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9.13曾参前儒刚
新编《论语》详解•九 余论
侯工 编著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8.5》)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8.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8.7》)
杨伯峻:
曾子说:“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纵被欺侮,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曾这样做了。”
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人吗?是君子人哩。”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钱穆:
曾子说:“自己才能高,去问才能低于他的人。自己知道多,去问比他知道少的人。有了像没有,充实像空虚。别人无理犯我,我能不计较。以前我的朋友曾在这上面下过工夫了。”
曾子说:“可以把六尺的孤儿托付他,可以把百里的政令寄放于他,临到大关节处,摇夺不了他,这等人,可称君子了吧!真可算得君子了!”
曾子说:“一个士,不可不弘大而强毅,因他担负重而道路远。把全人群的大道来做自己的担负,不重吗?这个担子须到死才放下,不远吗?”
详解:
有人认为曾参是孔子的高徒,是孔子的衣钵传人,非也。人的境界有高低,志向也有不同。学生不一定继承老师,黄铺学生背叛校长的还少吗?
孔子反复教导曾参,说自己的学说是以道一以贯之的。但是,曾参一意孤行,直到死都认为孔学之道是“忠恕”。从这一点来说,曾参是“刚”的,即是非常固执的。
由于曾参坚持自己观点,也就是另立门户了,成了儒学的鼻祖。
孔学的核心是道,所以孔学的忠是心于中道,即忠于道;而曾参没有道,所以他的忠是忠于国君,这是历代缔王对忠的标准解释,也是朱熹在科举考试中的标准答案。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即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朱熹认为,忠恕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显然,儒家的忠不是孔学心在中道的忠了。
孔学与儒学的区别就在于有道还是无道,孔学有道,儒学无道。
客观地说,儒家是分为先秦儒家和秦后儒家的。先秦儒家又称前儒,包括曾参、子思、孟轲等,秦后儒家又称后儒,例如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
前儒虽然背离了孔学之道,但是还保持着士的刚毅。例如曾参不愿意做官,在公元前456年(鲁悼公十一年)曾参五十岁时,齐国聘他做宰相,楚国迎接他任令尹,晋国请他为上卿,可谓官运亨通,但曾子皆不应命,说明他还保持着前儒的清廉气节,不愿意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孔子的中庸是行正中道,是循道而行的实践。而子思的中庸是认为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泄出来的时候,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泄了出来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果能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广之,那么天地之间一切都会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显然子思的中庸离开了道,也离开了循道而行的实践。但是当鲁穆公请子思做国相时,子思则以推行自己的学说为重婉言谢绝了,也表现了刚。
孟轲是子思学生的学生,其学说是"以仁为本"而不是孔学的“以道为本”,所以说孟子学说不是孔学。但是,孟轲能够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章句下》)说明他还具备前儒的刚毅品格。
后儒们基本上都是缔王的鹰犬了,表现多是懦,看看他们都身居要职就知道了。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能:能力强的。不能:能力弱的。多:知识多的。寡:知识少的。有:有学问。无:没有学问。犯:冒犯。校:计较。尝:曾经。从事:做到。斯:这样。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六尺:古六尺相当于现在四尺。托:托付。孤:孤儿。寄:交付。百里:引申为国家。命:命运。临大节: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可夺:不可夺志。君子人:称得上君子的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强壮而有毅力。重:重大。远:遥远。仁:仁德。死而后已:到死方休。
本章记述了曾参的自我修养和政治抱负理念,其中没有关于道的论述,但是表现了前儒刚毅不屈的品格。
译文:
曾参说:“能力强的请教于能力弱的,知识多的请教于知识少的,有学识当成没有学识,满腹经纶却谦虚好学,遇到别人冒犯也不计较——以前我有个朋友曾经做到这样。”
曾参说:“可以将把幼小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将国家的命运交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而不可夺志——这样的人称得上君子吗?完全称得上君子啊!”
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强壮而又有毅力,任重而道远。以仁德为己任,不也重大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