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www.sinovision.net/?2570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宁磊:宁磊科学详析《论语》《学而第一》篇(原创首发)

已有 1332 次阅读2012-4-21 09:45 |个人分类:宁磊---理论、观点、发现|系统分类:财经| 论语, 原创 分享到微信

(不经允许,不得转载,不得引用,不得抄袭,侵权必究)

《论语》是一部教学实录。《论语》真实地记录了孔子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景。世上凡是真实的事物力量都无穷大。《论语》由于是孔子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景的真实记录,所以其影响力在中国非常大,同样,由于其是真实的,所以人们总能从中阅读到有益的知识。

《论语》是孔子集中和学习各种学家之后将所学所得传播给弟子们的教学实录。《论语》没有记录孔子的一生,《论语》只讲孔子通过一生学习生活形成了晚年时期的成熟学习成果和教学过程做记录,是将高层次的学术认识和思考做完整地呈现。

孔子一生所学所得有两种过程:

一是工资的经历和人生的过程和环境。孔子在早年时,做过工人,也干过一些农活,那时的人,只要不是生在皇族和官宦家中,一般都会从事写农活的,就是说孔子从事过基础性的劳动,这对他全面认识和思考人生问题大有裨益。孔子在青年时,学习过当时的社会较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当时叫做六艺吧,跟现在的各个学科相同,现在高中毕业就是个知识者了,当时学会六艺后,最起码能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遂平,可能还要超过现在的 高中毕业水平,而达到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程度了。那时候学习不发文凭,学完后是什么水平凭事实做评判,孔子学习结果比较好,由此开始步入仕途。孔子中年时,做过大官,有青年时的基础,还有早年基础劳动者的素质,孔子为官据史料记载颇有成就。孔子在中晚年时期,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在流离漂泊者他更容易看清社会的真实和全貌。这是孔子的人生过程和环境,非常丰富,对他认识形成起着基础作用。

二是孔子的学习过程。学习实际是两部分,一是学,二是习。学和习在后面还要说到。孔子的一生学习过程有两个部分,一是孔子学习已经成为固有知识体系的六艺,孔子首先是学了,成绩比较好,并且习了,就是具体去做了,将学到的六艺用于工作过程了。二是孔子一生中,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与学家交流,交流的过程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孔子从青年时代起,就主动向学者学习、请教、交流,人类社会知识有个积累的过程,向学者学习是快速获取人类社会已有知识的有效途径,并且学家往往对某些已有知识有自个的高深认识,向学家请教和交流往往能收到拨开迷雾见晴天的效果,就是豁然开朗。孔子从青年甚至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主动向当时的学家们请教和交流,有记载的有孔子多次向老子求教的事情,老子是当时最大成就学家,孔子直接远道而去当们求教于老子就有多次,那时候交通不比现在的飞机、汽车、火车两三天就能到,那时的马车还不如现在的自行车快,道路的状况也不如现在平整,一出门,在路上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的都有,二孔子多次专门登门求教老子,孔子对知识的渴求可见非常强烈。孔子多次求教老子,对《论语》的形成和能够流传至今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论语》中有的话直接出自于《道德经》,《论语》中很多讨论主题都直接来自于《道德经》,说《论语》是《道德经》的教学过程所得也不为过,起码《论语》中一部分是《道德经》的教学过程所得是成立的,《论语》通篇贯穿有“道”和“德”的讨论,直接来自《道德经》。《论语》中有一百多出直接出现“道”和“德”,足见《论语》实际上是《道德经》作为课本的讲课实录。孔子不仅对有名望大家求知若渴,而且对凡是有学问的学家都求知若渴,不管有名气无名气,只要有大学问,孔子都一视同仁求知若渴,比如,在《论语》中有一篇内容,讲到:子路遇到一个隐士,孔子让子路再回去看隐士,当然是要请教和交流,隐士已经出去了。比如,一个楚国人经过孔子屋子唱得歌词有哲理,孔子下堂,想与他交流,那个楚国人却躲开了。孔子对学家的认识是:只要有学识的都是学家。有名气无名气无关紧要。孔子对有学识者不管有名气无名气都能一视同仁地请教和交流,这种对知识的公平观念在今天也是正确的。

