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5.34智者毕生修仁
新编《论语》详解•五 思智
侯工 编著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治长5.8》)
杨伯峻:
孟武伯向孔子问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道:“不晓得。”他又问。孔子道:“仲由啦,如果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叫他负责兵役和军政的工作。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
孟武伯继续问:“冉求又怎么样呢?”孔子道:“求啦,千户人口的私邑,可以叫他当县长;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当总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
“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道:“赤啦,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中,可以叫他接待外宾,办理交涉。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晓得。”
钱穆:孟武伯問:“子路可說是一個仁人嗎?”先生說:“我不知。”孟武伯再問,那麼他究竟是一怎樣的人呀?先生說:“由呀!一個具備千乘兵車的大國,可使他去治其軍事,若問他的仁德,我就不知了。”孟武伯又問:“冉有怎樣呢?”先生說:“求呀!一個千戶的大邑,具備兵車百乘的大家,可使他去作一總管。若問他仁德,我就不知了。”孟武伯又問:“公西華怎樣呢?”先生說:“赤呀!國有賓客,可使他束起帶,立在朝上應對一切,若問他仁德,我就不知了。”
详解:
2500年前,孔子在教学工作中就已经懂得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现在的教学水平真的不敢恭维。5.14《未智非仁》发表后,就有网友提出:“原来要‘仁’还得先智。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原来是骗人的,要想仁,还得要先智。若不智,斯仁何能来?”
其实,“我欲仁,斯仁至矣”不能以现在的白话文来理解——我想要仁,仁就来了——哪有这么简单?“我欲仁”是指我要找到仁的門道,只有找到仁的門道,仁才有可能到來。读者可以参考2.13《欲仁仁至》。
孔子教学的重点是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要夸夸其谈,而应该通过实践获得真才实学,从而提高素质。
这章,说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学有所成,各人都掌握了一定本领,对此孔子是肯定的。然而学生各门专业知识可以毕业,唯独仁德还不能毕业,因为仁德是需要实践检验和時間考验的。
不少人在学校是标兵,但是毕业后经不起灯红酒绿花花世界的腐蚀而违背了仁道,所以孔子对他们的仁德还不能肯定,只能说“不知其仁也(我不知道他的仁德将来怎么样啊)”。这体现了孔子对学生品德素质的严格要求。
在2.25《生不违仁》里,孔子对最好的学生颜渊,也只是说他“三月不违仁”,而且还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无论道德品质还是业务技能都要由将来的时间检验啊。
虽然孔子认为仁很平常,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在一天里做到仁是不难的,但是一辈子都做到仁就难了。
孔子为什么对三个学生分别说了三次“不知其仁也”?杨钱二师都没有解释。主要原因是他们还不了解孔子对学生仁德的严格要求,仁德是要毕生修行的,这是朱熹等腐儒根本做不到的,只好绕道而行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孟武伯是魯國的一位大夫,季氏权臣之一。他看上了孔子的几个学生,想请他们帮助处理政事。第一个问到的就是子路,可见子路当时已经名声在外了。仁,仁德;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怎么样?
——孟武伯想招聘人才,跑到孔子那里,向孔子了解他的学生的情况,首先想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于是问道:“子路的仁德怎么样?”
子曰:“不知也。”
——知,知道;也,语气助词,啊。这是因为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仁德,但是,仁德修养是一辈子的事,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所以说“不知道”,言下之意:现在还不能肯定。
——孔子回答说:“不知道啊。”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又問:孟武伯感到莫名其妙,因而重複問一次;由:子路;也:呢;千:指數之大;千乘之國:擁有雄厚軍備實力的大國;使:用,派;治:管理,治理,這裏指擔任職務;其:代指“千乘之國”;賦:本意表示與用兵有關的錢財,引申為管理國防事務,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也:啦;其,代指子路;也,啊。
——孟武伯听得一头雾水,又问一次。孔子说:“子路呢,拥有雄厚军备实力的大國,可以派他去擔任國防部長啦。但我不知道他的仁德将来怎么样啊。”
——因为仁德是管一辈子的。
“求也何如?”
——求:冉求;也:又;何如,怎么样。
——孟武伯问道:“冉求怎么样?”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邑:都市,千室:指数之大;千室之邑:人口众多的大都市;家:古代指卿大夫的统治区域,百乘之家:有百辆马车的大夫领地,指有大面积多人口的领地;可:可以;使:派遣;为:胜任;之:代指“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宰:主管;
——孔子说:“冉求可以做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都市的市长或地广人多的卿大夫领地的总管。但我不知道他的仁德将来怎么样啊。”
“赤也何如?”
——赤:公西赤,善于言辞。
——孟武伯继续问道:“那公西赤的情况怎么样?”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束带:穿上礼服;立于朝:站在朝堂上;使:让;宾客:外宾;言:回答外宾提问,与外宾谈判。
——孔子说:“公西赤啊,他穿上礼服站在朝堂上风度翩翩,能说会道,可以让他当个外交部長,與外賓談判,辦理外交事務。但我不知道他的仁德将来怎么样啊。”
孔子对这几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的仁德是相当好的,否则不会推荐他们去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但孔子为什么对他们仁德的评价是“不知其仁”?主要是担心:
(1)评价好了他们会自满。如果放松仁德修养,经不起社会上声色犬马的诱惑,行差踏错,就会毁掉一世名节。
(2)将来的事变化莫测。
本章通过孔子向孟武伯如实推荐自己的学生,在仁德方面实话实说:“不知其仁也。”体现了孔子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智者毕生修仁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白话文:
孟武伯想招聘人才,跑到孔子那里,向孔子了解他的学生的情况,首先想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于是问道:“子路的仁德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不知道啊。”
孟武伯听得一头雾水,因而重复问一次。孔子说:“子路呢,拥有雄厚军备实力的大國,可以派他去担任國防部長啦。但我不知道他的仁德将来怎么样啊。”
孟武伯问:“冉求怎么样?”
孔子说:“冉求可以做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都市的市长或地广人多的卿大夫领地的总管。但我不知道他的仁德将来怎么样啊。”
孟武伯继续问道:“那公西赤的情况怎么样?”
孔子说:“公西赤啊,他穿上礼服站在朝堂上风度翩翩,能说会道,可以让他当个外交部長,与外宾谈判,辦理外交事務。但我不知道他的仁德将来怎么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