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5.40蕴故为师
新编《论语》详解•五 思智
侯工 编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2.11》)
子曰:“当仁不让於师。”(原《论语•卫灵公》)
杨伯峻: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钱穆:先生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乃可作为人师了。”
先生說:“若遇行仁之事,在己即當率先向前,莫讓給眾人為之。”
详解:
有个网友话说得难听:“你把古尸翻了又翻,翻了再读啥意思呀?”他将笔者重新注解《论语》,将孔学正本清源的工作看作是翻古尸,这代表了相当数量的瓜民思想。
我对他说:“你在学校里学的‘语数理化英’,有哪一科不是前人的理论?按照你的逻辑,你的物理课学牛顿力学定律不是在翻古尸吗?你的语文课学古文不是在翻古尸吗?你的化学课学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不是在翻古尸吗?你的数学课学的微积分和英语课学的英文字母不都是在翻古尸吗?你不是一直在把古尸翻了又翻,翻了再读吗?”
这位网友又说:“孔子的古思 想,绝非当代社會的指导思 想,你到底为啥这么怀念古尸呢?”
这个童鞋的数学肯定是体育老师教的,逻辑分数为0。我只好按照他的逻辑对他说:“真佩服你的逻辑!你吃第二个包子饱了,你就说你吃的第一个包子是古尸包子,绝非可以饱肚子。”
一棵树没有树根,又何来树干?人类没有祖先,又何来子孙?没有孔子的古思 想,又何来当代社會的指导思 想?盖房子可以不用基础吗?
不过这也难怪,瓜民只会吃瓜,不会过问瓜从何来。
孔子在《论语·述而》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讲述了如何以别人为师的道理。孔子在这一章讲的是一些可以为师的优秀的处事方法。孔子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及“当仁不让,於师。”来说明。
大概没几个中国人不知道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名言。小学老师就经常把它挂在嘴边,使得小学生也耳熟能详,可是有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呢?
按照杨钱二师“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乃可作为人师了 ”的注解,“在温习旧知识时”,就一定可以“新发现、开悟出新知”吗?难道熟读朱熹《四书集注》的错误注解,就可以作别人老师了吗?
——那只能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中国思想界没有进步就是因为误解了孔子这句含意深刻的真言。所有通常的解释,都如上面杨钱二师一样,受了朱熹的忽悠,错得离谱。
那些毫无根基,只为反孔而反孔的人,或者故意曲解孔学的腐儒,他们将朱熹的《四书集注》倒背如流,不都成了大师了?
以前就是在这种混乱情况下,才使竖子朱熹成为科举的标准,误了千千万万莘莘学子,贻害中国700 多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可以”不是古文里的一个词,而是“可”+“以”,相当于“以……可矣”。“温故而知新”因被强调而放在前面,原话是“以温故而知新为师可矣”的倒装句式。
——以:把;可:合适;师: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一定是某人,而某些正确的处事方法也是可以成为师法的目标的。所有可以学习、效法的目标或对象都是“师”。
——温:通蕴,积聚、蕴藏,蕴积,如:视其温辞(积聚的话语),可以知其塞怨(《春秋繁露·楚庄王》);《素问·离合真邪论》:“逆而刺之,温(蕴积的)血也。”
——故:故有的,这里指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学识、智慧;温故:积聚故有的学识和智慧;知:智的本字,学识和智慧;新:鲜活的创造与呈现。温故而知新:积聚蕴藏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学识智慧而保持在当下鲜活的创造与呈现。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里说:“由!知德者鲜矣。”——“以智慧践行圣人之道、有所得的君子,永远处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中啊!”就和这一章互相发明,其中“鲜”就是“新”。
——没有“温故”,即没有积聚蕴藏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学识和智慧,就没有学识和智慧的创新与发展,就没有“由知、德者,鲜矣!”而“知新”。
——所有新思潮都没有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因而不可为师。
——其“新的学识和智慧”如果没有“温故”,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成就真正鲜活的学识和智慧;
——当然,有了积聚、蕴藏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学识和智慧而没有不断创新,就会老化和固化,但是创新必须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
——积聚、蕴藏与创新、呈现这种相辅相成的“温故”而“知新”的处事方法,见闻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是应当以其为师的。
——把“积聚、蕴藏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学识和智慧在当下不断创新,作为君子践行圣人之道所师法的目标是应当的啊!
原断句“当仁不让於师”,按照杨师的解释:“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然而,学生毕业后,进入到社會,老师不在身边,这样解释就不合适了。再说,如果在无人的场合,又如何谦让呢?显然,杨师的解释不符合逻辑,因而违背了孔子的原意。
钱师的错误在于“莫让给众人为之。”因为当仁不让见义勇为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众人为之不是更好吗?
当仁不让已经成为一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但一般人并不知道后面还有“於师”两个字,即使知道的,也不了解其含义。
读书要有感悟,要有感悟必须先求明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很有必要透彻理解为什么孔子在后面加上“於师”两字。
当仁不让,於师
——当:有两解(一)是符合而值得,(二)是担当;
——仁:指行道成仁;让,闪避;不让:不闪避;当仁不让:遇到行道成仁的事要主动承担,不退缩闪避;於(yu2):介词,如;於师:如师;
——面对行道成仁的事要敢于担当,这种做法就如师法的目标一样啊!
——这句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结构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这一章孔子在学习方面阐明了以“积聚蕴藏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学识和智慧而保持在当下鲜活的创造与呈现”作为君子践行圣人之道所师法的目标;又在行为方面以“遇到行道成仁的事要敢于担当”作为君子所师法的目标。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当仁不让,於师!”
白话文:
孔子说:“把‘积聚、蕴藏故有的、经过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的学识和智慧在当下不断创新’作为君子践行圣人之道所师法的目标是应当的啊!”
孔子说:“‘遇到行道成仁的事要主动承担,不退缩闪避’,这种做法应当如同师法的目标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