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7.52周公谓鲁公
新编《论语》详解•七 谋政
侯工 编著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18.10》)
杨伯峻:周公对鲁公说道:“君子不怠慢他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信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钱穆:周公教鲁公道:“君子不要忘忽他亲属。不要使大臣怨他不见用。故旧之人无大恶逆,不要舍弃他。不要求全责备于某一人。”
详解:
本章是孔子给学生讲授的周代初期的历史,因为是学生课堂笔记,所以前面没有“子曰”。
对本章的误解,主要源于朱熹。因为朱熹的注解历来被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谁也不敢改变,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形成惯性,延续至今。
本章虽然是孔子讲述周公对儿子的教诲,但也是孔子思想的体现。因为不符合孔子理念的内容,孔子一般不讲,如果有讲,也会给以批判。如《论语·颜渊》里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说:“如果杀掉无道的,来成全有道的,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为政,哪里需要杀人?您循道做到善,那么民众跟着就善了。君子的品德像风一样,民众的品德像草一样。草上面的风吹向哪个方向,草就一定倒向哪个方向。”
本章关键在“施”字。大多数人根据朱熹的注解,都解释为“怠慢”、“疏远”之类。领导人由于不疏远自己的亲属,于是结成亲情关系网,办事靠关系,如果亲属犯罪,就会网开一面,因此影响到整个社会,千古以来,根深蒂固。因为朱熹的曲解,导致人们将这种不良风气归罪于孔子,使孔子蒙受千年不白之冤。
孔子历来对自己亲人是严格要求的,他要求儿子伯鱼要好好学习《诗经》和《礼记》。身为大夫的孔子,对儿子的葬礼也是简约从事。根据孔子一以贯之的原则,孔子不会主张对亲人过分溺爱,也不会放纵他们。
周公谓鲁公曰
——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这些制度的形成为周朝八百年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谓:教导。
——鲁公:周公的儿子伯禽。最初,周武王分封鲁国给弟弟周公旦,之后因周公旦留辅天子而改封周公长子伯禽为鲁侯。
君子不施其亲
——施:蔓延,放纵。如: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葛的藤枝,在山谷间随意蔓延)。——《诗·国风·周南·葛覃》
——君子不放纵自己的亲人。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使:让。怨:抱怨。以:任用。
故旧无大故
——故旧:老臣旧友。故:罪错。
则不弃也
——则:就。弃:舍弃。
无求备于一人
——求备:要求做到事事完善无缺。
本章记载孔子讲述周公对儿子的教导——周公谓鲁公,希望他在从政时不要徇私不公,严格要求亲人,而对别人则要宽容大度。
译文:
周公教导儿子伯禽说:“君子不放纵自己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不被任用。对老臣旧友,如果没有重大罪错,就不要舍弃他。不要对人要求做到事事完善无缺。”
附:《诗经》欣赏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注】覃 [tán]:深广,如覃思;延长,延及,如覃恩。维:发语助词,相当于那些。萋萋:茂盛貌。喈:jiē,喈喈,声音和谐。莫莫:茂盛貌。刈:yì,割,割草。濩(huò):通假镬,引申为煮。絺(chī]):1. 细葛布。2. 细葛布做的衣服。綌(xì):粗葛布。斁(yi4):厌倦,懈怠,厌弃。薄:虚词,作"乃"解。污:洗去污垢。私:内衣。澣(huàn):同浣,洗。害:通“曷”,盍,何,疑问词。否:不。宁:平安,引申为问候。
译文:
葛草长长蔓藤壮,漫山遍谷随意长,藤叶碧绿又繁盛。黄鸟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声声像歌唱。
葛草长长蔓藤壮,漫山遍谷随意长,藤叶浓密又茂盛。收割回来煮一煮,剥成细线织葛布,穿上葛衣真舒服。
回去告诉我师姆,我要告假看父母。快把内衣洗干净,再洗外衣成楚楚。洗与不洗整理好,回家问候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