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7.31身先士卒
新编《论语》详解•七 谋政
侯工 编著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13.2》)
杨伯峻: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问政治。孔子道:“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
仲弓道:“怎样去识别优秀人才把他们提拔出来呢?”孔子道:“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
钱穆:
仲弓做了季氏宰,请问为政之道。先生说:“诸事先责成下面的有司。他们有小过失,当宽赦。多举贤才来分任各职事。”仲弓说:“于何知得贤才而举之呢?”先生说:“只要举尔所知,尔所不知的,难道别人会舍他不举吗?”
详解:
最近到百度的《儒家吧》、《论语吧》、《宇宙吧》、《哲学吧》等几个“吧”里走了一趟,发现几乎每个“吧”主都是武大郞开店——高于己者就被炒鱿鱼,踢出局。他们个个都是山大王。这样的“吧”就是孔子说的“小人同而不和。”只不过是小人玩意儿而已,成不了气候。
按照孔子观点,只有真正达到不同,这不相才有意义,否则这不相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成了一句口号。
圣人之道,归根结底是以不同为基础的。只有不同,包容各方,不强求一统,有容乃大,最终才能实现大同。大同的关键是各方齐聚在一起,不是同,而是大,包罗万有,如天地般让万物竞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不是让花只有一种颜色、鸟只有一种叫声。
西方的马太效应,强者益强,弱者益弱的结果是世界走向单调、枯燥而乏味。
真正的大同,不是统而大同,是不同而大同。要不同,首先就要成就其大,如海纳百川。无其大,就无其不同。无其不同,就无其大同。
今天风行世界的民注制,就是实行孔子的和而不同。如果强调统一,大搞一言堂,排斥不同意见,是不可能有真正民注的,最终必成为孤家寡人。
孔子除了上面说的,在为政方面,他还提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及“天下为公,举贤与能,讲信修睦 ”.。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仲弓:冉雍(前522年—?),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弟子,曾在季氏手下任总管,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因为季氏坚持腐败,不听劝谏,仲弓只做了三个月就辞职了,说明仲弓很有原则性。
——问政:请教如何为政。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后,请教孔子如何为政。
先有司
——先:以打仗为例,身先士卒。有司:指机关单位内的职员。
与职员在一起,做到身先士卒,
赦小过
——赦:赦免,这里指不计较。小过:小过失。
——不计较他们的小过失,
举贤才
——举:举荐。贤:贤德。才:才能。
——举荐有贤德和才能的人。
焉知贤才而举之
——焉:如何。知:得知。
——如何得知有贤德和才能的人来举荐呢?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尔:你。知:了解。人:别人。舍:舍弃。
——“其……诸?”是以反问表示否定的句式,相当于“难道……吗?”
——举荐你了解的,你不了解的,难道别人会舍弃他吗?
本章孔子通过回答仲弓关于为政的问题,指出身先士卒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做到宽容和不忌贤妒才,及时举荐他们。
白话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后,请教孔子如何为政。
孔子说:“与职员在一起,做到身先士卒,不计较他们的小过失,举荐有贤德和才能的人。”
仲弓说:“如何得知有贤德和才能的人来举荐呢?”
孔子说:“举荐你了解的,你不了解的,难道别人会舍弃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