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3.唯道为大
新编论语详解•一学道1.3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8.19》)
杨伯峻:孔子说:“尧真是了不得呀!真高大得很呀!只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够学习天。他的恩惠真是广博呀!老百姓简直不知道怎样称赞他。他的功绩实在太崇高了,他的礼仪制度也真够美好了!”
钱穆:先生说:“伟大呀!像尧的为君呀!高大呀!只有天能那么高大,只有尧可与天相似,同一准则了。广大呀!民众没有什么可以指别称说于他的了。高大呀!那时的成功呀!光明呀!那时的一切文章呀!”
详解:
套路,古已有之。最深的套路,莫过于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套路。直到今天,一般人还不能识穿。
翻开历史,看看帝王们是如何对待孔子的:
秦始皇是法家代表。在政治上,法家反对仁政,主张严刑峻法,行的是暴政。在思想文化领域,法家主张绝对一致的大一统思想。秦始皇毫无掩饰地公开反孔。在他统治下,将所有与孔子有关的文献和书籍全部焚毁,一点不留,甚至对几百个研究孔子的文人挖坑活埋,可见其对孔学仇恨之深。
秦始皇无道,终被天谴。其帝业仅仅维持了15年就夭折了。更为严重的是,秦始皇整个家族随之被灭绝了,这对以后历代帝王的教训最为深刻——谁不怕夭折?谁不怕灭族?——秦鉴不远,在孔子之后。
继秦朝之后,汉朝帝王继承了秦朝政制,当然也继承了秦朝法家的大一统意识理念。但是,汉皇帝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不敢明里反孔了。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个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为维持帝王的法家统治出谋献策。他认为要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在思想上统一,于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是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其实,孔子编撰的《春秋》所说的周朝,是联邦式的国家形式,允许各种不同的思想存在和交流,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能够持续800年之久。
而董仲舒却将周朝的国内各诸侯政体的统一曲解成为思想文化的大一统,这不正是法家一贯主张的大一统吗?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就是这样做的吗?这正迎合了汉武帝的法家专制思想。汉武帝灵机一动:只要将所有原来秦始皇法家那套,全部换上董仲舒儒家这一套,换汤不换药,不就成了吗?于是就将董仲舒封为大儒,凡拜董为师的文人都被皇帝任用,加官晋爵,从此就扭转了过去尊崇孔子的方向,变成崇尚儒家了。
这个儒家,只有孔子之名,没有孔子之实。从此,历代帝王就干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因而广大吃瓜群众深受其害。——这就是从汉以后帝王们的套路。帝王套路深,吃瓜到如今。凡是认为孔子是儒家的你就输了。不过,以后你看到别人反儒,就不用着急了——他们反的不是真正的孔子。
董仲舒的大一统观点显然不符合孔子思想。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喜欢与不同思想和平共处,认为不同思想互相碰撞才能产生共鸣之乐。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远方各地的学者朋友互相切磋,不同思想因发生碰撞而产生共鸣,不也是五声八音之乐yue4吗?)”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因为别人的思想不同而攻击他,是非常有害的。)”而且孔子经常是君子和小人相提并论的。君子和小人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唯:希望,愿;上智:代表君子;与:本意是关系密切,引申为结交朋友并教化之;下愚:代表小人;不移:不改变,坚定不移。——愿君子坚定不移地结交小人朋友并且教化他们。)”孔子又说:“有教无类。(教:教育、教化和政治待遇:类:相xiang4,选择。——在教育、教化和政治待遇上对思想、财富、地位不同的人不应有所选择。)”
由上可见,孔子并不主张在思想文化上搞大一统。因为孔学与异端是相反相成的,互以对方为存在条件,这就是孔子的辩证法。由此可见,孔学与法家的大一统根本不搭界。如果按照孔子思想,在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下去,必然有政治民主、百业兴旺和科学发达,这就是孔子受欧美发达国家欢迎的原因。而董仲舒根本不懂孔子辩证法,更主要的是历代帝王行的是秦政制,结果在大一统下,孔学也就不存在了。
有人认为现在提“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对孔子学说的肆意篡改和糟蹋”是违背了孔子的中庸思想,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正是孔子极力反对的,这是“一分为二矛盾对立”极端思想的产物,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审视历史,就会陷入非黑即白非正即邪的怪圈之中难以自拔。统治者也不是铁板一块,秦始皇和隋炀帝并不能代表唐太宗和隋文帝。
