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6.22君子周急不继富
新编《论语》详解•六 师贤
侯工 编著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6.4》)
杨伯峻:
公西华被派到齐国去作使者,冉有替他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孔子道:“给他六斗四升。”
冉有请求增加。孔子道:“再给他二斗四升。”
冉有却给了他八十石。
孔子道:“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辆,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里送炭,不去锦上添花。”
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他不肯受。孔子道:“别辞,有多的,给你地方上[的穷人]吧!”
钱穆:
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子代他母亲请养米。先生说:“给她一釜吧!”冉子再请增,先生说:“加庾吧!”冉子给了米五秉。先生说:“赤这次去齐国,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袭。吾听说,君子遇穷急人该周济,遇富有的便不必再帮助。”原思当先生的家宰,先生给他俸米九百斛。原思辞多了。先生说:“不要辞,可给些你的邻里乡党呀!”
详解:
如何帮助人?历来有四种态度: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借花敬佛。
一毛不拔。
锦上添花往往是献媚巴结,另有所图,借花敬佛是假慷慨——慷别人之慨,收自己的人情,一毛不拔就缺乏爱心了,最好就是雪中送炭,就像孔子说的“君子周急不继富。”
孔子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
公西赤风度翩翩,能言善辩,学有所成,被鲁国任命为驻齐国的外交大使。
公西赤同窗好友冉有为了讨好公西赤,就代公西赤的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孔子说:“给一釜吧。”
一釜是六斗四升,量是少点,冉有觉得面子过不去,于是典着脸要多给些。
孔子说:“那就再给一庾吧。”
一庾是二斗四升,把冉有气个半死。
冉有擅作主张要给五秉,一秉16石,一石10斗,5秉那就是800斗了,相当于4000千克。冉有可真大方啊!不过,只不过慷孔子之慨而已,借花敬佛。
既然公西赤成为朝廷命官,自然有不菲待遇,母亲也会得到妥善安置,不会有后顾之忧,何劳冉有操心?
可见冉有是在锦上添花,另有所图。
孔子看出冉有不良企图,于是教训他说:“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公西赤现在到齐国当外交大使,乘坐的是肥壮马匹拉的高级车,穿的是又轻又暖和的皮大衣。我曾经听说过:君子周济有急需的穷困的人,而不会为富人添加钱财。
有人可能以为孔子小气,本章后面就记载了孔子大方的事迹。
孔子在鲁国任大法官的时候,他的学生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原思家里贫穷,周围的乡亲也穷,所以给原思900斛(1斛等于5斗)的俸米,原思觉得太多了,不愿接受。
孔子说:“不要拒绝,用不完就送给乡亲们。”
孔子认为公西赤家不穷也没有穷亲友,所以象征意义地给一点就行了。原思家里穷,邻里乡亲也多穷人,所以多给。
孔子搞分配不仅考虑他本人,还考虑他周围的人,心细如此,是个仁慈的领导;而原思见给的太多了,不要,也是个好学生,好下级。
通过本章记述的两件事,可见孔子强调的是德行的培养,强调的是以仁立人,对人先进行道德修养,注重道德的自觉,然后再讲财物分配。
孔子的至高至善,以道德立人,是法理的基础。现在,很多所谓海归学者羡慕西方制度,说传统的道德修养靠不住,极力推崇西方法律制度的完善,居然将法律和道德对立起来。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但他们不清楚,正是由于没有孔学传统道德的滋养,才会出现那些娱乐致死、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啃老的一代等等,这也就是孔子早就预言过的恶果,所以他才一直坚持道德教化,为政以德,明德慎罚。
西方人早就推崇孔子的道德教化,所以能够彰显法律的功能,留学人士不知其中奥秘,只见表面风光,学其皮毛,弃其根本。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华:孔子学生公西赤;使:出使,出任外交大使;于齐:到齐国;冉子:冉有;其:指代子华;请粟:请求赐给小米。
子曰:“与之釜(32kg)。”
——与:予,给;之:代指子华母亲。
请益。曰:“与之庾(12kg)。”
——益:增加;请益:冉有请求增加;
冉子与之粟五秉(4000kg)。
——冉有胆子真大,不经孔子同意就要给5 秉(4000kg)。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赤:公西赤;之:指代任命外交大使这事;适齐:到齐国去;乘:乘坐;肥马:配置肥马的车辆;衣:穿着;轻裘:又轻又暖的皮大衣;吾:我;闻:听说;之:指代后面的话;君子:有仁德的成功人士;周:周济;急:急需解决的困难;继:添加,帮助;富:富裕人家。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黨乎!”
——原思:孔子学生;为:做;之:指代孔子家,宰:总管。九百:指当时常用单位斛,一斛等于半石(25kg)。辞:推辞,不接受;毋:不要推辞;以:用来;尔:你,你的;邻里乡党:邻里乡亲。
本章通过孔子处理分配问题的两件事的不同方式,揭示君子周急不继富的原则,宣扬孔子多为穷人着想的美德。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黨乎!”
白话文:
公西赤出使齐国任外交大使,冉有代公西赤母亲向孔子请求小米。孔子说:“给她一釜(32kg)吧。”
冉有请加多一些。孔子说:“再加一庾(12kg)。”
冉有要给五秉(4000kg)。
孔子说:“公西赤这次到齐国当外交大使,乘坐的是肥马拉的靓车,身上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毛皮大衣。我曾经听说过:君子周济穷人急于解决的困难,不会为富人增添财物。”
孔子当鲁国司寇的时候,原思当他家的总管,孔子给他俸米900斛(22500kg),原思推辞,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就给你的邻里乡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