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持道始终

已有 520 次阅读2018-7-11 03:52 |系统分类:文学| 持道始终 分享到微信

5.始终

《古树重生学道1.5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4.8

    杨伯峻: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钱穆:先生說:“人若在朝上得聞道,即便夕間死,也得了。”

 

详解:

这一章承接第二《大道无言》和第三《唯道为大》的脉络,上两章解决了什么是道的问题

道是抽象的,因此孔子借具体的天、天意、天命、天道等来表示道。

本章解决如何坚持行道的问题,孔子又用具体的朝夕和死来比喻抽象的始终

因为道由圣人伏羲首先发现,后经黄帝、周文王、孔子等圣人演绎,特别是由孔子编写《易传(十翼)》完善地保留、继承了伏羲的《易》道 ,所以又称为圣人之道。

然而,这简单的话,却被腐儒解释成早上闻道,晚上死了也值得之类莫名其妙的玩意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请问:既然闻道就死是值得的,为什么要等到晚上才死?闻道即死不是更爽吗?上午中午干什么去了?如果中午死,那还值得不?非要晚上死吗?

这些解释流传千年,却无人质疑,个个呆若木鸡,真把《论语》当儿戏,将孔子当傻缺这明显是孔学、《论语》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由于古文都没有标点,因此断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断句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随心所欲吗?不能。可以按照字面望文生义吗?也不能

正确的方法应该依照孔子的原意来断句。孔子原意是有迹可寻的,因为孔子的思想是以道一以贯之的,不可能自相矛盾。

有人以为,古文没有标点,后人可以随便断句,各取所需,又有人以为古文没有一定意思,完全是垃圾,些都是错误的。

原来的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错在哪里?错在真当死将《论语》给搞死了又把朝、夕真当早、晚,将孔子的博大精深的圣人之道萎缩成为渺小的个人私道,继而将孔子个人的直面担当弱化成为为了个人心灵的满足最后将孔子振聋发聩的经典之论做成了庸俗的心灵鸡汤

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朱熹的意思是:如果能够闻道,即使在朝夕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也没有遗恨了。

  于丹将孔子思想的真谛简单归结为“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就完全否定了孔学“道”的精髓。

这就是古往今来腐儒们的拿手好戏——古有朱熹,今有于丹

旧式断句就错在这里所以断句和理解起码要在孔子心胸境界的高度上,不在这个高度上,就是贬低了孔子,那还不如不解释

  朱熹如此乱解,千古以来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正确断句应该是: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喻抵千言。朝:一日之始,比喻一段时间的开始;闻:接受到以耳朵、鼻子等器官接受信息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首先要闻其道,再见其道。道不闻不见,则无由学行。

——道:自然规律;夕:一日之终。比喻一段时间的终结;不是早晨晚上,是比喻手法,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最后,空间上的由近到远,社会上由此及彼。可:可以。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就是从闻道始就坚持道,至死不变的意思。

——死:也不是指生命终结,而是比喻固守,坚持到底,一以贯之固守,就是直面

——朝闻夕死,光闻道而(固守),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历史上的腐儒们,一般通病是光闻,更可恶的是迎合帝王心意,曲解《论语》以售其奸,打着孔旗反孔,贻害中华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听孔子说话,关键在神会,靠的是悟性,往往意在言外,所以要多个心眼,千万不要死脑袋一根筋。

——如果是死去的意思,朝、夕是从早到晚一个白天的意思,孔子闻道后也只有一昼时间就死了,那么他闻道还有什么意义?难道闻道不是为了行道吗?行道一昼就完了吗?