孔子人生的经历过程和环境跟孔子人生的学习过程和环境形成了孔子的认识成果,孔子将他的认识成果通过教学传授给弟子们,形成了一部叫徐过程实录的《论语》。

《论语》是关于个人特性的教学记录。这点跟《道德经》完全不同,《道德经》是关于整个自然人文环境的科学思索和科学认识。

《道德经》着眼于整个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整个科学层次上的研究和认识。《论语》是关于整个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人”的特性的思索和认识,这一点应该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论语》由于关注和讨论认识了“人”的特性 这个教育的关键所在,所以能跟《道德经》一样,同样流传至今。教学、桃林、研究所得,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既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只要是真实的,力量就是无穷的。《道德经》和《论语》的影响都来自于真实,《道德经》是老子研究科学的真实所得,《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教学过程的真实记录,直到今天,都仍然是有益的书籍,以后也同样会是有益的书籍,尤其是《道德经》里面的内容几乎每一处都同时具备高深的科学价值和哲学价值。

《学而第一》篇:

《学而第一》篇作为《论语》开篇,是总括性一片内容,直接明确了《论语》的全部内容,是讨论和认识“人”的特性的过程和所得。《论语》是《道德经》针对具体人的哲学科学应用。

《学而第一》第一节中三句话讲了三个人的特性关系的情况: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此句讲人和学习的关系,学习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识,通过知识了解环境,二是从环境中获得或者研究出知识。经常“学”并经常“习”,就是既要“学知识”又要在“环境”中获取知识以及通过知识了解环境,这个过程是一个人一生中都要无数次重复的过程,是人的特性,也是所有人的共性。人能在这种过程中,孔子认为是快乐的。就是会所,学习知识过程和环境中研究获取知识的过程都是快乐的。

第一次,邻居爷爷对小庆说:“小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有朝霞的时候说明今天有雨。”

小庆:“谢谢爷爷,我记住了。”

第二次,邻居爷爷问小庆:“小庆,今天怎么不去地里干活?”

小庆:“爷爷,今天有朝霞,要下雨。”

邻居爷爷:“小庆,为什么有朝霞要下雨?”

小庆:“不知道。”

邻居爷爷:“地球自转自西往东,有朝霞证明东边天空云中水气含量多,当人随地球转到东边朝霞以下时,会有雨。这是规律。但也要具体观察朝霞的状况,经过多次观察后,你就你能知道什么朝霞肯定要下雨,神那么样朝霞有可能下雨,什么样朝霞一般不会下雨,你还能观察到下雨是大还是小。今天的朝霞一般不会下雨,即使下,也下不大。再说,田地就在村头,开始下雨时你往家跑也来得及。”

“谢谢爷爷,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地里干活,爷爷再见。”小庆说道。

“我也回家了,再见。”邻居爷爷说。

当小庆知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时,是学的快乐。

当邻居爷爷讲出一大串“朝霞”的各种特点和环境的关系时,是“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也是对“朝霞不出门”这个知识的深入了解过程。

2、“友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有朋友从远方那个来,交流讨论学问和知识,是快乐的,不亦悦乎。从远方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朋友,一种是经营合作者。现阶段的社会,朋友来是为了交流和探讨,经营合作者来是为了金钱和好处。为了金钱和利益好处远道而来而去的,在人类以后社会中一定会消失,挣钱是最无聊的事情,以后人类社会中必然不再有人愿意和喜欢拥有成亿成万亿的金钱和财物。钱够花就好,过多则是无谓的付出和牺牲,把经历和时间浪费在无聊的赚钱上,人是很空虚的,在现在社会以及之前社会,人们会为了赚钱而远行,有经营者自远方来,证明你又要有新的劳累和经历时间的牺牲了。

