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8.文献证礼
新编论语详解•三说礼3.18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3.9》)
杨伯峻: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件和贤者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件和贤者,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
钱穆:先生说:“我能说夏代之礼,惜乎杞国不够为我说作证明。我能说殷代之礼,惜乎宋国不够为我说作证明。这因杞、宋两国现存的典籍和贤人皆不足之故。否则我准能把来证成我说了。”
详解:
一说到礼,有人就说古礼太陈旧了,不适合现在。原来,他把礼仅仅看成是一种仪式,这就大错特错了!
在本篇16章《礼仪统一》里说:“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是酒,形式是酒杯。即使随着时代的变迁,礼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演变,但是仍然有不少古代的礼保留下来。”
其实,礼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礼是符合当下现实社会总体利益的行为规范,包括礼貌、礼节、礼仪、教育、媒介、所有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这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永远不会过期。
至于一些具体的仪式和内容,当然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但不会影响礼的全局。即使在法治社会,也不会取消礼貌、礼节、礼仪、教育、媒介、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
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还是属于礼的范畴,因为这是文化,不是强力。只有强力执行法律才是真正属于法治范畴,此外都属于礼治范畴。
礼貌、礼节、礼仪基本上已经形成风俗习惯,代代相传。
教育、媒介、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基本上是参照前朝的,主体得到传承。
孔子曾经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夏朝400年,殷朝600年,周朝800年,经过1000多年,为什么孔子还能知道古代的礼呢?
一方面因为孔子博览群书,博学强记,周游列国,见多识广,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因为礼的基础是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道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礼也是一脉相承的,即使有损益,也是有迹可查的。
这一章,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听了孔子上面这段话后,提出了质疑:老师凭什么这样说?所以孔子在这一章给予说明:孔子能够说出古代礼制,而且尽力考证,但由于有关国家保管不周,致使文献流失而难以考证。
由于孔子在平时反复讲解道与礼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道是礼的基础。
孔子正是在道是礼的基础前提下,才能说出“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
“能言之”,最主要是根据礼的基础是道。既然道生出礼,当然夏礼、殷礼也不能离开道的范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能否被证明,则在其次,因为礼有了道作根基,传承礼就不会偏离道。所有礼都是从道的理念出发制定的,都应服从道的理念。
道在人类社会体现为仁,仁的理念的核心是爱,礼的出发点也是爱。
有了这样的礼,人也就没有什么烦恼,社会也就和谐了。以道生仁,以仁至礼,是华夏文化的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所以孔子“能言之”。
对于夏礼和殷礼,孔子能言之,但是可悲的是,作为夏朝继承者杞国和殷朝继承者宋国,并没有保留好夏礼、殷礼的文献,失去文献,就难以考证礼的具体内容和实行的过程了。
为了体现仁,殷朝立了杞国保留夏朝后人及其文化,周朝继承殷朝仁的传统,不仅保留杞国,还立宋国保留殷朝后人及其文化——古人对仁的虔诚执着的精神值得今人学习。
可见,并非周王朝没收或毁灭了夏礼、殷礼的文献,而是夏、殷的后人没有保管好,责任要分清楚。
孔子在这一章,说明他可以说出夏礼和殷礼,为了严谨起见,必须有相关的文献佐证,但是跑遍了杞、宋两国,也找不到相关文献,这是多么遗憾啊!
孔子在这里主要是强调保管好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这是保持华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的关键。
可惜夏、殷后人并没有这种意识。更加可悲的是,孔子万万想不到的是,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将华夏文化付之于一炬。如果没有这一浩劫,中华民族也不至于沉沦了2000多年!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夏:夏朝;礼:礼制;吾:我;言:说出来;之:代指夏礼;杞:继承夏朝的杞国;征:通证,证明;不足征也:不足以证明(我说的);殷:殷朝;之:代指殷礼;宋:继承殷朝的宋国;故:原因;则:就;之:代指“吾能言之”的夏礼、殷礼。
本章孔子说明礼制是代代相传的,所以保管好礼制的文献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人需要“文献证礼”。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白话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说出来,然而夏传的杞国不足以证明啊;殷朝的礼制我能说出来,可是殷传的宋国不足以证明啊。这是文献不足的原因啊,如果有足够的文献,我就能证明我所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