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朝鲜战争真相

已有 6711 次阅读2010-12-11 12:23 |系统分类:军事分享到微信

朝鲜战争真相

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俄罗斯(苏联)1974年教材记述称“因南韩侵略而爆发的祖国解放战争”。同时指出:“李承晚毫不掩饰侵略北韩的野心,美国统治阶层也在幕后支援南韩进行攻击。”这些都是冷战时期苏联的友邦北韩坚持的主张。但2008年出版的历史教材《韩半岛》则记述称:“因为斯大林支持北韩金日成提出的‘用刀枪考验南韩’的提议,所以导致战争爆发。”这等于是承认了北韩南侵的事实。

金日成头脑发热不自量力发动侵韩战争,累及中国,结果劳民伤财,付出过几十万生命和巨额财产仍然退回原点。可说是欠下中国一笔巨债。金日成忘恩负义,否认志愿军的功劳,甚至捣毁志愿军烈士墓。

苏联解体后,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公开,目前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兼朝鲜人民军司令官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大韩民国的突然进攻。当时大韩民国国防军三分之二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汉城(今首尔)就失守了。在撤退时,韩高层惊慌失措,将汉江大桥给炸了,把大批军队送给了朝鲜,更快瓦解了韩军抵御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金日成并未事先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具体的开战日期,因此中国大陆与美国一样,直到战争开始才得悉的。这也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朝鲜单方面“不宣而战”。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主要的参战者除了朝鲜与韩国,还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 ,日本和苏联共18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第84号决议派小规模部队参战,苏联空军的航空兵部队与高炮部队参加了朝鲜战争防空作战。

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则占领了晋州,韩国国防军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此时美军第25师收到死守南方防线的命令,不得再后退。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92%的人口。8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并说服他人实施风险很大的仁川登陆计划。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成功

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

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赶赴朝鲜

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中国政府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9月30日,总理周恩来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10月3日凌晨美国部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前,周恩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这番警告被杜鲁门视为北京对联合国的“外交讹诈”而没有被重视。

  中国虽然做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大部分倾向于不参战,因为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卷入这场战争对国家发展不利。前苏联解密档案表明,斯大林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脑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中国政府仍然未能对参战与否做成最后决定。周恩来赶赴莫斯科跟苏方讨论参战问题。10月4日,中国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奉命抵北京商讨朝鲜问题,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才最终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直接原因是美国飞机轰炸中国安东的文物市场,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如被占领,将会更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十分顾虑麦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整个朝鲜半岛后继续向北进军,威胁到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而如果朝鲜亡国,中国势必要让金日成在中国的东北设立流亡政府,但这对中国十分不利,因为将为美军侵犯中国东北提供了强有力的借口。同时,由于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止攻打台湾的渡海战役,让中国直接感受到美国的威胁。

  基于这些理由,北京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半岛,抗击联合国军。

  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积极开始临战准备,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县)渡鸭绿江入朝作战。

志愿军过江后,在很短时间内就把美军赶到了三八线附近。这时美方曾经提出停战谈判,但我方毛泽东拒绝谈判,失去了谈判的最好时机(见凤凰台:“抗美援朝”)。此时的美国已经发现自己陷入朝鲜半岛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个陌生的战场打一场前途未卜的战争。因此美国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战建议,但在顺利的战争形势面前毛泽东认为中国有能力将美国军队逐出朝鲜半岛,他在给彭德怀的指示中称现在停火“将给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事实上,中国军队在第三次战役结束时,由于缺乏军需用品,战争行动大受影响。

三次战役后,我军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伤亡损耗也极其严重。彭德怀决定休整,但毛泽东不同意,命令继续进攻。结果虽然开始越过三八线并攻克汉城,但随后美军反攻,汉城又失守,志愿军被美军打回三八线附近,数万人被俘。我敌双方形成“相持”局面,从而导致了板门店谈判。谈判中,a、三八线为界还是现有边界为界,b、战俘是全部遣返还是根据本人志愿遣返两个问题,双方相持不下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就是由于这次冒进形成的,因为这次战役使我们的被俘人员多于美方;我们实际占领的地盘少于以三八线为界的地盘

 1月的第四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后退,第四次战役的发动过于仓促,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第一次挫折。志愿军不得不放弃仁川和汉城,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北纬38°线以北。

  更由于缺空现代化空军编制,使得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没有所谓前线与后勤的区别,整个战线几乎曝露于美军的狂轰滥炸,空袭猛烈之下,只能利用夜战突击、并利用夜间以大量民工抢修道路与桥梁,随炸随修,随修又随炸。战场上缺乏新鲜果蔬,志愿军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于作战。严苛的环境逼得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搭机返北京,直言前线之困难。毛泽东思考后向彭德怀提出:“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至29日“礼拜攻势”结束,联合国军开始发动“第二次春季攻势”,逼进铁原、涟川。其中志愿军63军开始逐山逐水地死守,联合国军第二次跨进北纬38°线,志愿军被迫全线后撤退约40公里以勉强阻止住联军的进攻,美军的弹药量是平常五倍,被称为“范弗里特的弹药量”,中国人民志愿军损失惨重,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为7644人,180师人员损失大部分为被俘,被俘人数约为5000余人。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也损失了8万多人。从此之后,双方转入战略对峙。