其实“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对孔子学说的肆意篡改和糟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是既定的历史事实,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也不会因为出了唐太宗和隋文帝而改变,这只是程度轻重上有不同,而不会从本质上改变,这是因为当国家政权由周朝的分封制转变秦始皇式帝王专制后成为一人独大,权力过分集中,又不受制约,而权力是最强腐蚀剂,任何人都经不起腐蚀。年轻时李世民为了夺取最高权力,发动玄武门政变,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满门抄斩,寸草不留,以武力要胁李渊交出皇权,已是不孝不悌,残忍至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帝位完全没有道德底线,给后人开了个坏头,以后宫庭内互相残杀层出不穷,使最高权力机关成为绞肉机。晚年的李世民照样逃不掉权力的腐蚀,暴露本性,声色犬马,追求长生,服食丹药,结果中丹药之毒而死。这就说明,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是不可能遵行孔学的,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也是由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夺造成的。
所谓中庸,是按照中道而行的意思。孔子对秦始皇式的暴政称为无道。孔子反对的是造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的无道统治者这个“因”,而不是反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对立”这个“果”,没有其因,就没有其果。
孔子思想,起源于伏羲的《周易》,继承于尧舜。孔子的道,指的就是《周易》之道;道从伏羲起一路传承直至孔子。孔子专门研究了尧舜等先贤对道的传承和践行,特别推崇尧帝。这一章,就是孔子以感叹诗词的形式推崇和赞美尧帝的,因为尧帝始终遵循天道,品德高尚,以身作则,勤政爱民,建功立业,制定了公序良俗、典章制度,成为千秋万代道德的楷模。
杨钱二师将这一章充满激情的诗篇当成一般的聊天形式,根本没有突出孔子内心对尧的真诚崇拜之情,特别是第一句断句,将尧放在后面,实际上就将其贬低了。正确断句应该是:“大哉尧!”这是“尧大哉”的倒装句式,突出了尧的这个人物高大形象。这不是孤例,《论语·八佾3.4》也有类似的“大哉问”——(此)问大哉——的句式。
这一章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
大哉尧!
之为君也。
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
其有成功也。
焕乎!
其有文章。
大哉尧!之为君也。——开头一句是“尧大哉”的倒装句式。尧:(约前2377—前2259年),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大哉:伟大啊!之:代指前面的尧;为:尧的治理作为;——他命羲和测定历法,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大力发展农业,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开民主之先风。君:修行端正,品德高尚,功业昭著的典范式人士。
——尧!伟大啊!
千古一君!
千秋万代的典范。
发展农耕,仁政爱民!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高山状,形容品德;乎:赞叹词;唯:唯一,尊崇;天:比喻道;为:以~为;大:至高无上;唯天为大:尊崇道以道为至高无上;则:动词,以~为准则;之:代指道;唯尧则之:是尧之唯则的倒装句式,即尧以道为唯一准则。
——崇高啊!
那矗立的高山是尧的品德,
他尊崇至高无上的道,
以道为唯一准则!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荡荡乎:大海貌,形容胸怀;民:民众;无能:无法;名:形容;焉,代词,指尧的胸怀。
——浩大啊!
尧的胸怀就像那宽阔的大海!
民众对他纷纷赞美,
却无法形容他的关爱!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巍巍乎:巍峨啊;其:代指尧;有:表示大、多;成:建立起;功:功业,绵绵功绩恩泽后世。
——巍峨啊!
尧建立的丰功伟绩!
犹如山脉一样,
绵绵深恩润泽后世!
焕乎!其有文章。——焕:光亮,鲜明,绚丽;其:代指尧帝;有:丰富;文:典章制度;章:通假彰,彰显;文章:昭彰雅化,富有文采,民风敦厚淳朴。
——绚丽啊!
尧的道德教化典章制度,
昭彰雅化,富有文采,
民风又是多么敦厚淳朴!
这一章,孔子通过赞美尧帝,表达了唯道为大的思想。
白话文:
孔子感叹道:
尧!伟大啊!
千古一君!
千秋万代的典范。
发展农耕,仁政爱民!
崇高啊!
那矗立的高山是尧的品德,
他尊崇至高无上的道,
以道为唯一准则!
浩大啊!
尧的胸怀就像那宽阔的大海!
民众对他纷纷赞美,
却无法形容他的关爱!
巍峨啊!
尧建立的丰功伟绩!
犹如山脉一样,
绵绵深恩润泽后世!
绚丽啊!
尧的道德教化典章制度,
昭彰雅化,富有文采,
民风又是多么敦厚淳朴!