——可见这样的解释与孔子思想格格不入。按说进士出身的朱熹不至于这样愚蠢,只能说明他假装糊涂,别有用心。

——从闻其道开始,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一以贯之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大同世界而不动摇只有这样才可以行圣人之道呀

——要做到这一条并不容易。道在人类社会体现为仁,代表人类最高利益。仁是施爱于人,不分彼此,不分等级,意味着勇于担当,敢于付出,不惜牺牲以恒,以维护人类最高利益,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趣

这就是孔子关于终身固守于道之理念在本章的阐述。

如今社会盛行玩世不恭。特别是年轻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在正确道路征途上,少有坚持到底的,多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而一曝十寒。

没有死守精神,又如何能够修得正果?有人认为这样难以操作,其实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孔子以朝夕和死作比喻,来说明自始至终死守圣人之道的重要性——始终,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行圣人之道

孔学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而且一以贯之的整体,是不允许阉割篡改胡乱释的孔子的原意是什么,就解释成什么,这叫做正本清源。

如果偷心不死,不走心,不用心,就不能坚持下去。或受诱惑,或困于名利,或囿于己见,是不可能终身行圣人之道的只有自闻道始,持道以恒,一以贯之,才能成功

最近有个网友说:赞同你的某些观点,尊重你的研究成果。孔子思想的确需要重新整理,但要扣紧孔子的核心思想——中庸,也就是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董仲舒和朱熹在弘扬孔子思想上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能将他们归于反孔队伍,他们的人品也值得肯定,他们的错误只是对《论语》某些章节的理解有误,并非图谋不轨蓄意为之,至于他们的解读被人利用不是他们的过错,从道德与人品上否定他们就是走了极端。此外你说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对孔子学说的肆意篡改和糟蹋这就违背了孔子的中庸思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正是孔子极力反对的,这是一分为二矛盾对立极端思想的产物,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审视历史,就会陷入非黑即白非正即邪的怪圈之中难以自拔。统治者不是如你想的那样铁板一块,秦始皇和隋炀帝并不能代表唐太宗和隋文帝,还望你三思。
    我对这个网友之论不敢苟同。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依道而行,中庸就是按照中道而行,而不是什么离开道的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董仲舒和朱熹在弘扬孔子思想上的作用总体上是负面的,他俩阉割了孔子依道而行的核心思想他们是被帝王招安后为帝王出谋献策,因此成为将孔学篡改成外儒内法的帮凶。

从他们装糊涂故意曲解篡改孔学,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严重损害等重大事件中证明他们的人品是恶劣的。

朱熹对《论语》的曲解,对于进士级大儒是不可能犯的低级错误,除了故意没有其它解释。其实他们是处心积虑迎合帝王需要的,目的是得到帝王赏识谋个一官半职和“青史留名”。

他们以不择手段歪曲孔学而效忠帝王的行为,因而自我否定自己的道德与人品。只能说他们自己走了极端,已经不在道上了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对孔子学说的肆意篡改和糟蹋”是既定历史事实。孔子反对的是统治者漠视被统治者的权益,只有统治者尊重被统治者,真心为被统治者谋求福祉,才能避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

这才是孔子依道而行的核心思想,也只有这样做才是中庸

在历史上唐太宗如凤毛麟角,且不说他弑兄杀弟篡夺父亲帝位之残忍,即便他有些政绩,也是吸取前朝无道败亡的教训不受腐儒影响才取得的,其中也是发挥了孔学的作用,遵循了自然规律

晚年的李世民照样逃不掉权力的腐蚀,暴露本性,声色犬马,追求长生,服食丹药。

李世民对印度方士的到来十分欢喜,厚礼相待,请至金飚门宫内配制丹药。还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率一批人马,协助古印度方士炼丹,结果中丹药之毒而死

唐朝最后传至唐懿宗与唐僖宗,这两个是著名的无昏君,完全背离圣人之道,政治腐败发展到了顶峰,加上赋役繁重,激起民愤,终于灭亡,这就是不能持道始终的结果。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白话文:

孔子说:君子从闻圣人之道开始,自始至终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道之行直到成就不愠的大同世界而不动摇只有这样才可以行圣人之道呀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39.礼在正直
下一篇: 18.色仁非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