能在知识层面上交流的人都是朋友。除了经营者为了赚钱远道而来而去外,剩下的只有朋友了,朋友为了交流和探讨知识学问,是非常乐意远道而来而去的,自然而然地,当朋友远道而来的时候,肯定非常快乐。远道而来的朋友必然能带来远处的知识和学问,现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就是此类状况的“友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现在网络工具给人类提供了进步的交流探讨知识的空间,但是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的价值意义以及巨大快乐是任何时候任何工具都代替不了的。

“友朋自远方来”中的“友朋”应该是“高朋”,是“高知朋友”,是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朋友,这一句仍然说得是人的特性中关于“知识”的关系,说得是与“高知朋友”的关系,“高知朋友”们一般会远道而来而去地交流和探讨学问知识。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普通人没有能力了解和理解知识学问时,而不厌烦和恼怒,应当是有知识人的做法。这里讲得是允许别人无知,实际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是客观的看法和做法,人类知识如浩瀚的海洋,知识的级别越来越高,必然有很多人没有足够的智力去学习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的知识和学问,作为有知识的具备学习理解人类社会知识和学问的人,对没有此能力者应当平和看待。

此篇讲到“我”、“朋”、“人”三种人的特性关系,都是有关学习和知识的人的特性关系。这里,孔子讲一个人的社会环境分成“我”、“朋”、“人”但中关系,实际讲得是人的一种学习和求知的过程与环境的关系,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成长的必然过程和环境。从“我”一个个性特征人来说:首先,一个人有“学”和“习”的过程和环境贯穿其一生。任何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必然始终贯穿着“学”和“习”的过程和环境。其实人之外的所有生物也在一生中贯穿着“学”和“习”的过程和环境。如果全面看,可以看作“学”和“习”是所有生物贯穿其一生的过程和环境。其次,“我”跟“朋”的关系,说得是我跟“高知朋友”就是在知识上能交流和探讨的朋友的关系,那就是经常交流探讨,远道而来而去也罢,近道而来而去也罢,只要“友朋”在一起交流探讨,就是非常快乐的,而且也是做学问和探讨知识中必要的过程,此过程是人类科学知识进步的必要过程。第三,“我”跟“人”的关系,说得是我跟“普通人”也就是不具备“高知朋友”那样能理解以及发展人类社会的知识和学问的人们的关系,对那种关系,具备“高知朋友”智力大人们应平和对待,也就是允许不具备学习探讨知识以及促使知识进步的人们由于先天智力不足而导致的无知的存在。也就是说,此种关系,实际上提到了“教育极限”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客观认识人们中必然有一大部分人不具备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中知识和学问的基本的先天智力条件的事情,对那部分人应当平和对待,并且不去做拔苗助长的事情,他们完全可以从事高级智力意外的普通事情。而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先天智力条件是否具备从事高级智力的基础条件,是人生中第一件要解决的事情,从自身智力条件出发,然后再决定人生中是从事高级智力的事情还是从事高级智力意外的普通事情。“造化弄人”,作为人要尊重自身的先天智力条件,“相对论”研究是高级智力,显然人人都研究相对论或不少人研究相对论是做不到的,因为首先智力条件达不到,研究相对论的只能是少数人也就是说是人类社会中智力超群的那些少数人才具备去研究相对论的智力条件。

“学而时习之”、“友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实际上说了人类社会中学习和知识的过程和环境中人们的个性特性的概括性结论:“我”、“朋”、“人”,而且是站在一个“朋”的角度上说的。

原文1.2节的概括:有子:“君子务本,本生而道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本小节中有子讲了“道”的生存。所讲的“道”与《道德经》中的“道”完全一样。

