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论语》是一部教学实录。《论语》真实地记录了孔子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景。世上凡是真实的事物力量都无穷大。《论语》由于是孔子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景的真实记录,所以其影响力在中国非常大,同样,由于其是真实的,所以人们总能从中阅读到有益的知识。
《论语》是孔子集中和学习各种学家之后将所学所得传播给弟子们的教学实录。《论语》没有记录孔子的一生,《论语》只讲孔子通过一生学习生活形成了晚年时期的成熟学习成果和教学过程做记录,是将高层次的学术认识和思考做完整地呈现。
孔子一生所学所得有两种过程:
一是工资的经历和人生的过程和环境。孔子在早年时,做过工人,也干过一些农活,那时的人,只要不是生在皇族和官宦家中,一般都会从事写农活的,就是说孔子从事过基础性的劳动,这对他全面认识和思考人生问题大有裨益。孔子在青年时,学习过当时的社会较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当时叫做六艺吧,跟现在的各个学科相同,现在高中毕业就是个知识者了,当时学会六艺后,最起码能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遂平,可能还要超过现在的 高中毕业水平,而达到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程度了。那时候学习不发文凭,学完后是什么水平凭事实做评判,孔子学习结果比较好,由此开始步入仕途。孔子中年时,做过大官,有青年时的基础,还有早年基础劳动者的素质,孔子为官据史料记载颇有成就。孔子在中晚年时期,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在流离漂泊者他更容易看清社会的真实和全貌。这是孔子的人生过程和环境,非常丰富,对他认识形成起着基础作用。
二是孔子的学习过程。学习实际是两部分,一是学,二是习。学和习在后面还要说到。孔子的一生学习过程有两个部分,一是孔子学习已经成为固有知识体系的六艺,孔子首先是学了,成绩比较好,并且习了,就是具体去做了,将学到的六艺用于工作过程了。二是孔子一生中,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与学家交流,交流的过程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孔子从青年时代起,就主动向学者学习、请教、交流,人类社会知识有个积累的过程,向学者学习是快速获取人类社会已有知识的有效途径,并且学家往往对某些已有知识有自个的高深认识,向学家请教和交流往往能收到拨开迷雾见晴天的效果,就是豁然开朗。孔子从青年甚至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主动向当时的学家们请教和交流,有记载的有孔子多次向老子求教的事情,老子是当时最大成就学家,孔子直接远道而去当们求教于老子就有多次,那时候交通不比现在的飞机、汽车、火车两三天就能到,那时的马车还不如现在的自行车快,道路的状况也不如现在平整,一出门,在路上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的都有,二孔子多次专门登门求教老子,孔子对知识的渴求可见非常强烈。孔子多次求教老子,对《论语》的形成和能够流传至今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论语》中有的话直接出自于《道德经》,《论语》中很多讨论主题都直接来自于《道德经》,说《论语》是《道德经》的教学过程所得也不为过,起码《论语》中一部分是《道德经》的教学过程所得是成立的,《论语》通篇贯穿有“道”和“德”的讨论,直接来自《道德经》。《论语》中有一百多出直接出现“道”和“德”,足见《论语》实际上是《道德经》作为课本的讲课实录。孔子不仅对有名望大家求知若渴,而且对凡是有学问的学家都求知若渴,不管有名气无名气,只要有大学问,孔子都一视同仁求知若渴,比如,在《论语》中有一篇内容,讲到:子路遇到一个隐士,孔子让子路再回去看隐士,当然是要请教和交流,隐士已经出去了。比如,一个楚国人经过孔子屋子唱得歌词有哲理,孔子下堂,想与他交流,那个楚国人却躲开了。孔子对学家的认识是:只要有学识的都是学家。有名气无名气无关紧要。孔子对有学识者不管有名气无名气都能一视同仁地请教和交流,这种对知识的公平观念在今天也是正确的。
孔子人生的经历过程和环境跟孔子人生的学习过程和环境形成了孔子的认识成果,孔子将他的认识成果通过教学传授给弟子们,形成了一部叫徐过程实录的《论语》。
《论语》是关于个人特性的教学记录。这点跟《道德经》完全不同,《道德经》是关于整个自然人文环境的科学思索和科学认识。
《道德经》着眼于整个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整个科学层次上的研究和认识。《论语》是关于整个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人”的特性的思索和认识,这一点应该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论语》由于关注和讨论认识了“人”的特性 这个教育的关键所在,所以能跟《道德经》一样,同样流传至今。教学、桃林、研究所得,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既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只要是真实的,力量就是无穷的。《道德经》和《论语》的影响都来自于真实,《道德经》是老子研究科学的真实所得,《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教学过程的真实记录,直到今天,都仍然是有益的书籍,以后也同样会是有益的书籍,尤其是《道德经》里面的内容几乎每一处都同时具备高深的科学价值和哲学价值。
《论语》的作者不只是孔子,在《论语》《学而第一》章中,总共16个小节,就有“有子”的三篇论述和“曾子”的两篇论述,还有子夏和子路的论述。但是孔子的论述占到大多数,如果讲《论语》的主要作者,是孔子无疑,但是,孔子不是唯一作者,也是肯定的。
孔子能够自由平等地将众弟子以及别人的言论在教学中公平坦诚地交流和讨论,这种民主的做法比《论语》著作本身更具有影响力和良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