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52.仁不忧惧
新編論語詳解•二習仁2.52
侯工 編著
微信公眾號:xz480219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12.4》)
杨伯峻: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道:“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钱穆:司马牛问,“如何可得谓君子?”先生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说:“不忧不惧,就得称君子吗?”先生说:“只要内心自省不觉有病,那又何忧何惧呀?”
详解:
在上章《仁尚自由》里,孔子阐明君子胸襟广阔,心怀天下,无适无莫,无拘无束,义之于比,体现了孔子崇尚自由,胸怀坦荡,无所畏惧的精神。本章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深入阐发君子内省不疚,不忧不惧的高贵品格。
在第一篇63章《道赋予德》里记述了公元前492年孔子智勇双全以仁德慑服宋国司马桓魋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角司马桓魋就是本章主角司马牛的哥哥。发生这件事后,司马牛在孔子面前总是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畏葸不前的样子,总觉得哥哥这样对待老师,自己心里有愧。孔子发现后,就利用司马牛提问的时候因材施教开解他。
在本篇第3 章《仁志坚韧》里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有仁德的人,他的心志是坚韧的)。”并且说明了“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你现在浮躁的行为已经表明做到心志坚韧很难,况且还要修炼到成为具有仁德的君子,意志不坚韧行吗)?”的道理,解决了司马牛心理浮躁意志脆弱的问题。
在本章,当司马牛提出关于如何做个君子的问题,孔子又针对他内心忧愁烦闷和畏缩恐惧的状态,告诉他:
“君子不忧不惧。”
——君子就是仁者;不忧不惧: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
——“君子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
司马牛听了老师的话,由于悟性不高,只是往浅处理解,觉得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很平常,似乎与君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提出心里的疑问: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斯:这样;谓:称为,算是;之:代指“不忧不惧”的人;已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这样的人就算是君子了吗?”
孔子听了司马牛的问话,不但没有厌烦,而且非常耐心地解释说: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内省:内心反省;疚:做了亏心事心里惭愧;夫:语气助词,在句首引出句子,相当于“哪还有”;何:什么;忧:忧愁;惧:恐惧。
——其实孔子是浅处入手,深处着力。“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是表面现象,这是浅处。司马牛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所以孔子向他点明,本质就是“内省不疚”,这是深处。一个人“内省不疚”,仁者无恶,对得起天地良心,一身正气,鬼神都要靠边站,哪里还有忧愁和恐惧呢?
——内心反省,没有因为做过邪恶的事而愧疚,哪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啊?
——君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内省不疚,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不忧不惧,这是针对司马牛最为直接的开示,从而解决了他心里的迷惑。
——司马牛前次问仁,在于寻找心灵依据;此次问君子,目的在于得到自己行为的指向。司马牛出身贵族,受过孔子良好教育,因而对他的哥哥要杀死孔子的恶行深感内疚,不能放下,因而长期心里矛盾,忐忑不安,受尽煎熬,平时又不敢声张,憋得难受,所以想求助于孔子。孔子理解司马牛的难处,认为他为哥哥的事心里难过,说明他宅心仁厚,具有君子风度,因此向他指出,哥哥的错误完全是哥哥个人的事,由哥哥自己负责,他不应该替哥哥承担责任,也就不应该感到内疚。既然没有做过错事,就应该像君子那样无忧无惧,开心快乐,这样就很容易打开司马牛的心结。
本章孔子通过开解司马牛的疑惑,向人们提出君子重在内心素质和修行,平生不作邪恶事,哪有忧愁和恐惧?从而定下仁的43要点——仁不忧惧。
重新断句如下: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白话文:
司马牛问如何做个君子。孔子说:“君子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
司马牛再问:“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这样的人就算是君子了吗?”
孔子说:“内心反省,没有因为做过邪恶的事而愧疚,哪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