  7月10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

签署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

  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北纬38°线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

双方投入兵力对比

  联合国军

  韩国 590,911

  美国 480,000

  英国 63,000

  加拿大 26,791

  澳大利亚 17,000

  菲律宾 7,000

  土耳其 5,455

  荷兰 3,972

  法国 3,421

  新西兰 1,389

  泰国 1,294

  埃塞俄比亚 1,271

  希腊 1,263

  哥伦比亚 1,068

  比利时 900

  南非 826

  卢森堡 44

  总共:1,205,605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 260,000

  中国大陆 780,000

  苏联 26,000(主要为飞行员)

  总共:1,066,000

战争伤亡

  【美军和联合国军被俘人数】

  美军: 7,140

  联合国军: 92,970

  【联合国军共计伤亡人数】

  死亡:683,079

  受伤:1,167,737

  伤亡合计:1,850,816

  【中国人民志愿军】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000余人。

  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400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斗损失390,000余人。

  除战斗损失外,医院还收治过患病住院的军民450,000余人次,其中病亡者13,000余人,加上阵亡、因伤救治无效死亡等明确死亡者和失踪后估计已死亡者,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万余人左右加上朝鲜人民军的伤、亡、失踪数位中朝军队共损失628 000余人的兵员代价。

  人民网北京2010年6月26日电,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文史参考》半月刊上撰文指出,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徐焰介绍说,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4084人;负伤383218人(因包含两次以上负伤而存在重复统计);患病后送入院治疗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样存在重复统计);战场失踪25621人。此外,战争期间根据解放军后方卫生部门的统计,医院中的负伤人员有21679人不治身亡,还有13214人病死。按以上数字总计,共有148977人牺牲。但这一数字未包括失踪人员中的死亡者,也未包括支前民工。上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汇集全国各省市民政部门的统计,得出的烈士总数为171669人。此后,各地民政部门又陆续增报了一些抗美援朝烈士,至今纪念馆的统计已增长至183108人。考虑到一些复杂现象,对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表述,似这样讲较为客观——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共消耗各种物资560万吨,其中弹药一项即达25万吨,开支战费62亿元人民币。中国军队共战损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种枪87559支(挺)。

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却换来金日成世袭王朝: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一张椅子
下一篇: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八山山 2010-12-23 02:37
To: 大女婿 你曾经说: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政府不会把实际阵亡数公开,至今也没解密,这说明死亡的人数非常巨大。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他是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找到的资料。中国国家档案馆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朝鲜战争的所有资料的接触。中国轮流参战总共350万,实际损失减员(包括非战斗人员、失踪、后方医院死亡的、但不包括战俘)也就是实际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超过110万。这个数字非常可信。苏联答应提供60个师的军事装备,而且都是二战淘汰武器,
总有一天水落石出。
回复 大女婿 2010-12-17 18:59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政府不会把实际阵亡数公开,至今也没解密,这说明死亡的人数非常巨大。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他是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找到的资料。中国国家档案馆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朝鲜战争的所有资料的接触。中国轮流参战总共350万,实际损失减员(包括非战斗人员、失踪、后方医院死亡的、但不包括战俘)也就是实际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超过110万。这个数字非常可信。苏联答应提供60个师的军事装备,而且都是二战淘汰武器,最后在联合国的施压下终止后部分提供。这对志愿军来说何止远远不足,简直是灾难。所以造成战场上装备、食物、严重短缺,有的战士甚至只有几发子弹,食物中断使大量战斗人员伤失斗志,大批冻死饿死,后阶段很多后续部队还没到前线,就在空袭中大部损失,我们的制空权几乎为零。除了头五次突袭成果不错外。到后来越来越无法坚持,所有的战果都是靠人海战术的代价来完成,后勤交通几近瘫痪,伤亡之巨大令彭德怀一次次恳请老毛,怎么办?最终,中国政府就这样被迫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所以在很多条款上中国不得不妥协让步。本来51年10月就可以谈判停战,但为了一万四千多战俘遣返问题,老毛决不妥协让他们自由选择去何方。必须全部归还中国政府。这样又打了一年九个月。最后一万四千多战俘去台湾。这就是被迫签字最为关键的一条款!另外六千多战俘回中国,最初热情接代安慰,后来,慢慢的一天比一天不对,到最后,这些人最幸运的开除军籍回老家,最不幸的军法判死刑。没死的在文革也吃尽苦头!这就是我们的体制?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