证明东边天空云中水气含量多,当人随地球转到东边朝霞以下时,会有雨。这是规律。但也要具体观察朝霞的状况,经过多次观察后,你就你能知道什么朝霞肯定要下雨,神那么样朝霞有可能下雨,什么样朝霞一般不会下雨,你还能观察到下雨是大还是小。今天的朝霞一般不会下雨,即使下,也下不大。再说,田地就在村头,开始下雨时你往家跑也来得及。”
“谢谢爷爷,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地里干活,爷爷再见。”小庆说道。
“我也回家了,再见。”邻居爷爷说。
当小庆知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时,是学的快乐。
当邻居爷爷讲出一大串“朝霞”的各种特点和环境的关系时,是“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也是对“朝霞不出门”这个知识的深入了解过程。
《论语》中“学”和“习”描述的是知识、过程和环境的关系。“学”是知识的传承,“习”是在环境中创造知识和在过程中理解环境,“学”并“习”是知识文明传承和创造的两个必要部分。在《论语》第一篇第一小节论述到“学”和“习”,明确了整篇《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探索和交流人的“学”和“习”的教学过程的记录,但是,孔子和弟子们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探讨社会和人的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社会行为学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只研究和探讨人的社会行为学方面的内容,这一点,比《道德经》的范围要小的多,但是却进入到了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中。以上这些应该是对《论语》和孔子的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