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5.15智有远虑
新编《论语》详解•五 思智
侯工 编著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楊伯峻:孔子說: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錢穆:先生說:一個人若不能有久遠之慮,則必然有朝夕之憂。
詳解:
我在文章中說,歷代御用文人等腐儒曲解孔子,助長了反孔惡棍的囂張氣焰,其實腐儒與反孔惡棍是一丘之貉。
有網友說:“不管是否曲解孔子,其思想應屬於封建思想。無論任何思想文化,都應有約束機制,靠自身都是無法實現的。公平、正義、信用都是靠法律來約束的。誰來制定法律又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解讀中國的文明歷史,不如多分析西方的文明歷史。中國近幾百年屬於文明倒退階段,我們需要瞭解這段歷史,但我們更應知道其文明倒退的原因。”
竊以為,封建思想並不一定是落後的,現代思想也不一定是先進的。捫心自問,自己有多少思想品德能及孔子?看看現在的人在追求什麼?現代人的道德品質如何?一種思想不是給它帶上“封建”、“現代”、“西方”等帽子就能改變的,是好是壞,需要實踐檢驗,歷史自有公論。
其實,封建思想是民主思想的來源,孔子思想本身就具備現代的普適價值。歐洲的君主立憲來自孔子思想,而且在封建制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思想本身是不應約束的,被約束了就沒有活力了。思想的秉性是自由。思想目的在不斷創新。
那些所謂法律何嘗不是來自思想?
按照一般邏輯,中國的文明歷史還沒有弄明白,西方的文明歷史又如何能夠弄得明白?孔子思想被全世界推崇,我們何必捨近求遠?如果能夠將孔學為什麼受抵制這段歷史弄明白,自然就會知道其文明倒退的原因了。
2500年前,孔子已經提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觀點,可是現在的人有遠慮的有幾個?一個大型手機廠,從來不考慮自己研發,一味地依靠別人,結果別人不賣零件了,這個廠就要命了。你敢說他們比孔子有智慧嗎?
難道文明倒退是因為有了孔子嗎?不要以為分析西方的文明歷史就能帶動中國文明,放著孔學等中國的文明不用,拿著西方的文明你就會用嗎?
從字面上看,這是很簡單的一章,但是字面後就不那麼簡單了。理解的關鍵在於:何謂遠慮?何謂近憂?楊錢二師的解釋都非透徹之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遠:長期、深層次,同於“習相,遠也”,和“習相”相關。脫離“習相(經實踐檢驗作出選擇)”就無所謂長期、深層次,不過幻想而已。“習相”,先要明其“相”,明其“相”必先明其“相”之位次,明其“相”之位次,必對其“相”的當下邏輯關係有一明確把握。
——而現實的存在,不離時空。現實邏輯關係也必構成相應的時空關係。對現實邏輯關係的把握,須從這現實的時空關係中切入。慮:審察、思慮、謀劃,最終必須落在行動上。
——遠慮:長遠深層次謀劃。沒有行動的“慮”也不過是幻想而已。上面的所有工夫,都構成“習”的一環,但仍不是“習”的全部。“習”的關鍵在於對現實邏輯關係把握後的改變,是轉變現實而不是被現實所轉變,只有這樣,才勉強算得上“遠慮”。
——就算是某廠做手機這麼小的事情,也必須有其“遠慮”,否則沒有對市場的深刻把握,也必然導致其“憂”之“近”,這點,觀察一下目前幾個相關企業,那些岌岌可危的行業就清楚了,那都是些被市場所轉變的典型。
——近:纏附,同於“性相,近也”;憂:禍患。近憂:纏附禍患,為何如此?因為“人無遠慮”。
——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在《易經》裏,經常提醒憂患意識是智慧之源。如果沒有憂患意識,那麼禍患的種子就在當下種下了,每一思想、行為,都在種下種子,而種子並不一定即刻萌芽,有可能潛伏著,在某一天突然爆發,讓你措手不及,現在有的企業就應驗了。把“近憂”解釋成眼前的憂愁、憂患,是對此還不能明瞭。
——現實中,很多沒有“遠慮”的事情,所謂“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眼前一片大好,形勢加速上漲,何來眼前的憂愁、憂患?順利衝昏頭腦。難道就沒有“近憂”?這,顯然是不對的。
——人的行為,必須從其苗頭下手,不想吃惡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種下其種子,萬一種下,也要採取有效措施。禍患的種子一旦纏附,一有機會就會萌芽,就要結果。千萬不能心存僥倖。眼前看不到、沒跡象的禍患,往往才是致命的。這,才是真正的“近憂”。
——無“遠慮”與“近憂”之間的關係,孔子給了一個“必有”的強判斷,由此可見對此的重視與強調。
——這話可不單單針對個體的人,對家、企業、團體、國、天下,同樣成立。“人不知”的社會,歸根結底就是“人無遠慮”的社會,其中的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地區、每個團體、每個企業、每個國家等,都處在“人無遠慮”之中,由此種下無數“憂”的種子,禍患種子因“近”而纏附。
——要使得“人不知”的社會成為“人不慍”的社會,首先要改變的就是這個“人無遠慮”。站在對社會發展的認識上,馬克思對社會發展的“人無遠慮”進行了徹底的改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解剖,就是對現實社會當下之“相”的“遠慮”。沒有這“遠慮”,就沒有其“習”。
——一個能“遠慮”的人、家、企業、集團、國、天下,必須有其相應的“遠慮”能力,社會必須發展到一定位次,顯示出一定位次之相,才可能有其相應的“遠慮”。任何的“遠慮”都是和一定位次的社會相連的。離開了一定位次的現實社會,“遠慮”也無所謂“遠慮”了。
——但社會的現實結構是有深淺之分的,有些“遠慮”可以完全洞穿整個社會的深層結構,這樣的“遠慮”就構成了人類文明歷史最珍貴的部分。後人經常以孔子兩千多年前說的話怎麼可能對現在有用,現實已經改變了等等理由來搪塞,卻不知道有些“遠慮”是可以洞穿社會結構的深層,而社會結構的深層,在兩千多年來,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改變,這是因為孔子思想是“道”,“道”是可以穿透歷史的,因此,孔子的“遠慮”,依然適合今天。
本章孔子提出一個可以穿透歷史的觀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智有远虑。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白話文:
孔子說:“如果人沒有作長期深遠的審察、思慮、謀劃,就必然纏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