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解析光电效应
热度 1已有 698 次阅读2020-8-12 21:59
|系统分类:杂谈|
光电
分享到微信
1.36解析光电效应
侯工
光电效应是一个神奇的现象。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光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逸出而形成电流。
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人们因此认为光有波粒二象性,即光既是波又是粒子。
其实,波与粒子是矛盾的。波的传播,就像水波一样,是水的振动,水的分子并没有随着水波传播。同理,光是一种电磁波,是宇宙球面中的最小粒子振动,最小粒子也不会随着光波传播。
既然认为光子是有质量的粒子,就不可能一边“上下(前后)”摆动,一边向“前”移动,根据最节省能量的原则,有质量的粒子的运动是走捷径的,而波动不是捷径,波动定义为质点在原地有规律的摆动,所以粒子的单向运动与波动是不可能共同进行的。
光波遇到较小的障碍物可以绕过去,粒子就不能了。
如果光束是由粒子组成,将光束照射于一条狭缝,通过狭缝后,在探射屏应该会观察到对应于狭缝尺寸与形状的图样。可是,实际进行这单缝实验时,探测屏显示出衍射图样,光束会被展开,狭缝越狭窄,则展开角度越大。在探测屏上显示出,在中央区域有一块比较明亮的光带,旁边衬托著两块比较暗淡的光带,说明光是波而不是粒子。
如果光束是由粒子组成,将光束照射于两条相互平行的狭缝,则在探射屏上会观察到两个单缝图样。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在探射屏显示出一系列明亮条纹与暗淡条纹相间的图样——波干涉效应。
以上这些实验结果意味着光是一种振动波。
用双缝实验来检试电子的物理行为,发现电子也会发生干涉现象。1974年,皮尔·梅利(Pier
Merli)
,在米兰大学的物理实验室里,成功的将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在探测屏上,他也明确地观察到干涉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电子是公认的粒子,但是电子运动是半奇数形式的,一边自旋一边作线性运动,这样就产生了波动。电子的波粒二像性是由电子的特殊结构和运动方式决定的,而光就没有这样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既然没有光子,光电效应就不是由光子引起的。那么是由什么引起的?——是由光的频率引起的。
事实上,由于电子的固有频率与光的频率产生共振或谐振,使其能量增大逸出原子而成为自由电子,从而形成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与光波的频率有关。马克斯·普朗克发现的普朗克关系式E=hv
(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波频率),将电子逸出能量 E与光波频率
v关联在一起,而与“光粒子”(质量)无关,说明光电效应是电子对光波的频率响应而导致的共振现象。同时说明光电效应不能证明光的粒子说,因为,光电效应必须要达到一定频率的光。如果存在光子,只要普通的光就可以了。
再说,光是由电子跃迁产生的。电子由5个最小粒子构成。最小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如果电子在跃迁时放出光子,这些光子从何而来?如果从电子来,一个电子只能放出5个光子,那么光源很快就消耗殆尽了。
由此可见,光电效应证明光的波动性,因为这里不需要粒子的特征——质量,只需要波动的特征——频率。在光电效应中,与粒子无关,与光的强度也无关。达到或超过一定频率阈值的光可以使电子获得逃逸所需的能量,这就是光电效应的实质。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