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9.11人性天道不可得而闻
新编《论语》详解•九 余论
侯工 编著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5.13》)
杨伯峻:子贡说:“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学问,我们听得到;老师辟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
钱穆:子贡说:“先生讲诗书礼乐,是可以听到的。先生讲性与天道,是难得听到的了。”
详解:
孔子教学生,不像现在老师采用的填鸭式的,而是启发式的。
孔子在4.14《启发以时》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还没有发奋努力经过独立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说明时机未成熟,我就不去启发他;举房子一个角做例子,不能反推到其它三个角的人,也是时机未到,我就不重复举例了。
用填鸭式教育出来的学生,脑筋是死的,用启发式教育出来的学生,脑筋是活的。脑筋活,才能开悟,才能举一反三,才能融会贯通。
本章是提出了对人性和天道如何感悟的问题。
子贡曰
——子贡:孔子学生,口才好,善于经商,但境界不高。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老师。文章:指老师平时讲课的内容,如仁义礼智信。得而闻:能够听得明白。
——老师的仁義禮智信等內容,我们平常能够听得明白;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言:关于。性:人性。
——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内容,我们却听不明白。
其实,孔子有讲过人性和天道,只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
孔子在1.13《习分善恶》里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单纯针对人性来讨论辨别其善恶,就会互相纠缠在一起,混沌不清啊;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善恶,才可以分得一清二楚啊。
这是孔子学识深厚的体现,孔子不说人性本善,也不说人性本恶,只说人性本无善恶,全靠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
孔子在1.3《大道无言》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你看看那上天,他说话了吗?四季在变化,万物在生长,上天说过话吗?
这里的天,就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通过反复实践归纳总结出来的。
孔子对曾参和子贡都有讲过道。
孔子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4.15》)
孔子对子贡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孔子为什么平时多讲仁義禮智信而少讲人性和天道?因为仁義禮智信比较具体,同学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人性和天道比较抽象,同学们难以理解,必须经过长期实践,思想开悟了才能有所体会。其实道就是自然规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即使孔子讲的仁义礼智信,也是以道一以贯之的,只是子贡还没有开悟,道在身边却熟视无睹罢了,所以孔子说他是器,是一个瑚琏,一个珍贵的祭祀用品。
后来,孔子将自己对道的感悟写成《易传》供人们自己学习研究。
本章记述了子贡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人性天道不可闻,听不懂,说明对人性和天道的理解是需要悟性的。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
子贡说:“老师的仁義禮智信等內容,我们平常能够听得明白;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内容,我们却听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