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道与易的渊源
从已有的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看,中华文明始于9700年前的伏羲,伏羲追踪大雁迁移寻得天地秘密而作《易》,创作了八卦。
华夏文明至黄帝已趋兴盛。为了补充完善《易》,黄帝在战胜蚩尤后带着部队又追踪大雁,再一次演绎《易》。使其逐步发展和完善。
在商朝末年,为了战胜荒淫无道的商纣王,文王第三次演绎《易》,将其运用到为周朝建立基业上,因而为战胜商纣王打下坚实的基础。
春秋时期,《易》的思想广泛传播。这时出现两个杰出人物。
一个是老子,老子研读《易》后写下《道德经》,老子之书在许多地方与《周易》相合。其中尤其关于“道”的思想,源远流长,世代相袭。老子承继了由《易》所开启的有关“道”的思想。宋代学者邵雍曾指出:“老子知《易》之本。”以此说明道家与《易》早有密切关系。
魏源把这一点说得很透彻:“老子道,太古道;书,太古书也……老氏书赅古今,通上下。上焉者,羲皇、关尹治之以明道。”指出了老子思想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因此弄明白《易》是理解老子《道德经》的基础。
另一个是孔子。孔子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曾经四次到老子处和老子共同探讨《易》道。孔子写了《十翼》,第四次演绎《易》,使其臻于完美,直到今天仍然无人可以超越,所以怀疑《十翼》出于他人之手是无稽之谈——还有谁的水平高于孔子?
孔子《十翼·系辞传》谈及“道”处有二:一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二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这是对《老子》42章万物生成论的一个概括。有关道和器的问题,在《老子》书中已经隐约提出,马王堆帛书《老子》有云:“道生之……而器成之(在今本51章)”,可见老子与孔子之间是相通的。
有人说道超越《易》,也是醉了——《易》是道之源,道是流,流怎么可能超越源?那流不成逆流了吗?
从《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形成了道学易、孔学易及术家(卜筮)易三支。其後秦始皇焚书,《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然《易》学至此盛极而衰。三支易学的这一总趋势,到先秦以下乃由隐而显:透过淮南子,道家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孔学易被儒家篡改而名存实亡,流传于世的成了儒家“易”,致使今人孔儒不分,令人不禁扼腕叹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