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9.利命仁网
新编论语详解•二习仁2.19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杨伯峻: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钱穆:先生平日少言利,只贊同命與仁。
详解:
孔学是道的演绎,其核心是仁。孔子一生谈论最多的就是仁。《论语》有59章说仁,全书凡举仁158处。《论语》有七篇谈到命,末章还在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没有智慧,就不能承担君子的使命。)” 怎么能说很少谈仁和命呢?至于利,孔子谈的也不少啊!如“放于利而行,多怨(无论放弃还是放纵利益,无论过分地背离潮流还是过度追随趋势,这些行为都会产生多方埋怨的不良结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被各种义理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小人被各种利益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然而,君子不是天生应是君子的,而是从小人经过学习努力实践才转变成为君子的,所以,君子首先要被利益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也就是首先要喻(开导)于利,然后才能被各种义理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喻于义)。
孔子学说是教人向善的,为什么还会有人反对呢?因为孔子学说是反对以兽性为基础的丛林法则的,而人类是从兽类脱胎出来的。经孔子学说教化的人具有善;未经教化的人未免带有兽类的胎记——恶,于是这些人就会反对孔学,毁谤孔子,因此不必大惊小怪,只要你看看黎乌鸦的反孔叫嚣以及汉奸鲁迅的粉丝如何糟蹋孔子就会明白。
这一章,杨师解释的显然不符合《论语》实际:孔子说了这么多的利、命、仁,怎么可以说“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而钱师将“利”与“命与仁”分割开来,又不合语法:因为从结构上分析,利与命与仁三者是通过两个“与”字形成三角形的并列关系,三者地位相同,是不可以分割开的——利命仁三角恰好构成一个网形结构。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一般人对“利”的误解,以为孔子清高,只谈义,不谈利,甚至反对追求利益,因而就将“罕”理解为“稀少”,但实际上孔子也收学生交的学费(束脩),从来就不曾离开过利,这样,腐儒就将孔子贬低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了。其实,孔子向来主张求利以道,提倡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反对无道得利。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富与贵皆属于利,是人追求的东西,“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享用)也。”言下之意:以其道得之,则可享用也。孔子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怎么可能少谈利呢?人们根据杨、钱的解释,往往将孔子门派看成是不要利益的迂腐的书呆子,如果他们正当得利,也不能享用,更不能因此致富。现实生活中,有谁可以离开利?孔子居然“少言利”——这就是这么多人反孔的原因之一。
民众生活离不开利,孔学不言利就脱离了民众,又如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那还谈什么仁者智慧啊?而实际上,义和利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依义求利,以利促义。比如现在不言利何以脱贫致富?而脱贫致富后又能提高民众的文化和道德。
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章呢?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是“子言利与命与仁罕。”的倒装句式。子:孔子;言:从丶从一从二从口,有条理地论述;与,交往、联系、引申为逻辑关系、内在联系:利与命与仁三者构成品字形的两两转换循环关系。利:利益;命:天命,使命;仁:仁德;罕:关键就在这个“罕”字。古时罕字为爳,指捕鸟用的有长柄的小网(稀少是后起之义),一般作网解,引申为各种关系之网。“罕”喻意着利、命、仁三者分别是各种关系编织成的“网”,而这三个“网”恰好又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网形结构。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利表示利益;命表示使命;仁表示仁德,仁者依仁得利,利从使命,从使命居仁,利与命与仁形成一个个人的转换循环;(2)利表示地利,命表示天时,仁表示人和,利与命与仁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上人和得地利,地利顺天时,天时促人和,利与命与仁形成人类社会的转换循环;这就是三者的三角形网状结构关系及其转换循环原理,所以孔子用了一个“罕”字来概括——罕代表利与命与仁三角形结构关系及其转换循环原理之网,即利命仁网。
——孔子有条理地论述利与命与仁三者的三角形网状结构关系及其转换循环原理。
本章记录孔子某次论述利与命与仁三者的三角形网状结构关系及其转换循环原理的课程,提出仁的第10要点——利命仁网。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白话文:
有一次孔子在上课时论述利与命与仁三者的三角形结构及其互相转换循环原理,指出三者之间网状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