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宇宙的总能量
侯工
宇宙前身是一堆弥散状态的最小粒子。这些最小粒子没有质量,但有能量,所以会运动。
所有最小粒子能量的总和就是宇宙的总能量。
最小粒子的能量来自它自身的结构能,称为微观结构能,因为最小粒子是最小的球面结构,它的球面与半径存在不确定关系。这种不确定关系是最小粒子运动的根源。
球面与半径不确定关系源自圆周率л。л是圆周与直径之比。圆周是封闭曲线,属于二维,而直径是直线,属于一维。由于两者维度不同,所以其比值是不确定的。这是凡含有л的关系式都是不确定的根源,即系一切运动的根源,也是量子力学测不准定律的根源。因为所有物质(体)都是运动的,观测者与被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各种参数都在变化中,所以无论如何观测,其位置和动量都是测不准的。
具有结构能的最小粒子没有质量,其能量通过自身运动体现出来,其量值可通过当量质量用质能方程E=(1/2)mc^2算出。
物质(体)本身没有能量,在宇宙球面挟持下运动而获得能量。物质(体)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Ek,以公式表示:
Ek=(1/2)mv^2 (1)
物质(体)的动能就是它的能量。因为物质(体)的本速等于光速c。所以物质(体)的能量E,以公式表示:
E=(1/2)mc^2 (2)
这就是质能方程,由动能公式直接推出,是最完美的质能关系表达方式,原来的质能方程E=mc^2因为没有理论依据而宣告作废。
最小粒子的当量质量m1=1.821*10^(-31)kg(59.《宇宙的寿命》)
光速c=3*10^8m/s
最小粒子的能量E1,通过它的当量质量求得:
E1=(1/2)m1c^2
=0.5[1.821*10^(-31)][3*10^8]^2
=8.1945*10^(-15)j
电子有5个最小粒子,其能量
Ee=5E1
=5*8.1945*10^(-15)
=4.0973*10^(-14)j
普朗克公式ε=hv,普朗克常数h=6.62607015×10^(-34)j·s,v是电磁波频率。单位Hz,普朗克公式的意思是:1份能量子ε在1Hz频率的电磁波释放的能量是6.62607015×10^(-34)J。
因为1个电子的能量Ee=4.0973*10^(-14)j,那么它的频率v:
v=Ee/h
=4.0973*10^(-14)/6.62607015×10^(-34)
=6.1836*10^19Hz
上面计算结果的意思是,1个电子的能量Ee=4.0973*10^(-14)j,相当于它以6.1836*10^19Hz频率振动产生的能量。
如果1个电子产生1份能量子的能量6.62607015×10^(-34)J,求它的振动频率v1:
建立关系式:
4.0973*10^(-14)/6.1836*10^19=6.62607015×10^(-34)/v1
v1=6.1836*10^19(6.62607015×10^-34)/4.0973*10^(-14)
=1Hz
也就是说,1个电子以1HZ频率振动产生的能量就是1份能量子。可见量子力学简单明了,不要故弄玄虚。
当最小粒子处于宇宙“怀孕”状态时,其运动的目的是使“胚胎”不断长大。当宇宙“胚胎”成熟诞生那一霎,所有最小粒子变成了物质(体)中存在的形式,其能量全部转变成宇宙结构能。所有最小粒子的运动能力随之全部丧失,就好像自行车运动场上所有自行车都撞在一起,全部不能运动,这种现象称为“抱团失速”。此时所有物质只能依靠宇宙球面的结构能通过牵引力挟持着才能运动了。说明所有物质(体)的能量都来自宇宙结构能。这是太阳发光发热的根源,也是地球内部发热的根源。推而广之,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根源。
如何理解能量守恒呢?
物质分为两种:1.最小粒子称为隐物质(物元),2.物体物质称为显物质(物体)。能量分为3种:在宇宙“胚胎”期,其能量表现为(1)隐物质正能,其量值是所有物元(最小粒子)能量的总和,等于(2)宇宙结构能;在宇宙刚诞生时,其能量表现为(3)显物质总负能,其绝对值等于宇宙结构能;在中间过程内,其能量表现为最小粒子隐物质正能和显物质负能共存状态,隐物质正能和显物质负能绝对值之和等于宇宙结构能;宇宙极限球面时,显物质负能全部转化为隐物质正能,其量值等于宇宙结构能。
宇宙总质量M总=最小粒子的当量质量m1×最小粒子总数
=1.821*10^(-31)×1.7442*10^84
=3.1762*10^53kg
宇宙的总能量E总=(1/2)M总c^2
=0.5*(3.1762*10^53)(3*10^8)^2
=1.42929*10^70j
计算结果:
1个电子以1Hz频率振动释放的能量是1份能量子6.62607015×10^(-34)J(焦耳)。
1个最小粒子的能量是8.1945*10^(-15)j(焦耳)。
宇宙总能量即宇宙结构能是1.42929*10^70j(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