君子指“成功人士”。成功人士是一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普通人也有力量,但成功人士和普通人是的力量悬殊很大,虽然普通人的数量远远大于成功人士,但是人的力量大小以智慧为基础和条件,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说明了成功人士的力量远远大于普通人的力量。一个社会中成功人士是主导力量,一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成功人士起决定作用,成功人士有各个方面的有各种各样的,他们的整体作用结果就决定了社会的状况如何。成功人士在当时就叫做君子。君子做事情都遵从事物的本来面貌和根源特征,那么,事物的本来面貌和事物的根源特征就能被维持下去,事物的本来面貌和根源特征能持续,那么道就能生存下去,这跟《道德经》中对“道”的立意完全一样,应当是引自《道德经》中“道”的概念,由此可以得出在《论语》教学实践中,以《道德经》为课本的事情应当是存在的。

人们能做到小孙父母尊重兄长,当然,这里指得是普通人们,如果普通人做到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么父母和兄长也必然同时是爱护和尊敬幼小者的,这是相互的关系。父慈子孝、兄弟相互尊重的社会秩序能形成的前提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是本小节表达的意思,本立而道生后社会就会仁慈,就达到了“仁政”,“仁政”是从管理者也就是成功人士角度去说的。孔子教授众弟子不是简单的教学,首先孔子在收留弟子时就做了严格的筛选,他要看求学者是不是具备成为成功人士那样的先天条件,可以说孔子的每个弟子至少在孔子看来都同样具备了成为成功人士的先天智力条件,所以在孔子教学过程中是要培养成功人士的,成功人士是社会秩序好坏的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看,成功人士的行为就是政治。成功人士通过所作所为使社会达到仁慈状态也就是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的状况和秩序那么就是“仁政”,而这个“仁政”的先期条件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是以达到《道德经》中“道”生存的结果和目的。

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是人的本能,如果社会秩序好,人们自然会表现出本能去做“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的事情,这是最基本的社会秩序的状况,只有达到这个基本状况,社会才有可能有秩序。如果人们连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的本能都没有了,或者被压抑被消失了,那么,肯定是“君子不务本,道不生。”了,社会就是混乱状况,混鲁昂状况的社会的破坏力是极大的。混乱并一定就是战争状态,战争状态也不一定就混乱。社会混乱状况是“君子不务本,本不立道不生。”的时候的状况。

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是本能,不是目的,什么时候人们都能按照本能去做事情,那么社会就是有秩序的,就是君子们都务本了,社会也就仁慈了,君子们就达到了“仁政”。什么时候人们不按照本能去做事情,那么社会就是无序的,就是君子们不务本了,社会也就不仁慈了,“道”也就不能“生存”了。

一直以来,中国人基本上是将“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作为结果的条件去要求人们的,那就是本末倒置的错误。“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是“君子务本”的结果,而“君子务本”才是条件。当一个社会无序混乱时要做得事情是君子们首先去“务本”按照事物本来规律去做事情,然后社会才能有序,能有仁慈,普通人才会“父慈子孝、兄弟互相尊重。”

原文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本节讲:当人们凶巴巴的时候,当人们说谎话的死后,就一定不是仁慈的时候,社会上人们普遍地凶相毕露欺诈谎言死气,那么社会一定不仁慈,君子一定不务本。当社会上人们都凶相毕露欺诈谎言四起时,仁慈也就消失了,“道”也就不能生存了,社会也就是无序混乱的了。

原文1.4 曾子:“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本节讲:对待“我”要做到的事情是:对务本的事情要坚持,与朋友交往不欺骗说谎,学到的知识要有所创新和创造。曾子是当时的君子之一,君子谋什么呢?君子要谋“务本”之事,“务本”之事谋划好后,要能维持下去,这是常要考虑和去做的事情孩子一;与朋友诚信交往,这是指与君子们交往要诚信不欺诈,这是常要会做到的事情之二,这里朋是“高鹏”、“高知朋友”,不是普通人;学到的知识有没有自己再创新呢,学了已有知识,能有自己原创的创新,是重要的事情,如果人们都只能学已有知识而不能创新新知识,那么社会是倒退的,所以增资要经常看看自己有没有知识上的创新。

