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6.1贤者善师
新编《论语》详解•六 师贤
侯工 编著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4.1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7.22》)
杨伯峻: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钱穆:
先生说:“遇见贤人,当思与之齐等,遇见不贤之人,当自反省莫要自己亦和他般。”
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详解:
这一章原编撰者分为两章,其实内容是互相关联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是以贤(德才兼备)者为师,以不贤者为反面教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是周围的人肯定有老师:学习他们的优点,以他们的缺点作为镜子对照自己,这也是一种老师。
——因此笔者将原两章编归为一章。
见贤思齐实质上是思齐于道,这是君子贤德。
在人不知(智)的社会里,人群中必然出现贤与不贤同时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令人迷惑:由于社會风气不正,遇到贤人,有人忌妒,遇到不贤,却有人跟随。
针对这种乱象,孔子明确提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遇见;贤:品德高尚循道而行的高人;思齐:想方设法效法他;不贤:品德不好的人;而:连词,表示转折,这里作应该解;内:内心;自省:自我反省;也,助词,表示肯定。
——然而,如何才是依道而行呢?用孔子的话说,是“吾道一以贯之”。孔子深谙道的奥妙,通晓道是需要一套方法才能认识、掌握和运用的。
——三人:无三不成几,三人为众,这里泛指一般人群;行,指做事;必:一定;师:给予自己效法或启发的人;焉:这里,如心不在焉;焉代指前面的“三人”,即在这些人中;必有我师焉是“焉必有我师”的倒装句式。
——择:选择;其:其中;善者:(1)比自己好的人,(2)一般人身上的优点;之:代指(1)和(2);从之:效法他,汲取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不善者:别人的缺点或错误;改:通过内省后改正;之:代指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几个一起做事的人,其中必定有可以给我效法或启发的人。选择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作为师法的榜样,看到别人缺点错误就自己内省,以别人的缺点错误为鉴,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这与前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更普及——每个人都可以为师。
一般人认为,只有比自己好的人才可以作老师,但是现实中遇到的往往多是一般普通的人,难道就没有老师了吗?
孔子认为一定有的,这就是以他们的优点长处为榜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再以他们的缺点错误为镜子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内心和行为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借鉴其不善者而改之,将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当作自己的反面教员,这也是一种师法,做到这样自己就可以无论如何都有老师了。从别人身上吸取智慧,这样进步快些。
这一章,孔子阐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得到教益或警示的道理——贤者善师,这在国际上尤为重要,应以发达国家为师,以落后国家为鉴。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白话文:
孔子说:“遇见品德高尚依道而行的高人,就要想方设法效法他,遇见品德不好的人,应该在自己内心反省,检查自身有没有类似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孔子说:“几个一起做事的人,其中必定有可以给我效法或启发的人。选择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作为师法的榜样,看到别人缺点错误自己就内省,以别人的缺点错误为鉴,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