如何对待“朋”和“人”,也就是如何对待“高知朋友”和“普通人”,在古代的普遍认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好似结论性的规律,所以古人的君子们普遍遵从的是“亲君子远小人”。对君子来说是“亲君子远小人”,对小人来说是“亲小人远君子”,原因很简单,智力层次水平层次相近者,才能更顺畅交往沟通。小人,并不是恶意的表示。小人是指君子之外的普通人,由于女人中绝大多数是普通人,所以也有将“小人与女人”说到一起的时候,其实质含义就是“非君子”,用“小人和女人”表达的是“非君子”的意思,由于普通人也就是非君子们,他们的知识和智力认知水平整体上要比较大地低于“君子们”,所以古人有“普通人难养”的概括,也就是认识上难以提高到与君子一样的程度和水平,自然沟通也比较费劲,于是发生“难养”,那种“难养”不是吃饭穿衣方面的难以满足,而是精神智力文化层面上的先天不足导致的难以达到和提高到君子们的层次。当然女人绝大多数是普通人,有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的传承和影响,还与女人的胜利特点有关系,最起码在青壮年时期生育和哺育小孩就要耗费两、三年左右的时间,但这也不是理由和接口,君子们也不是每时每刻每年数年都始终在做成功事情的,主要还是观念问题。虽然是观念问题导致了女人绝大多数是普通人的古代社会现实,但是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中说“女人和小人难养”也是符合当时社会实际的,用“小人和女人”指“非君子”也是符合的当时社会实际状况的。

一个社会中,人口越多,小人的比例就越大,这是人口状况呈现出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去日三省吾身”是曾子作为一个君子他自个经常做得三件事。当然也是君子们经常要做得事情,也是“务本”的内容之中的事情。

原文1.5概括: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

本节讲:国家管理者要做事严谨讲信用、节约、善待民众、让民众自由做事情该怎么耕种让民众自己决定,就能达到好的是管理效果。“使民以时”就是然给农民依时耕种土地、让人们因时时宜而去做事情,不是去管制,自然能达到好的社会效果。

本节有两个意思:1、社会管理者:严谨、节约、要善待民众。2、管理者不去管制民众,才能使民众自由地以时以节时宜地做民众的事情,社会才会有秩序,社会秩序良好在孔子严重就是“大国”形象了。

原文1.6概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本小节讲:学习知识要具备基本智力条件。当人的智力达到较高程度时,比普通人智力高出得比较多,那么社会自然而然地行为良好,表现出良好行为后,就是说具备了学习高级知识的智力条件了,就可以学习高级知识了。人一生中都在学习知识,但社会中始终有高级知识,高级知识代表社会整体认知水平并促使社会不断进步。具备不具备学习高级知识的智力条件要有先天的天生智力做基础。

从现在的社会实际看,人人都上大学,有必要吗?肯定没必要,而且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表面上人人都上大学了,实际上还是必然存在一大部分人不具备上大学的实力先天条件。所以上大学注定只是少部分人才能具备那样的智力先天条件。但是,初中甚至高中就可以人人都上,不是人人都上也没什么,初中高中做到大部分人能上就可以了,人人呢都要小学毕业,具备起码的与外界沟通交往能力是必须的。极少数人连小学也不上,也是可以的。而且文盲成为企业家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本小节讲得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具备做君子的先天智力条件。文盲虽然也有成为企业家的,但那样的文盲其智力水平一定是达到了可以成为君子、可以成为成功人士了,所以即使他不上学,他也是君子,但是他如果上学、上大学的话,他的视野和行动空间将会更开阔一些。君子天生就是君子,君子必然有君子的表现,孔子认为行有余力者是君子,然后可以学习高级知识。

原文1.7概括:虽未曰学,吾必谓之学矣。

本节讲君子是天生具备高级智力能成为君子的人。也就是说只要天生是君子,他就是不上学是个文盲他也能成为成功人士成为君子。当然,上学的意义在于对知识传承和知识创造有益。

原文1.8概括: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本节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要与君子交往,这是从君子角度出发讲的,从小人角度的话就是小人要与小人交朋友。原因是,只有水平层次相近者,才能顺畅沟通并取得进步。做为好想要进步必须与君子交往,层次相近才能互相理解和沟通,比如,一个工人要跟一个老师沟通怎样生产产品,那可能不如与一个工人沟通起来容易。当然工人肯定可以与老师沟通,而且由于行业层次不同,可能正好弥补了思维上的死角。

但是,作为学习高级知识的君子,注定一般情况下只有与君子交往,才能获得提高进步,要想从普通人的交往交流中获得进步那无疑是守株待兔,比如,爱因斯坦如果和一个厨师讨论相对论,肯定连交谈都难以继续,当然爱因斯坦可以给普通人们讲讲他的相对论开阔一下视野,所以爱因斯坦在讲相对论给普通人时,他用一个比喻,坐在夏天的火炉边和与爱人在一起,说明相对性,仅仅是相对性,与相对论没有关系,只是人感觉,而相对论却是一种客观实际的事物的描述,当然,感觉上的相对论有可能成立,但是显然不是爱因斯坦研究过的相对论。这就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有自然客观条件做基础的,是规律性的结果。

有了错误,当然应当坦诚并纠正。

“无友不如己者”说得是高级知识层面上的事情,也就是君子们之间的事情,当然交流和探讨以君子们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为主。比如,一个数学系的学生与没上过学的父母讨论微积分显然不可能,一个市长问一个三岁小孩对市政管理有什么看法显然啊也是无益的,但“无友不如己者”并不是说人要严格划分界限只与同类型人交流其余一概不相往来,也不是那样的,不管是高知人群还是普通人全,互相尊重平等地交流交往都是应该的。但是在高级知识层面上显然只有高知人群中的人们互相交往才能达到有益的效果。

原文1.9概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本节讲要科学对待人的死亡。动物们尸体要么如兰要么被别的动物吃掉。但是人的尸体,像现在那样建公墓,就不是可取的做法,所有人都要死去,那么建公墓的最后结果必然就是将地球上所有土地都用来建公墓也不够用。所以,填埋是个可行的做法,不垒坟堆,再者如果要建公墓必须规定多少年后必须将公墓中的遗骨清理让新的遗骨存放,不然的话,用建公墓存遗骨对待死亡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最后一定会成为大灾难。正确处理死亡和养老的事情,是民众能够在行为修养上做到高尚和高级的条件。

原文1.10概括: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本节讲得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素质和智力相同相近大人们,容易取得沟通交流。温良恭俭让,其实就是尊重,让人说话,让人自由,才能与人沟通。做到尊重,不论与谁交流都用于沟通。但是,之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了相同或相近时更容易做到正确地去尊重。所以一个社会尊重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其文明和进步的程度,不仅是相同相近的人与事物之间要尊重,不同的人和事物之间也要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达了一半意思,那就是高知人群中在探讨高级知识时适用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君子们在探讨高级知识时适用这个,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所有事情,都应当彼此尊重,才是完整的尊重。

原文1.11概括: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本节讲到要言出必行,要践诺。

原文1.12概括: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本节讲,管理社会,要汇集民众的看法并形成制度,形成制度后,就要严格执行,就不能再按照某些看法去改变制度的执行。制度可以改变,但执行制度时不可以不遵守制度。这在现在也是适用的。

原文1.13概括:信近于义。

本节讲要真实、诚信。

原文1.14概括: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本节讲君子要按照正确的道理去做事情,做到行为正确,具备高级知识。

原文1.15概括:贫而乐,富而好礼。

本节讲人在精神和思想科学上的富有比金钱上的富有层次要高级很多。

原文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本节讲人应当了解和熟悉自己在智力、素养方面的天然天生状况到底如何。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